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繼續這樣練背,註定和高手距離越來越遠

練了好久,以為身材已經比普通人好太多,誰知道一看背部,居然差別不是那麼大。明明用了已經提起大重量啞鈴,做了超多的引體向上,難道都是白練了嗎?

只能說,你只是運動了,但是背部並沒有真正深入刺激過,你的身材已經告訴你了答案,所以你必須把接下來的每個細節都記住,它能讓你離高手越來越近!

背部訓練主要注意事項或訓練變化

很多小夥伴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訓練肌肉時沒有做滿運動行程,或者至少是分割了訓練。背部肌肉組織非常錯綜複雜,背部訓練需要考慮三個主要因素。

1. 專心訓練

簡單地說,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收縮你的肌肉,你就永遠無法正確地讓它增肌生長。花點時間,使用較輕的負荷和等距的收縮來建立良好的念動一致。只有這樣之後才能看著逐漸增加負載。

大約75%的小夥伴都在努力「感受」他們的背闊肌。如果日常坐得太多,導致肩部一整天都處於屈曲的狀態並收縮胸部肌肉。

在做下拉的動作,就很難感受背闊肌,而是注意到其它肌肉,如斜方肌、大圓肌、上臂肌肉。這種情況下,就要多拉伸胸小肌和胸大肌、上斜方肌,並更頻繁地運動肩關節。

下拉動作的過程中身體可以輕微向後傾斜,這有助於將肩胛骨處於在正確的姿勢,使背闊肌達到最佳的收縮狀態。

2. 高強度訓練

這並不是讓你把杠鈴啞鈴練到爛為止,或者在做好每個動作都嘶聲力竭,而是你必須選擇正確的負重,並感受肌肉酸痛,找到正確的肌肉反應。

3. 訓練肌肉需要全程

由於背部肌肉會參與到內收/外展,肩關節會參與到內/外旋轉,需要讓背部變寬變厚的訓練可以有很多種。

在訓練背部訓練時,了解肌肉的機能解刨學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了解肌肉如何運動和它們如何與身體相互作用,你才能知道訓練時要注意什麼,去感受些什麼。

對於背部,我們需要考慮很多肌肉。除了斜方肌、菱形肌和胸部肌肉,其中最重要的是背闊肌。背闊肌始於骨盆頂部和脊柱兩側,並止於上臂肱骨的前部。

背闊肌的運動行程可以非常長。這意味著當在做引體向上或做任何下拉的動作時,目標就應該是將肘部一直向下拉到身體的兩側,做到完全收縮。

背部訓練最容易出現的三大誤區是什麼?

1. 進行背部訓練前,使用大重量的訓練熱身。

2. 沒有了解個體結構差異和運動行程。

我們做動作時,很容易頭腦中就會有一個運動姿勢應該是怎麼樣的影像,卻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由於肩關節的複雜性,這個問題在背部訓練中就變得尤為突出。

3. 沒有足夠的休息確保身體恢復

選擇四天訓練/一天休息的訓練計劃,每隔三次訓練就做一次減負重的訓練,這種訓練計劃很適合大多小夥伴。如果你正在做大量的需要依靠下背部的動作,那麼就需要更多的休息日來規劃訓練,因為恢復比鍛煉更重要。

如果選擇一周練兩次,第一次練背可以使用大重量的背部動作,第二次使用較為輕的負重,更針對收縮肌肉的訓練。

需要硬拉嗎?

也許不需要。硬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訓練動作也是一個偉大的訓練動作,但很多健身愛好者卻都因此受傷。單純是因為幾乎每個人都只是為了拉而拉,使用不恰當的技術動作。

硬拉針對力量,針對背部和後鏈肌肉帶來很多幫助。如果時間緊迫,硬拉的各種變式是你更好的選擇。

硬拉也不需要局限於將杠鈴拉離地面的傳統硬拉。關鍵是選擇符合需求的變式,更重要的是,要讓你安全地訓練並有所進步。

背部訓練該怎麼安排?為什麼?

打造背部肌肉是多樣性和多角度的,因此很難確定哪一個最好的。如果不得不從感受的角度來選,選擇寬握引體向上和上斜板俯身雙臂啞鈴劃船。

此外,會正確地進行引體向上也很重要。大多數小夥伴使用他們的上臂和胸肌將身體拉起來,並配合他們的肩胛骨以使他們的肩膀環繞越過杆子。

為了實現背闊肌的功能作用,訓練目標應該要放在通過縮回和下壓肩胛骨來啟動訓練動作; 然後將肘部向下拉到身體兩側,同時脊椎保持直挺並將胸部靠近至杆子的高度。

有目的地拉,學習如何正確地運用背闊肌,背部肌肉別無選擇,只能成長。

需要了解移動負重和使肌肉發揮作用之間的區別,某些訓練做得好可以帶動其它訓練也做得好。對於硬拉的變式,需要考慮如何拉起負重。

將所有細節結合起來進行訓練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節奏

寬握高位下拉 5 3 頂峰收縮10秒

對握高位下拉 5 8 頂峰收縮3秒

超級組1

上斜板俯身雙臂啞鈴劃船 5 10 頂峰收縮2秒

仰臥啞鈴上提 5 10 頂峰收縮2秒

超級組2

器械劃船 5 10 頂峰收縮2秒

輔助器引體向上 5 10 頂峰收縮2秒

如果你想找到有效的背部訓練效果,還需要注意節奏得變化。

背部的訓練沒有想像中的難,也不必花超長的訓練時間。選擇有效的訓練動作,同時,知道哪些動作更有效,掌握訓練得節奏,一個月後,你也會喜歡鏡子中照不到的自己。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