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0歲後,壽命長的人,往往有6大「共性」,多佔一個,也值得恭喜

人到五十,年過半百,此時,是長壽的一個關鍵時期。

很多人,熬過這一時期,便會進入的平穩期,離長壽也更近一步。

那麼,那些長壽之人,都有哪些「共性」呢?

50歲後,壽命長的人,往往有6大「共性」,多佔一個,也值得恭喜

即:一深、二小、三大。

一深——睡眠深

人的一生,大約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中醫講,能眠者,能食,能長生。

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可復原機體、整合鞏固記憶。

此時,還可增強免疫功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這對養生至關重要。

如果,50歲後,還有良好的深度睡眠,入睡快,一夜無夢或少夢。

並且,醒來後,精神抖擻,神采奕奕。那麼,恭喜,會離長壽更近一步。

二小——腰圍小

人到中年,最怕身體「發福」,更有「有錢難買老來瘦」之說。

50歲後,人體的腹部最易發福,而這也會導致多種疾病,不利於長壽。

數據指出:腰圍每增加1公分,壽命便會縮短1歲。

腰圍過大,腹部過於肥胖,容易誘發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猝死等。

如果,50歲後,還可以保持穩定的體重,腰圍達標,男性不超過90厘米,女性不超過80厘米。

那麼,值得恭喜,會離長壽更近一步哦!

二小——頸圍小

脖子粗的人,不但看上去更顯老態,對於健康,也十分不利。

研究顯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大。

50歲後,心血管疾病,更是剝奪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

因此,如果,50歲後,頸圍小,男性不超過39厘米,女性不超過35厘米。

那麼,值得恭喜,更利於長壽哦。

三大——手勁大

「手無縛雞之力」,是形容一個人虛弱。

研究發現,手勁大的人,都是比較長壽的。

英國《柳葉刀》雜誌,就曾刊一項研究發現,握力減退,預示著患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疾病的幾率會更大,預期壽命也會隨之縮短。

因此,手勁大,握力大,是身體強壯的表現,也更利於長壽。

反應了人的心臟,腎臟,以及肺臟功能等器官,都處於正常的運行中。

同時,手也是骨頭,關節主要的體現,手勁大的人,骨骼健康,骨密度更高。

50歲後,還可以擁有較大的手勁、握力大,那麼,離長壽也會更近。

三大——顴骨大

《靈樞》中記載: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顴小則夭也。

也就是說,顴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骨骼的大小。

顴骨高大且豐滿的人,骨骼堅固,這樣的人更易長壽。

三大——心胸大

常言道,心態決定一切。

《黃帝內經》中言:"百病因氣生"。

心胸大的人,很少生氣,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態,也是長壽的基石。

一旦,心胸狹小,容易出現抑鬱、悲觀等不良情緒,不利於身體健康。

心態平和、心胸寬廣豁達,也是長壽的一大秘訣。

播放GIF

50歲後,好習慣,是長壽的「基石」

一個人生命的長短,60%取決於自己。

這其中,習慣,有著重要的影響,好習慣「增壽」,壞習慣「減壽」。

因此,想健康,更長壽,50歲後,不妨養成下面一些好習慣吧!

1、飲茶「代替」煙酒

生活中,吸煙、喝酒,堪稱兩大「惡習」。

而煙酒,對於人體的「荼毒」,都是日積月累的。

因此,50歲後,不妨丟掉煙酒,用喝茶的習慣來代替。

自古以來,飲茶,都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

連竹桔梗茶,泡水喝,是吸煙喝酒者不錯選擇,可潤肺護肝,消炎排毒。

自己動手,用連竹根、桔梗根、蒲公英根、菊苣根,搭配泡水喝,即可。

連竹根,又稱玉竹,被稱為上品,味甘多脂,質柔而潤,可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增強免疫力,對於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桔梗根,葯食兩用,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對於肺部健康有益。

蒲公英,被稱為「八大金剛」之一,有很好的去火消炎之效,對於各種慢性炎症,對於改善咽喉不適,十分有益。

菊苣根,葯食兩用,可保肝利膽,加速細胞修復速度,保護肝臟健康。

這樣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是潤肺護肝,補益五臟,不錯的選擇。

2、散步「代替」久坐

50歲後,很多人會變得「懶惰」,經常坐在沙發看電視,久坐時間長。

然而,研究發現:久坐1小時的危害 ≈ 抽2根煙 ≈ 減壽22分鐘。

每天坐著超過6小時的人,總體早亡風險,比不到3小時的人,增加19%。

因此,50歲後,要注意莫長時間久坐,每坐45分鐘,起來活動一下。

平時,多散步,來代替久坐,是不錯的選擇。

播放GIF

50歲後,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此時運動,不宜過於激烈,散步是好選擇。

散步,是一項有益健康的活動,被世衛組織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尤其對中老年人來說,散步,是理想的鍛煉方式之一。

體弱者,可甩開胳膊,大步跨,全身活動,調節各器官的功能。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後進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肥胖者,可長距離疾步走,每日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

高血壓者,可腳掌著地,挺起胸,步速以中速為宜。

冠心病者,可餐後1小時緩步慢行,步速不宜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

糖尿病者,可擺臂甩腿,挺起胸,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最好在餐後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3、大笑「代替」生氣

氣大傷身,50歲後,要學會「放手」,凡是少生氣。

記住:每一次生氣,都是在為健康「埋單」。

生氣,會影響肝臟、心臟、胃部等內臟器官不適,不利於健康。

此外,生氣,還會加速腦細胞衰老,損害免疫系統,誘發心肌缺血等。

少生氣,多歡笑,也是長壽很重要的一步。

經常大笑,有利於鍛煉心肺功能,更可促進長壽。

大笑,是一種有氧運動,大笑一百次,達到的鍛煉效果,相當於騎15分鐘自行車。

此外,大笑的健康之處還在於,能夠使心率加速,為大腦供氧,具有幽默感的人免疫機制更健康,心肌梗死的幾率會降低40%左右,平均壽命能夠提高4年半。

調查發現,愛笑,也是長壽老人們的一個共同特點。

生活中,不妨多笑一笑吧!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