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胃像油箱 養胃不如恢復「野生」胃

「如果把人體比作汽車,胃就是油箱,一個人走完一生,胃很重要。」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候任主委令狐恩強日前在由中國報業協會、《健康時報社》聯合主辦,上海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支持的的「關愛中國胃」——呵護媒體人胃健康公益講堂上表示,胃就像人體「油箱」,靠牛奶、小米粥養胃不如恢復「野生」胃。

「現在有太多的養胃方式,北方人愛喝粥,廣東人愛煲湯,其實人類說到底是動物,胃功能也會用進廢退,中國人應該恢復自己的『野生』胃,不要吃得過軟、過精。」令狐恩強對許多「養胃秘籍」提出了不同意見:

1、牛奶保護胃黏膜?

令狐恩強指出,研究顯示,由於鈣離子濃度高,胃潰瘍患者喝牛奶後反而會增加胃酸分泌,從而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害。

2、白粥、小米粥能養胃?

胃功能有「用進廢退」的特點,長期總是吃特別好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會退化變差。

3、蘇打餅乾養胃?

長期食用蘇打餅乾對胃是有問題的,因為蘇打餅乾中的油脂含量相當驚人,過多攝入會增加胃的負擔。

令狐恩強表示,牛奶能保護胃黏膜、白粥小米粥能養胃、蘇打餅乾養胃等說法,是適用於一定前提條件下的,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拿這些所謂的養胃食品天天當飯吃,否則有可能增加胃的負擔,造成胃黏膜損傷、胃酸過多等適得其反的效果。「胃也需要鍛煉,養胃的方式可以更多元化一些,要注意葷素搭配,軟硬適中,不能一味追求精細的食物,這樣胃都退化了。」

令狐恩強指出,胃癌發現早與晚結果大不同。他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強調了定期篩查的重要性。比如美國,曾經結腸癌高發,為此美國進行了全民強製結腸鏡檢查,50歲以上的人必須做結腸檢查。自此,美國結腸癌發病率下降了53%。而對於胃癌高發國家日本,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進行胃癌篩查,現在每年要做1500萬例胃鏡檢查,很好地控制了胃癌的死亡率。

令狐恩強建議,即使是沒有胃部癥狀的人,從35-40歲開始就應該進行第一次胃鏡、大腸鏡檢查,如果胃部沒有病變,那麼 2-3年複查一次,若是胃部有病變,應做到每半年-1年複查一次。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許多人一說到要做胃鏡就發怵,做一次就不想做第二次了。以至於明知自己有病症,卻不願意去做胃鏡檢查,錯過了早期診斷的最佳時機。

對此,令狐恩強指出,對於需行胃鏡檢查但不願接受或不能耐受胃鏡(包括無痛胃鏡)的人群等,可以選擇「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檢查時喝水吞服下膠囊狀的「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即可,僅需15分鐘時間就可以輕鬆完成胃鏡檢查,過程無痛、無創、無麻醉,膠囊在一次性使用後隨消化道排出體外,避免了交叉感染。

「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經過大樣本、多中心雙盲對照實驗證實,對胃病的檢查準確性和電子胃鏡高度一致。」目前,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全國30個省份千家醫療機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表示,《國家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計劃》正在推進中,「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作為消化道腫瘤篩查的適宜技術已被納入胃癌篩查的規範流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