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白茶出現普洱茶的渥堆味,這是怎麼回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聽身旁一位朋友說起,他在老白茶裡喝出了渥堆味。

那是餅2014年的秋壽眉,一打開餅紙,一股子沉悶的渥堆氣味,發散了出來。

「你確定沒聞錯吧?正常的老白茶裡怎麼會有渥堆味呢?」

關於渥堆味,這位喝了好幾年普洱的朋友,確切的肯定自己沒有喝錯。

按朋友的描述,那餅老白茶的渥堆氣味,與他在普洱裡喝到的堆味,簡直一模一樣。

推敲下來,最大的原因,只能是這餅老白茶不正常了。

畢竟,經過渥堆發酵的普洱,帶出堆味是常有的事兒。

但與普洱的加工有天壤之別的白茶,製茶過程簡樸,只有萎凋和烘乾這兩道,製出來的成品,根本不可能生出堆味!

再加上,對存茶條件有嚴苛要求的白茶,全程避光、乾燥、密封、無異味和陰涼環境下儲存,同樣不會帶出怪味來。

那麼,這餅發出普洱般渥堆氣味的老壽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邊就來好好推敲原因。

《2》

原因一:茶青沒有及時攤晾,被渥堆發酵

按照白茶的標準,白茶是微發酵茶,只能輕微的發酵。

若發酵過重,那就不再符合白茶的要求了。

朋友手中那餅散發著渥堆味的老壽眉餅,很有可能和它最初的製茶環節,採摘時得不到及時攤晾,被渥堆發酵有直接關係。

又或者,在攤晾茶青時,攤得太厚,偌大的水篩裡,茶青葉片交疊上好幾層。

這樣一來,堆疊在一起的茶青,走水不順暢,被悶在一處,堆在下層的茶青,在喘不過氣來的情況下,就很容易生出怪味。

試想,無論這餅壽眉茶,春壽眉也好,秋壽眉也罷,在採茶時,趁著日光晴好採下來的茶青,難免會帶著微微的被太陽曬過的熱力。

這樣帶著一定溫度的茶青,在沒有及時薄攤的情況下,茶青堆積,溫度越聚越高。

另一方面,剛剛才下來的茶青鮮葉,尚且處於水靈狀態,在其梗葉當中有不少水分的存在。

最後,悶堆在一處的茶青,在得不到及時通風散熱的情況下,茶青鮮葉內部的水分容易不安分的促進其發酵,造成渥堆。

被渥堆到的茶青,內在的養分結構受損,芳香物質流失,還會生出不少雜味。

其中,渥堆味就是典型的茶青沒有及時攤開的後遺症之一!

可見看似簡樸的白茶製茶工藝,其實並不簡單。

茶青採下來的第一時間,趁著鮮葉片尚處於鮮活狀態,葉片脈絡通道運輸尚通暢的情況下,需要及時的薄薄攤開。

藉助溫和的日光,微微的風力,將葉片當中多餘的水汽和代謝廢物及時排出,讓更多的有益物質可以保留下來。

我們在喝白茶時,才能盡情的體會其中的鮮醇甘爽。

在白茶的出產季,採下來的白茶茶青,在人手不足,得不到及時處理的情況下,被隨意堆在了一旁。

沒有得到薄攤處理的白茶,在製茶加工的初步環節就發生了渥堆發酵,出現工藝缺陷。

這些未能被精心呵護的白茶,發生渥堆的茶,後期自然難以擁有好品質!

哪怕時過經年,這餅白茶順利存成了老白茶後,製茶工藝上的後遺症,依舊伴隨著它的一生。

被渥堆,被過度發酵產生的氣味,始終難以消散!

《3》

原因二:壓餅時,出現工藝失誤!

朋友手中那餅老壽眉,之所以發出渥堆味,還極有可能和壓餅環節,有著直接關聯。

將白茶壓成餅,其實是個技術活。

不同芽葉標準的白茶,壓餅時溫度需要多少,時間需要多少,力度需要多少,都離不開製茶師傅的多年經驗積累。

正常的白茶壓餅工序流程,主要分為這幾步:蒸軟-包揉-壓制定型-烘乾。

壽眉散茶,梗葉張揚,體積蓬鬆,乾燥又酥脆,在壓餅前,需要適量的蒸軟,讓其梗葉恢復一定的韌勁。

並且在蒸軟時,要蒸至恰到好處,若是蒸得太過,容易讓其內部的養分過多流失。

經過蒸軟後,需要將其放入乾淨的布袋中,進行包揉,讓梗葉發生部分「破壁」,讓內部的果膠物、茶多糖等部分析出,黏附在四周,方便塑形。

包揉結束後,再經過壓制定型,一餅規整圓潤的壽眉茶,就此得來。

但,這還沒結束,這餅茶還需經歷最後的文火烘乾,將含水量烘乾合格,方能得出成品。

在正常情況下,茶農會選擇夏秋兩季,氣象相對乾燥的季節,進行壓餅。

在空氣濕度足夠低的情況下,白茶餅乾得才快,內外才能更好的乾透。

那,在白茶壓餅的環節中,到底是哪些步驟,容易讓茶產生渥堆味呢?

一般來說,看白茶壓餅,整個車間裡都能瀰漫著一股子茶香,濃得化不開,聞起來又十分舒服,比起不少大牌香氛,有過之無不及。

像S師傅家壓餅時,沉沉的茶香,籠成一團香霧,大老遠的,還沒進村就能聞到。

但,凡是也有例外,村姑陳曾經到訪過一家壓餅車間,一走進去,裡面的味道竟然是臭的!真是不可思議。

一清一濁相對下,反差令人尤為印象深刻。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細說起來,那就話長了。

那家壓餅的白茶原料,聞起來就是不香的,發散著悶悶的氣味,被人厚厚的堆在一處,等著壓餅。

想來,那家工廠製出來的茶餅,最終發出來的氣味,必然也是這般又沉又悶的感覺吧?

將白茶壓成餅,在原料不好,工藝不精,或是故意渥堆的情況下,都有可能讓白茶餅發散出普洱般的渥堆味!

《4》

原因三:儲存時,茶餅受潮,水汽發酵!

將一餅白茶順利存成老白茶,防潮是重中之重。

水汽,是白茶儲存過程中的莫大天敵。

乾燥的白茶一旦受了潮,吸附上過多水汽,並且水汽在其中進一步發酵的情況下,白茶就很容易生出怪味。

渥堆味,同樣可能是白茶儲存不當的產物。

一般來說,正常品質的白茶,在得到妥當儲存的前提下,清爽乾燥的基礎特性,並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但若是在長期存放白茶過程中,將其放在又潮又悶的環境中,乾燥的白茶餅吸附了這些又悶又潮的氣味後,積重難返,慢慢的就演化成了這股子被悶堆到的氣味。

一塊發散出沉悶渥堆味的壽眉餅,常和內部過多的水汽存在有關。

根據白茶的國家標準,白茶的含水量不得超過8.5%,若不然就是不合格的白茶製品。

較真的製茶師傅,為了讓白茶能夠更好的長期儲存,會將含水量做到更低,達到7%,甚至5%以內。

一餅水汽的過多存在的白茶餅,引起受潮的原因,有可能是由外而內,也有可能是由內而外。

在存茶包裝沒有足夠密封,存茶環境過於潮濕的情況下,會讓水汽由外而內作用,導致茶餅受潮。

另一方面,若是含水量本身不合格,烘乾不到位的茶餅,在漫長的儲存過程中,水汽由內而外引起的受潮,令人防不勝防。

壓餅時,茶餅壓得太厚,太鼓,內部不好烘乾,容易讓含水量超標。

亦或是,壓餅時氣象沒有選好,空氣瀰漫的水分過多,不利茶餅的乾燥。

凡此種種,白茶餅的乾度不達標,水汽在內部進一步作用發酵的情況下,很容易就產生了低沉的渥堆氣味!

《5》

一餅發出渥堆氣味的老白茶,是不正常的,品質堪憂。

失去了馥鬱純正香氣的白茶,風情大失,飲之乏味。

可見,這樣的茶,無論年份再高,都不再值得再為其心動。

茶本草木,遊走於人間,歷經磨礪,得以在杯中綻放。

品茶,感悟一款茶,一路走來的路。

若是在製作和儲存過程中,沒有被精心呵護的茶,痕跡暴露無遺。

與一杯湯水盈盈,又香又稠的好茶相較下,相形而見絀!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