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華社:指望延期畢業拿文憑的研究生們,該醒醒了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湯陽 陳席元)“指望考研鍍鍍金,舒舒服服混文憑的同學,該醒醒了。”

最近,一條多所高校對百餘名研究生不能按期畢業而做出退學處理的消息,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在對學校嚴格管理表示認可的同時,開始為自己能否順利拿到學位擔心起來。眼下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已全面展開,“考上之後如何畢業”,想必又會讓有些同學頗費思量。

研究生在校也有“保存期限”

記者檢索此次對研究生做出集中退學處理的合肥工業大學、廣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網站發現,已公布的118名同學,除1人是因“超過學校規定期限未注冊而又無正當理由,且未經請假離校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的教學活動”被退學外,其余被退學原因均為“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

類似情況並非個案。2017年至今,先後有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對逾期未完成學業的研究生做出過退學處理。其中,北京科技大學公布的《研發【2018】10號-關於對部分研究生給予自動退學處理的決定》顯示,“根據《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修訂)》等有關文件規定,我校研究生學習年限為:碩士研究生為2~5年,博士研究生為3-8年。經2018年第22次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對191名超過學校規定學習年限的研究生,給予自動退學處理。”

華東地區某高校研究生院負責人表示,各所高校都會結合自身實際確定研究生培養年限,一般碩士生不超過6年、博士生不超過8年。“如果研究生在規定的培養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或成果不能達到要求,就應該被相應的處理。”該負責人說。

想拿學位真心“拖不起”

記者隨機走訪幾所在京高校發現,絕大多數研究生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有關課程學習並不太擔心。對於逾期不能完成學業的情況,有同學認為這可能更多還是來自主觀因素。“現在研究生培養都是彈性學製,完成學業的時間限制已經比較寬鬆,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還無法完成學業,我覺得被退學也是理所應當的。”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田先進說。

多位受訪高校教師認為,研究生應當摒棄“拖延症”。“嚴是愛,松是害。”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認為,學校一定要關愛和嚴格相結合,學生們也許一時不適應,但從長遠的人生發展來看,學生會感激學校嚴格管理和要求的。

呂建說,目前我國博士生無法按期畢業的人數比例可能高達65%,有的讀博8年也畢不了業,這與目前博士教育培養模式有關。

現行博士教育體系的特點是“開頭松—中間松—畢業嚴”,呂建建議,中間過程也要嚴起來。“一旦嚴格要求,老師就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到博士生培養過程中,博士培養質量也會相應提高。同時,也要在全社會形成一個觀念,不是所有的博士生都能順利畢業,比如在南京大學,學校博士培養模式中就明確要求中間過程嚴格考核,每一次資格考試約有15%的人不能通過。通過嚴格把關、嚴格要求,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為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高層次人才。”

讓“嚴進嚴出”成為常態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教育行政部門已陸續頒布一系列文件和舉措,要求健全研究生培養管理體系,促進培養部門規範管理,提高培養質量。其中,多次提及要加大對不合格學生的淘汰力度、嚴格執行學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等內容。

不少在讀研究生坦言,“上課按部就班,感覺任務不重,但最後的畢業論文要求越來越嚴。如果平時基礎不扎實、知識儲備不足,想順利通過答辯拿到學位確實有難度。”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劉若涵說。

在江蘇一所大學的研究生畢業論文預答辯現場,一位碩士生導師告訴記者:“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我們對學生們的論文逐段提出修改意見,現在老師和學生都必須杜絕僥幸心理,一定要下苦功夫。”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金夢玉教授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在經歷了精英化教育、大眾化普及等階段後,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應該讓“嚴進嚴出”成為研究生培養的常態。

“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導師要承擔培養、督促、引導的責任,不能空擔其名而不行其責。與此同時,還要警惕把‘出爐率’當作辦學指標去追求,防止研究生培養‘放水降格’,否則最終貽害的還是學生,影響的是學校聲譽,損壞國家研究生教育公信力。”他強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