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劍網3×粵劇:打破次元壁 為年輕而生

粵劇,是許多老廣的心頭好,

年輕人卻似乎對這種藝術形式不太感冒。

而當有一天,

年輕人熱愛的網遊裡的故事被搬上戲台,

用傳統粵劇的方式演出來,

這種看似“打破次元壁”的跨界,

到底會碰撞出怎麽樣的火花呢?

《廣州日報·新視覺》

責任編輯:蘇 通 實習生 馮淑雯

壹 · 新潮粵劇登戲台

珠江紅船之上,隨著恢弘的粵韻響起,演員徐徐登場。

與其他粵劇不同的是,這部粵劇的演員沒有化厚重的妝面,也沒有戴華麗的頭飾,而是穿著cosplay服裝,演網遊裡的故事。

今年5月,全國首部“互聯網+戲曲(粵劇)”——《決戰天策府》“登陸”紅船,在只有平地舞台1/3大小的舞台上玩出新意,受到廣大年輕粉絲的熱捧。

而其實,《決戰天策府》已經公演五年了。從2014年的驚豔首秀開始,這部“跨界粵劇”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珠海、南寧、佛山等地巡演超40場次,還曾走入上海世博園。首演當年,該劇就一舉奪得“全國傳統戲曲票房”和“全國新創傳統戲曲票房”雙料冠軍

五年來,《決戰天策府》共吸引約21萬觀眾進場觀演,演出的全國平均上座率超過七成,廣州地區的上座率在九成以上。在網絡上,它也擁有超過500萬忠實網絡觀眾,相關微博閱讀量接近9000萬!這樣亮眼的成績,對於一台粵劇來說實屬難得!

貳 · 大膽創新撞流行

或許你不懂這到底有什麽好看的?在此之前,從未有人把粵劇和網遊結合在一起。這種新與舊的強烈碰撞,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談。一開始,所有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

這樣的“粵劇”還是粵劇嗎?

在《決戰天策府》項目統籌、編劇之一的馮敏儀看來,《決戰天策府》的外殼是網遊,但內核仍然是粵劇。她說:

“我們主演說過一句話,藝術不是做實驗,這種元素放多少那種元素放多少,它無法量化,但當你把所有的元素放在一起之後,你就知道,這就是粵劇。”

國家一級演員、項目負責人兼“李承恩”飾演者彭慶華也堅持認為:

“這確確實實就是一部粵劇。我們希望粵劇能有更多可能性,希望不同種類的劇目能滿足不同層面的觀眾。”

許多“戲迷”一開始也抱著“這是粵劇嗎?”的疑惑進場,看完之後紛紛表示“這就是粵劇”!

兩者又是如何巧妙結合起來的呢?

1

《決戰天策府》取材自大熱武俠網遊《劍網3》“安史之亂”的劇情,並基於此改編創作出一個新的故事:在烽煙大唐,俠客們在天策府統領李承恩的帶領下抗擊外敵、保衛家國。劇中除了有熱血奮戰,也有兒女情長。李承恩與小七之間不點破的小情思、祁進與谷之嵐之間隔著家仇的虐戀,深深地牽動著台下觀眾的心。

2

故事的舞台呈現方式遵循了網遊的形式。劇中演員的角色形象,包括道具、化妝、服裝、武功招式等都盡可能還原遊戲裡面的樣子。在打鬥的場面裡,甚至還有網遊的音效

3

備受觀眾稱讚的粵劇音樂既有粵劇傳統的鑼鼓、梆簧、南音、牌子,還有基於五聲音階創作的流行音樂。粵劇唱腔配流行音樂,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4

為了更“接地氣”,該粵劇添加了大段的念白,使劇情更加豐滿。而且,照顧到不同地區的觀眾,演出期間還配有字幕方便觀眾理解劇情。

5

而在舞台表演方面,本劇則在堅持粵劇傳統的基礎上大膽糅合了變臉、吊威亞、投影、裸眼3d等元素,更首次在粵劇表演中打造5.1環繞立體聲道,給觀眾營造出“沉浸式”的震撼觀演享受。

《決戰天策府》的誕生源自於對粵劇創新的思考。可以說,“新”是這台粵劇最大的特點,對年輕觀眾市場的精準定位是其廣受好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叁 · 獨具匠心造道具

很多觀眾對劇中演員們穿的戲服和道具印象特別深刻。這些戲服基本還原了網遊中角色的服裝,讓網遊玩家產生親切感和代入感。尤其是主演李承恩的盔甲,其精致程度讓人讚歎不已。而這些,都是來自一位叫NADA的道具師的精心製作。

NADA看起來就非常的“酷”。她曾為《七劍》《赤壁》《鋼鐵俠》等電影製作首映禮盔甲,可以稱得上是cos圈的“大神”了。不過這次參與粵劇《決戰天策府》的道具製作,她遇到了難題——如何使精美繁重的cos服裝適合於舞台表演

最後,她還是做到了,而且效果相當好。演出期間,她也在現場觀演,不時拿出手機拍照。她欣慰地說:

“能把自己的想法通過道具表現出來,看著他們上台表演,帶給大家歡樂,是一件很有感覺的事情。”

肆 · 一絲不苟細打磨

一出好戲的靈魂在於技藝精湛的演員們。該劇由廣東粵劇院出品、廣東粵劇院二團、一團等的演員演出。參演本劇的演員基本上都屬年青一代,其中年紀最大的40歲出頭,超過一半的演員是90後。由青年演員演年輕人的戲是最適合不過了。

這是一台基於網遊故事的“新”粵劇,為了尊重原著,演員首先要熟悉遊戲背景和人物設定,再進一步思考如何將粵劇元素融入其中,能讓觀眾們接受。從手勢到步法、唱腔,都要通過不斷的排練去打磨。

主演彭慶華非常重視粵劇與網遊的結合度,同時注重現場觀眾的反饋,及時修正。他強調:

“'戲曲性'和'還原度'是我們始終堅持的創作原則。《決戰天策府》裡的服飾、兵器、人物設定、動作編排等都是大家長期研討、不斷修改的成果。”

即使是在排練室,演員們也會把日常排練當成正式演出,每一個眼神裡都有戲,每一個動作都做到位,練到滿意為止。在演出間隙,我們也能看到演員們爭分奪秒地排練預演,以求達到最好的舞台效果。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那一個個看似信手拈來的後空翻、旋踢等的背後,是無數的心血與汗水。主演班底的用心,觀眾是完全能夠感受得到的。

伍 · “入坑”粵劇只因它

“我萬萬沒想到我會這麽喜歡一部粵劇”、“這幾天主題曲還一直在我腦海內環繞”、“我在這兩小時裡很多時候都在鼓掌中度過”……

以上這些都是來自於觀眾們的真實評價。對於網遊玩家來說,在現實中真實地看到遊戲中的人物、場景與故事,就好像能和虛擬世界產生微妙的聯繫——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足以讓人心潮澎湃。於是,有很多此前從未接觸過粵劇的年輕人第一次走進了劇場觀演。在現場觀眾裡,超過八成都是年輕人,尤其以90後居多,甚至還有00後。有觀眾表示,“從來沒有見過粵劇劇場裡有這麽多的年輕人!

不僅如此,很多年輕觀眾會出於儀式感和情懷穿上漢服、小lo裙甚至是cosplay服來觀演。演出現場,不少觀眾拖著行李箱,穿過在劇場門口站崗的“天策軍”士兵,走進廣東粵劇院大門,迅速在洗手間換上精心準備的漢服,“盛裝”靜待演出。

《劍網3》玩家小劉坦言,這已經是他第四次看這台粵劇了。他說:

“這是我看過的唯一一部粵劇,非常震撼,打鬥也非常精彩。我希望以後能產生更多創新粵劇,讓我們年輕一代也能走入劇院。”

而在今年中秋節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劇場的演出上,有“戲迷擁躉”打卡了她的“五刷”,並表示下次還想看,可見這台粵劇的吸引力之大。

“80後”戲迷顧卿言這次更專門帶著媽媽和女兒“南下”觀演。她笑稱自己是2016年通過《決戰天策府》“入坑”粵劇,可以說是一眼就被吸引住了,而後又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粵劇藝術。她說:

“感謝《決戰》讓我有機會接觸到粵劇,讓我有這樣一天,開口唱一句'烽火遠山踏過與天對望',唱一句'落花滿天蔽月光'。”

陸 · 老戲迷也被吸引

雖然這台粵劇是針對的是年輕人的市場,但是在演出現場,我們也能看到不少中老年觀眾的身影。有著三十餘年戲齡的資深京劇迷顧媽媽就是其中一個。她在兩個小時的觀劇體驗後,稱讚這是一台“史詩級的戲劇”,並對傳統粵劇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主創之一的馮敏儀回憶道,有一群香港的老戲迷,都已頭髮花白,但只要這部戲在廣東演出他們便會包車來看。在現場,除了能觀看到精彩絕倫的演出之外,觀眾還有機會與演員們近距離接觸

在表演過後的主演簽名見面會上,有不少白發蒼蒼的老觀眾,和年輕人一起有序排隊與主演簽名合照。而簽名、合影只是常規操作,有熱情的觀眾甚至想要“摸一下須須”。而演員們總是面帶微笑地和觀眾們互動,滿足她們的小心願。

柒 · 新舊融合謀發展

要問幾乎場場爆滿的《決戰天策府》的成功關鍵是什麽?那必須是“創新”二字。

傳統粵劇想要求新、求變、求發展,只靠老一輩的熱愛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吸引年輕人走進劇場。而這部“跨界”粵劇的初衷,就是要把粵劇帶給年輕人

創作之初,《決戰天策府》主創們就定下設想,按照粵劇和網遊的元素六四分的比例進行創作,然後逐步加大粵劇的比重。五年來,主創們仍初心不改,堅持做好粵劇的傳承與創新工作。

如今,這台粵劇已經來到了5.0版本,經過反反覆複的修改,千錘百煉出精品。這次,主創團隊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粵劇元素,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到粵劇的魅力所在。

有微博網友指出:“遊戲不僅是遊戲,更是我們保留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決戰天策府》為粵劇的創新帶來了新的思路:在這個粵劇發展的分岔口,利用當下年輕人感興趣的題材,加入符合年輕人審美的元素,能拉近粵劇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為粵劇的發展注入生機。

但是,迎合觀眾並不意味著要降低格調,追逐利益。無論如何,把握好粵劇的內核,才可助力於粵劇在新時代的可持續發展。彭慶華透露,目前他們正在醞釀一部新劇,希望未來能超越這種模式。為年輕而生的粵劇,絕對值得期待。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