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光伏電站的兩種打開方式

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8年全球新增光伏發電容量為104.1GW,相比2017年的98.9GW僅增加了5.2GW,相比此前幾年20GW、30GW的增加量似乎少得可憐。但是如果聯想到佔全球光伏市場半壁江山的中國市場,受光伏“531新政”影響,其2018年新增光伏裝機比2017年減少了9GW,全球光伏市場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2019年,在國內光伏市場趨於理性的背景下,國外光伏市場仍將是重要的戰場。然而相比光伏製造業在全球的份額優勢,尤其是光伏組件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比70%,中國企業在國外光伏電站的投資、設計、項目管理、運營上尚顯不足。

從全球來看,光伏發展大潮既覆蓋了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在墨西哥、中東、北非、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不斷蔓延。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由於政治、法律、金融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光伏項目的開發和建設,或者是EPC(工程總承包)不盡相同,光伏電站的打開方式也不相同。

“國外的EPC項目有很強的管理能力和融資能力,在國內來說,國內的光伏EPC的模式應用不是特別多,由於周期短,公司的融資和項目的融資無法滿足開發周期的要求,所以急需創新的商業模式。”3月12日,在杭州召開的第四屆光伏發電設計、工程及設備選型研討會上,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簡稱“華東院”)副總經理時雷鳴談到。

據介紹,華東院2018年在國際市場上新簽光伏總承包項目達1.6GW,2019年年初到現在已經簽署超過600MW的光伏總承包項目,主要分布在越南、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

從設計和工程承包的角度來看,光伏建設周期短,資源投入強度大,資金密集,APP開發的需求多樣,是屬於柔性化的生產定製、設計、製造和工程管理項目。但是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光伏的門檻低,技術難度低,可複製性強,價格透明,競爭激烈,這在發展中國家的EPC招投標中尤為明顯。

一位國內的光伏電站項目業主方曾抱怨:“有些勘察設計研究院報的價格很低,非常的極端,一個山地光伏項目甚至報出0.015元/Wp的價格。有時候我們不放心,還要自己安排幾個人去盯著。”

據了解,華東院現在已基本轉型為一個工程公司,每年的設計任務佔到了只有20%。

恰恰相反的是,國內最大的民營光伏發電投資企業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正泰新能源”)卻將目光集中在了發達國家。

據了解,在歐洲、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美國等發達國家,正泰新能源采取開發建設及出售的模式,與當地的銀行,金融機構完成項目的融資關閉,尋找當地的基金將項目賣給當地的基金,提供相應的工程總包、設計、以及設備供應服務。

對於海外的光伏電站開發,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告訴《能源》記者:“發達國家法律框架透明,投資者保護力度大,而發展中國家條件看起來非常好,電價非常高,但是能否兌現是一個大問題。早先正泰新能源在中東歐國家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印度、泰國、南非等參與過EPC項目,實際操作下來運行下來也遇到了非常多的風險,比如保加利亞政府出現過違約,羅馬尼亞綠證沒有兌現,南非第一輪競標中標的電價很高,但是南非電力公司目前已經接近破產,無法支付電費。所以我們還是盡可能的在發達國家做開發。”

陸川還補充說:“對於發展中國家,比如中東,我們會直接參與投標了,不做業主,而是參小股,使EPC拿到比較好的價格,可以避免低價競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的項目是在融資關閉後才開工的,也就是說貸款已經在了,並按節點發放,在每個節點,銀行不管項目工程是否進行到相應的水準都會發放。

但是,這個過程對於資料要求非常高,需要準備的非常好。這些材料包括環保、工人的人身安全等等,比如在中東的某項目中,歐洲複興銀行要求一個稱之為EHS的專家每周寫員工住宿條件、施工條件的報告。

國內的EPC企業在準備資料方面做的並不好,如果在節點時沒有準備好材料,就會牽扯到短期的墊資,但是相比國內EPC項目的全墊資,情況相對好很多。

版權聲明 | 此內容為能源雜誌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能源雜誌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 END ·

歡迎投稿,聯繫郵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