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等老公一起吃飯,老婆居然患上胃癌!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經常聽到父母告誡我們要按時吃飯,規律飲食,不要暴飲暴食,那麼,飲食規律究竟有多重要?

浙大一院全科醫學科的喬頔醫生為錢江晚報記者講了一個病例:

張阿姨最近總是感覺上腹部有些不舒服,於是到當地醫院檢查,胃鏡檢查結果提示「胃癌」。這一結果讓張阿姨傷心之餘,也很是疑惑,她說自己一向很注意飲食,一日三餐頓頓不落,怎麼就得了胃癌呢?

在主治醫師的追問下,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張阿姨的老公是名計程車司機,一日三餐的時間不固定,經常比正常吃飯時間晚1-2個小時,而張阿姨每餐飯一定要等老公回來一起吃。不規律的飲食習慣便是導致張阿姨患胃癌的一大重要因素。

那麼我們的飲食習慣與胃癌的發生發展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1、飲食不規律或增加致癌風險

長期一日三餐飲食時間不規律或每餐進食量差別很大,飲食時間紊亂、狼吞虎咽和暴飲暴食等,這種飲食習慣的人其胃腸道接受的刺激及消化紊亂,可在不同程度上對胃黏膜產生物理或化學損傷,甚至引起胃液分泌紊亂,從而降低胃黏膜的保護作用,並且可以刺激致癌因子的產生,增加致癌的風險。

2、避免高鹽醃製的食物

食鹽的高滲透壓對胃黏膜會造成直接損害,使胃酸分泌減少,抑製攝護腺素E的合成(攝護腺素E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使胃黏膜易受各種攻擊因子攻擊而損傷,發生胃部病變,高鹽醃製食物因長期放置可產生多種化學致癌物,並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的風險,兩者致病的協同作用可進一步提高胃癌發生發展的風險

3、減少紅肉或加工肉的攝入

「紅肉」指所有哺乳動物的肉,如牛肉、豬肉、羊肉、馬肉、山羊肉等。「加工肉」是指通過鹽漬、醃製、發酵、煙熏、或其他工藝加工而成的肉類,以增強風味或利於保鮮。過多攝入紅肉或加工肉可能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4、長期飲酒

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胃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的同時吸煙,其危害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增加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一天三杯或更多的酒精飲料(≥45g)增加了胃癌的風險。

做好這四點,預防胃癌:

1、攝入豐富的全穀物、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豆類

讓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成為你飲食的主要部分,每天至少從飲食中攝取30g膳食纖維,至少應攝入五份或以上的多種非澱粉類蔬菜或水果(每份至少400g)。

2、攝入豐富的全穀物、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豆類

每周攝入紅肉不超過三份,所謂的三份大約相當於350-500克重的熟紅肉。

3、限制酒精攝入,最好不要飲酒

以酒精量計算,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最大飲酒的酒精量建議不超過25g和15g,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

4、不要依賴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症

膳食補劑被普遍認為具有補充營養、促進健康甚至預防癌症的功效。事實上有證據表明,一些膳食補充劑不太可能對癌症的風險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不合理過量的補充,反而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如:β-胡蘿蔔素可以升高肺癌和胃癌發病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