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糖失控,皮膚先知!出現這7種變化,提示糖尿病惡化了,別拖著

約1/3的糖尿病人,皮膚會出現某種併發症,也有的糖友直到因為皮膚病就醫才發現了糖尿病。

好在:及早發現糖尿病性皮膚病變並採取治療措施,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列舉糖尿病性皮膚變化,幫您及早發現問題。

1.發疹性黃瘤病

皮膚上出現黃色、堅硬、類似黃豆狀的贅生物,且贅生物附近常有紅暈和瘙癢感。多出現在手背部、腳部、胳膊上及臀部。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高的年輕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降低血糖,可能還需要同時使用降脂葯。

2.硬化症

約1/3的I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硬化症。發病時,患者的手背皮膚會變厚、更緊密、呈蠟質,手指關節會變得僵硬、活動受限。有時候腳趾和前額的皮膚也會受到影響,極少數時,膝蓋、腳踝、肘部皮膚也會出現病變。

同樣,控制好血糖是糖尿病性硬化症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控血糖同時,可塗抹潤膚霜軟化變硬的皮膚。

3.播散性環狀肉芽腫

播散性環狀肉芽腫會導致皮膚出現凹凸不平、環狀、紅色或紅棕色的皮膚斑塊。它最常發生在手指、耳朵部位,可引起輕度瘙癢。

通常,它不需要治療,會自行消失且不留疤痕。服用外用類固醇類藥物,如氫化可的松可改善此種皮膚問題。

4.糖尿病性水皰

有時候糖尿病患者的手部、腳部,甚至是腿部、前臂會出現與燒傷引起的水皰類似的大水皰,它被稱之為糖尿病性大皰病。

這些水皰通常是無痛的,並且會在幾周內自行痊癒。

有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的患者出現此種水皰的幾率更高。

5.神經損傷性皮膚病變

糖尿病可引起神經損傷,即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嚴重時,這種神經損傷會使腳失去知覺,以至於即使踩到東西、傷了腳、起了泡都不知道。

之後,腳可能會出現開放性、潰瘍性傷口,極容易引起感染,嚴重甚至需要斷肢。

記得每天都仔細檢查下腳,確保沒有任何損傷之處。如果發現損傷,需要及時處理,該清洗的清洗,該包紮的包紮。

6.真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被真菌感染,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感染。這種類似於酵母菌的真菌會引起皮疹,發紅、瘙癢,且皮疹周邊會出現小的水泡和鱗屑。通常出現在溫暖、潮濕的部位如腋下或腳趾之間。

糖友還容易患上包括癬菌病、股癬、腳氣、陰道真菌感染等。

治療真菌感染的藥物包括灰黃黴素、製黴菌素、氟康唑膠囊等。患者在出現真菌感染的問題之後,需要向醫生諮詢最合適的藥物以及時消滅真菌。

7.細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出現細菌感染的幾率更高。常見的細菌感染性皮膚疾病包括眼瞼麥粒腫、癤、癰等。

後兩者是皮膚及皮下組織出現重度感染所引起的,通常感染部位周邊會感到溫熱、發紅、疼痛且腫脹。

採用抗菌藥膏或藥丸可解決這些皮膚問題。

控制好血糖是治療根本,可輔以皮膚護理緩解癥狀

控制好血糖是預防皮膚及其他部位出現糖尿病併發症最重要的途徑,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已出現的併發症可在血糖控制好後得到有效緩解,甚至是完全消失。

除控制好血糖外,糖尿病患者採取積極的皮膚護理措施也非常重要。比如:

做好保濕,避免皮膚乾燥;

堅持檢查腳部、腿部、指甲是否出現任何水皰、潰瘍、破損(尤其是腳趾之間)等情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