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倫勃朗之年,解剖《夜巡》

趙多多

今年,紀念倫勃朗逝世350周年的相關展覽遍布世界各地,不過,沒有哪家博物館能像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一樣,擁有豐富的資源來探尋畫家的生平和作品。今年,這家博物館會舉辦兩場大型展覽——“倫勃朗和黃金時代”(All the Rembrandts)“倫勃朗-委拉茲開斯”(Rembrandt-Velázquez)來紀念倫勃朗逝世350周年。

玻璃屋模擬圖 荷蘭國立博物館

除此之外,荷蘭國立博物館早前宣布:即將啟動的《夜巡》修複計劃將是此次大型紀念活動中的另一項重要工作。

修復工作將在畫作原存放處“榮譽畫廊”(Gallery of Honour)中一個專門設計的玻璃房中進行,屆時,約有20名修複員、科學家和策展人將使用近十年來取得巨大進展的“非侵入性技術”,對作品進行修複。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依然有機會近距離觀看這幅傑作,甚至在未來,全球公眾都可以通過數字接口全程在線觀看畫作修複過程。

荷蘭國立博物館館長塔克·蒂比斯(Taco Dibbits) 荷蘭國立博物館

館長蒂比斯(Taco Dibbits)認為:“《夜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所有人都有權欣賞和見證這幅名作的‘重生’,在展廳修複的話,不僅修複員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工作,同時也並不影響觀眾的參觀。”據悉,掃描和研究這幅巨型作品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因此,包括修復工作在內,畫作將至少在玻璃房中放置一年。

一.

《夜巡》描繪的是荷蘭黃金時代鼎盛時期的一個市民衛隊組織,倫勃朗並沒有為衛隊畫一幅靜止畫像,而是描繪了各個衛隊成員的動態,使這幅作品成為了一件至今仍能引人共鳴的畫卷,這也是倫勃朗最大型、最富有雄心壯志的作品。

畫面上方的橢圓形盾牌中密密麻麻的名字

畫面中的上校、中尉、旗手、盾牌手和其他民兵成員,都生活在同一個街區,他們是彼此的鄰居、朋友和同事,不僅富有,還都是阿姆斯特丹街區鼎鼎有名的人物,無一例外擺出一副驕傲的樣子,他們的名字被永久的記錄在畫面上方的盾牌中。

雖然他們被描繪成攜帶著重型武器即將參加戰鬥的樣子,但當時與西班牙的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民兵衛隊只會出現在平息小動亂或是優雅的儀式場合,因此這個衛隊組織本質上是城市精英的社交俱樂部,任何加入其中的人都是這個社交圈層中的一員。

《夜巡》不像前人筆下的畫作那樣“沐浴”著均勻的光線,倒挺像小學時活躍的班級肖像,大家因為一項共同的活動集結在一起,上校弗蘭斯·班克寧·科克(Frans Banninck Cocq)正在指揮中尉威廉·范·魯伊坦伯希(Willem van Ruytenburch),下令讓隊伍集合前進。

在這裡,肖像的描繪功能被淡化了,倫勃朗在努力追求一種畫面縱深感,以此突出人物的等級層次。

換言之,在大多數群像畫中光線的分配是均勻的,每張面龐都被給予了同等的關注,並且會用相同的筆墨去處理每個人物,但我們看《夜巡》中,有的人物靠前,有的人物隱身在畫面深處,同樣的,上尉和中尉被描繪的非常細致,但當我們逐漸深入到畫面深處,就會看到民兵成員的細節描繪很少,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為每個人貢獻出的“讚助金”不一樣多的緣故。

注意中尉華美制服上的那道陰影

前面的這兩個人無疑是最重要的,他們被戲劇性的、漂亮的巴洛克式光線所籠罩,上校的手在中尉華美的制服上灑下了一道鮮明的陰影。

如果仔細觀察,還會注意到著連衣裙的女孩仿佛沐浴在另一束聚光燈下,這般不規則的畫面光線運用,以及鮮明的明暗對比,無疑增強了整幅作品的戲劇感、縱深感和運動感。

當然,倫勃朗還通過畫面中旗幟、長矛和步槍的布局,營造出一種漏鬥狀的“視覺線”,將觀眾的目光自然引領到畫面中的聚光點,加強了明暗湧動。

荷蘭10盾上的弗蘭斯·哈爾斯頭像

其實17世紀荷蘭肖像畫家、現實主義畫派奠基人弗蘭斯·哈爾斯,就曾突破傳統油畫畫法的束縛,賦予過群像畫一種隨意性和動態感,我們在看哈爾斯的作品時,毋庸置疑,畫得很漂亮,也相當隨性,栩栩如生。

拉近畫中人與觀畫者距離的“透視縮短法”

而倫勃朗則確實進一步發揚了這一灑脫的繪畫個性,並將富有敘述性的內容融入了畫面的表達,完全超越了群像畫這種繪畫題材的限制,就算我們並不認識這些畫中之人,卻很難不在意他們。畫面中那令人讚歎的“透視縮短法”,就像副官手中的長矛槍,仿佛已經探進了我們的空間,抑或是紅衣人拿著的火槍,隊長前傾的手,都拉近了畫中人與觀畫人的距離。

但我們現在看到的畫面和倫勃朗的最初版本並不完全一樣,這幅畫原本叫《弗蘭斯·班克寧·柯克上校與威廉·范·魯伊坦伯希中尉的衛兵隊準備出巡》,經過時間的洗禮,民兵隊大廳長年累月的煙熏,使得畫面上的清漆變得又髒又暗,原本描繪的白天成為了黑夜,於是才有了《夜巡》這個名字。

直到上世紀40年代,《夜巡》經過清洗之後,人們才驚訝地發現,民兵們其實是站在被日光照亮下的黑暗空間中,但人們早已習慣了《夜巡》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了。

雖然今天的它很暗沉,但那從黑暗中步出的人物依舊顯露出了強烈的神秘和戲劇效果。

二 .

問世377年來,倫勃朗的著名作品《夜巡》屢次遭受重創。

1715年,這幅巨型油畫從阿姆斯特丹一個民兵組織總部轉移到市政廳,為了適應新房間的大小,畫作被裁剪。二戰期間,巨大的畫布被卷起,輾轉藏於數個地方。此外,它還曾被利刃割傷兩次——一次是在1911年,另一次在1975年。1990年,一個逃脫的精神病患者向畫面噴灑了酸性液體。

儘管有著最嚴密的安全保障,但這件具有重要意義的藝術作品最終被證明是相當脆弱的。也許,這幅畫的標誌性地位是它屢受磨難的原因之一。

顯微鏡鏡頭下的《夜巡》蒼老皸裂的皮膚

荷蘭國立博物館油畫保護部門負責人彼得裡亞·諾布爾(Petria Noble)說:“目前,我們在ipad或者電腦上就可以看到以前使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細節,同時我們還擁有新型化學成像技術,提供從畫表面到油畫底層的信息。從中我們能夠看到,這幅畫在上漆之後已經被修複過25次,但是目前還不能完全顯示出具體的處理措施,作為修複研究的一部分,我們將努力了解過去的修複對這幅畫都做過些什麽。”

裁剪

通過算法和法醫成相工具恢復的被裁剪前的《夜巡》

1715年,民兵行會已經過了鼎盛時期,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決定將《夜巡》遷往市政廳。然而,為了適應新房間的大小,畫布左邊被裁掉一大條,其它三邊也被裁掉小部分。就這樣,畫面左側的兩名衛兵直接被無辜地裁出了畫面,畫面最左側衛兵頭盔上的羽飾也被裁割。《夜巡》自此就以這樣不完整的面貌,保留至今。

近來,修複員和數據分析科學家通過一定的算法和法醫成像工具,來研究畫布邊緣的變形,借此推算出了作品被裁剪部分的精確尺寸。

《夜巡》上觸目驚心的“刀傷”

刀劃

1975年,一位自稱受到奇怪力量驅使的、拿著鋸齒刀的人在《夜巡》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上校和中尉身上猛劃了12刀,留下了多處幾毫米寬,50厘米長的傷口,為此,館方對畫作進行了長達八個月浩大而艱難的修複。

工作人員首先將畫作從畫框中取下,置於特製的工作平面上,由於畫作尺幅巨大,所以工作人員只能趴在臨時架起的“橋”上作業。

據說,在午餐和下午茶時間,工作人員會拉開工作區域的幕布向觀眾展示修複成果。

“縫合”作品

在重新加襯之前,修複員用蘸有合成樹脂的線在畫布背面做了“小橋”,將其重新連接,修複了這幅油畫。現在,受損的區域從畫布正面看顯得更暗、更光滑。因此,修複方式可能是去除與清漆粘在一起的修飾,然後在損壞處重新修飾,再使用新型的合成清漆。

永久性刀痕如上圖紅線所示,可以看到修複後的劃痕顯得更暗、更光滑

儘管修複人員已經竭盡全力,但在畫面右下角小狗的上方,至今仍能辨認出一道“永久性”的傷疤。

硫酸

畫面上的硫酸腐蝕痕跡

1990年4月,一位神志失常的參觀者穿過保安的監視,手持裝滿硫酸的虹吸管向畫面左前方那位紅衣火槍手身上噴灑酸性液體。幸運的是,一名警衛迅速用蒸餾水沖洗了畫布,中和了酸性腐蝕。

當時的修複員認為,酸性液體隻滲入了畫布表面的清漆,而沒有影響到下面的顏料,因此他們決定只需要重新塗一遍清漆。如今,修複員使用數字顯微鏡,將畫布表面放大7000倍後,將進一步核實前人的修複方法是否正確有效。

皸裂的人物面龐

日前,館方使用新的成像技術,如X射線熒光成像和紅外反射成像光譜,發現《夜巡》近年來正在褪色,出現了泛白、皸裂等問題,諸如畫面右下角的小狗,已經模糊到形態輪廓和色彩都難以辨認,眾多人像的面龐出現大面積顏料乾裂的情況。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部分是由於之前的修補所用材料、技術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修複使用的顏料與原作存在巨大差距;另一方面在於原作本身的材質會隨時間的推移產生自然老化。

此前歷次搭架修複

為了讓更多的人在日後更為漫長的歲月中,仍能欣賞到狀態良好的《夜巡》,並且得益於近年來修複科技和技巧的進步,加之此前的修複經驗,荷蘭國立博物館有信心通過此次修複,為此後幾代人更好地保存《夜巡》。

同時,為了畫作能夠最大程度恢復到原貌,荷蘭國立博物館將進行大量的前期工作,以毫米為部門,用掃描儀對畫作進行掃描,之後用電腦分析整張畫作的材質等數據,還原出最為全面細致的高清成像。據此,才能為《夜巡》量身定製具體到每一部分的修複方案。

三 .

自1808年以來,《夜巡》一直在荷蘭國立博物館展出。

200多年來,人們對於《夜巡》畫面的探索從未停止,夜幕中,一切仿佛都不像看上去的那樣。因為倫勃朗好像從來不會將自己局限於顯而易見的事實中,而是允許人物從他的想象中誕生,並為此添加了眾多象徵性的、隱藏得很好的細節。

著連衣裙的女孩到底是誰?這挺立的死雞雞爪代表什麽?

諸如那位著連衣裙的女孩到底是倫勃朗的妻子薩斯基亞,還是天使?還是整個城市衛隊組織“吉祥物”一般的人物?她連衣裙上為什麽要綁一隻死雞?隱藏在她身後的、長期被我們忽略的“第二位女孩”又是誰?而偷偷隱藏在畫面中的倫勃朗本人又在哪裡?他的簽名呢?

還不趕快點開看看

https://nightwatchexperience.com/en

這些有關畫面每一處細節、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歷史的詳細介紹,在荷蘭國立博物館官方網站的“Experience the Night Watch”互動界面上都能找到。

其頁面製作的精彩程度、畫面的細膩程度、動態解讀的縱深程度、詳細程度都令人讚歎。

像這樣的互聯網“沉浸式互動體驗”,我想無疑賦予了觀眾更多畫面中不易提取的可讀信息,使觀眾以完全不同於欣賞原作的方式沉浸在畫面中,讓藝術的觀賞真正成為了雙向的互動。而這樣一種配套原作欣賞的全新方式,也將把藝術帶向未來。

雖是戲謔,但不失可愛

倫勃朗是一位某種意義上的先鋒畫家,他運用新的理念、技術獲得了一種新的視覺語言,350年後,依然鼓舞著我們不斷跨界、創新。

透過荷蘭國立博物館在“倫勃朗之年”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從大型繪畫展覽、直播修複現場到數字技術對原作的重新演繹,在紀念“倫勃朗”這個主題之下,我們仿佛看到21世紀的博物館將綜合性的研究與展示方式發揮到了極致,讓“古典”的榮光在今日得到新的綻放。

文章參考自荷蘭國立博物館“Experience the Night Watch”互動界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