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失眠」時器官比你更痛苦 請收下3個沾床就睡的技巧

失眠這種「被迫熬夜」有多折磨人?躺下以後睡不著,眼看著時間從十一點變成十二點;有時候雖然順利入睡,一晚上卻會醒來好幾次……

睡不好讓人精神不濟,時間長了還會掏空你的健康。今天就教你一些沾床就睡的經驗。

睡眠質量自測

你是否存在睡眠問題,不妨來自測一下。

1

能30分鐘內入睡

在晚上應該睡覺的時間,如果躺半小時還睡不著,說明你存在入睡困難的問題。

這可能是你的生理和心理還沒做好睡覺的準備,也可能是睡前玩手機、電腦造成的。

2

半夜醒來少於兩次

如果每晚醒來5分鐘以上的情況超過兩次,說明你存在睡眠維持障礙。如果夜裡醒來幾次,但每次翻個身又睡過去了,這種情況不算睡眠質量問題。

65歲以上的老人,每晚醒來兩次也屬正常。

3

醒後能快速入睡

醒來以後能在20分鐘之內重新入睡,老人可能需要30分鐘,說明睡眠尚可。否則,你可能面臨著睡眠時間不足的問題。

如果比平時早2小時醒來,無法再次入睡,屬於早醒,也是睡眠問題的一種。

如果你能達到上面三個標準,說明你的睡眠質量還不錯,否則可能存在睡眠問題。

如果一周內有3天以上睡不好,且這種情況持續3個月,就屬於「失眠症」了,應該及時就醫。

睡不好,身體器官也跟著受累

《2017年中國睡眠指數》顯示,睡眠問題困擾50.3%的人。

英國薩裡大學一項針對睡眠問題的研究顯示,連續7天、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受試者,血液中有700多個基因起了變化。這意味著,人體內的化學平衡發生了改變。

此外,你睡不好,身體多個器官也受累。

1

肝臟

躺下休息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比站立時多,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如肝臟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並加劇惡化。

2

心臟

人睡著後,心率大約比清醒時低10~30次/分鐘,心臟能稍微「輕鬆」一下。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或多於8小時的成年人,發生心臟病問題的風險更大。

3

腎臟

夜間腎臟的過濾速度比白天慢,尿液會相應減少。如果長時間缺乏連續性的睡眠,可能使腎臟機能快速衰退。

4

呼吸系統

打呼嚕和睡不好,可能會相互影響。呼嚕聲不時「暫停」,中斷三五秒後又「重啟」,是睡眠呼吸暫停的表現。

睡眠呼吸暫停者往往夜間睡眠質量不佳,白天會出現嗜睡、精神不集中、脾氣暴躁等表現。此外,睡眠呼吸暫停還會增加糖尿病,以及房顫、心梗、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需要及時就診。

是誰偷走了你的睡眠

1

睡前運動

適量運動有助消除白天的緊張情緒,提升晚上的睡眠質量。但若臨睡前才開始運動,會使大腦過度興奮,錯過理想的入睡時間,反而導致睡眠效果不佳。建議臨睡前2小時內不要運動。最容易偷走睡眠。

2

睡前沒吃好

睡眠之前,胃中應當是平和狀態,既沒有胃中存有食物的感覺,也不覺得飢餓。

睡前吃太飽,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還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晚餐不宜吃太飽,且盡量與睡眠時間間隔3小時以上。

睡前感覺飢餓,也會影響睡眠,此時可以在睡前1小時喝半杯牛奶或半碗小米粥,但不提倡在臨睡之前吃東西。

預防失眠3個技巧

1

培養見床就睡的習慣

想要沾床就能睡著,首先要建立床和睡眠之間的「條件反射」,做到見床就想睡。

在床上不要做與睡眠無關的事,如看手機、看電視、看書等。

不困的時候不上床,等有困意時,立刻上床睡覺。如果躺了20分鐘,還是睡不著,就起來做一些放鬆的事情,如冥想,等困了再躺回床上。通過反覆訓練,你看到床的時候,就會有困意。

2

增加睡眠動力

睡眠動力,也稱為睡眠壓力,保持清醒的時間越長

,睡眠動力越大,越容易入睡。

失眠的人,可以嘗試不管晚上睡眠好壞,白天不補覺,也不午睡。

每日堅持運動1小時,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能增加睡眠動力。

3

放空負面情緒

睡前冥想可幫助消除負面情緒,大家可以試試「4個7秒鐘」呼吸法。

第一個7秒鐘吸氣,同時去感受自己的身體,從腳趾到膝蓋,再到跨部、腹部、肩膀、雙臂、頭部,想像每一個部位都充滿活力。

第二個7秒鐘屏住呼吸,想像身體逐漸安靜、放鬆……

第三個7秒鐘呼氣,想像身體在慢慢釋放掉所有的負面情緒。

第四個7秒鐘屏住呼吸,然後重複總共重複做7遍。

德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只有懂得睡眠意義的人,才能

懂得生活的意義。」如果出現入睡困難、早醒或者嗜睡,說明我們的睡眠出現了障礙,此時必須及時進行相應的診療。

溫馨提示:偶爾的失眠是正常,人們在有心理壓力的時候,或許會持續3-5天的失眠,但是,如果失眠超過一周甚至一個月的時候,就要重視了,中重度失眠會給人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多壞的影響,甚至會引發焦慮症、躁狂症、抑鬱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因此,經常失眠是要及時尋求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幫助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