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至數九,順時養生待春安

播放GIF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12月22日將進入冬至,它既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一如年節」,民間尚有「冬至如大年」之說。

中醫學十分注重氣化運動,冬至是陰陽氣交接的重要節點。《史記·曆書》中講「以至子日當冬至,陰陽離合之道行焉」。此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為了準確測算這一規律,古代有一種飛灰侯氣法,冬至這個時間節點的律管最長,叫黃鐘,宋人朱淑真有《冬至》詩言「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雖然冬季已過去大半,但從天氣學上講,冬至起「九」,將逐步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寒天。

中醫注重天人相應,順時養生,五運六氣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種客觀規律,從五運六氣角度看,2018年整體氣候變化較大,上半年過山車式氣溫變化已然印證,在年初我們已經預測,今年的冬天不會太冷,因為今年是戊戌年,這個戊,在天乾地支中屬於火運太過,但同時又是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有寒有熱,尤其是進入小雪後的這一時段屬於運氣理論中的「終之氣」,客氣為太陰濕土,主氣太陽寒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終之氣,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此時容易出現大霧氣象,因為有寒、有濕,所以短時、局部的寒冷氣候還是有可能出現的。

從發病上講,2018年容易出現肺、腎系統問題。運氣因子中有火、有寒,容易出現「民病厥心痛」,寒水克心火時,容易出現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進入下半年後,臨床觀察,患者血壓波動大、上火、咳嗽、皮膚瘙癢、過敏出現反覆的患者增多,寒熱交爭,心腎不交,導致焦慮、失眠,患者容易病情反覆。另外,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終之氣」,「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風屬於木,木克土,會導致胎孕受損,要引起注意。

自然界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人體陽氣也是一樣,到了冬天,就要把陽氣收藏起來,蓄勢待發。如果冬天應寒反暖的話,這個陽氣就收不起來,來年春天要注意一些流行性傳染病的發生,因為古人早就發現「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給我們指出冬季養生總原則: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如果不遵循這個原則「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所以冬季養「藏」顯得尤其重要。

那麼「冬藏」藏什麼,怎麼藏,藏哪兒?需要弄清楚。這就不得不談到運氣理論對發病的論述,三虛致病,這個虛不是弱,而是空隙、薄弱環節、可趁之機的意思。《淮南子·氾論訓》有「若循虛而出入,則亦無能履也。」所以在江浙地區,有冬令服用膏滋葯的民俗,以達到藏精化氣奉生的目的。

具體養生方面,首先還是情志方面,《靈樞·百病始生》「喜怒不節則傷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人長時間情志不暢的話,容易生病。要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態,學會自我調節,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開心是過日子,不開心就成了熬日子了。《靈樞·本藏》說「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

陽氣易為寒邪所傷,這個時節人們應當注意保護陽氣,養精蓄銳,做到早睡晚起,有條件的可以睡個懶覺,等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同時要注意保暖,我曾經提出過冬季養生暖為先,要注意頭暖、背暖、腹暖、腳暖、食暖。

運動上,冬季主要以靜養為主,但是冬至後,陽氣初生,可以適當增加運動,以助陽氣的生髮。以戶內有氧運動為主,如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戶外運動應選擇天晴、陽光明媚時,中午或下午為好。但仍要注意動靜相宜,以達到藏陽而不泄陽。

冬至還有進補的民俗,民諺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尤其在江浙地區,從這一天開始服用養生膏滋葯了。

從五運六氣角度來說,這一時段「歲谷宜黅」,黅谷即黃黍、黃米。結合運氣發病上容易波及脾腎,可按照《素問·藏氣法時論》所記載「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的原則來吃。

關於羊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其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可謂冬令食療佳品。最後,順應冬至一陽生,可以適當吃點生髮之性的食物,如大蒜、芫荽。

藉此機會,向大家推薦三個一

一盅歸芷羊肉湯:當歸30g、枸杞子20g、白芷10g、生薑3-5片,大棗10枚,芫荽3-5根,蒜葉3-5根,羊肉500g(切塊),水適量,文火煲湯。

一碗黃米紅棗粥:黃小米50g,大棗10枚,水適量,煮沸,文火30分鐘。

一張泡腳養生方:艾葉30g、肉桂10g、桂枝20g、花椒10g、水適量煎煮,待水溫降至40攝氏度左右,浸泡雙腳20分鐘左右。此方具有溫腎散寒、活血通絡之功效,可有效改善手足怕冷、失眠焦慮。

作者系無錫市龍砂醫學流派研究所副所長

轉發請掃描下方版權印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商務合作:010 - 6409833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