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片面追求高分背後,是慘烈而愚蠢的“超度學習”

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盧梭

本文首載自 隱蔽的歷史(ID:ayguoshan)。

作者:郭山。

分數的“通貨膨脹”

一段對話:

小明的爸爸:老師,小明這次考試考了多少分?

小明的老師:語文93分,數學95分。

小明的爸爸:那很不錯啊,比我上學時強多了,謝謝老師。

小明的老師:家長啊,小明這個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二名了。咱班雙百分有一多半呢。

小明的爸爸:啊……¥#@……。

小明的老師:小明挺聰明的,就是有些貪玩,這個成績已經拖咱班後腿了,請家長多督促他學習,多做題。好嗎?

小明的爸爸:呃,好的。給老師添麻煩了,我們一定改正,一定改正。

於是,相對於上學期,小明本學期的周末作業同比增長了50%,補課時間同比增加了50%,娛樂時間同比減少了80%,同時,小明家的教育開支增加了40%,全家的“爭吵指數”提高了60個百分點,“幸福指數”下降了80個百分點。下個學期,小明終於收獲了語文98分,數學99分的好成績。

然而,不是只有小明一個人在戰鬥。

在小明暗中下勁,成績提高的同時,其他同學和家長也在各顯神通,成績也都水漲船高。

結果,小明的總成績排名還是在班級後列。

看似小明和全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可這些努力完全“無用”。

只是,小明和全家卻不敢停止無謂的努力,因為只要一旦停下來,就是一落千丈的失敗。在大家都開足馬力進行對抗的僵局下,誰先停止對抗,誰就先遭遇淘汰出局。

負和博弈僵局的詭異就是:明明知道這樣乾是互相傷害,但誰也無法停止互相傷害的更新。因為在“納什均衡”局面下,率先改變博弈策略的遊戲參與者,將率先被遊戲規則傷害。所以,堅持傷害對方同時也傷害自己(即損人同時也損己。)反而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結果:當所有學生的分數都日益趨近滿分時,分數本身陷入了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之中,90多分在過去是不折不扣的優等生,現在則淪為如假包換的學困生。學生、老師、家長之間的學習競賽不斷向極限逼近,最終的競爭目標只有一個:獲得滿分。

只是誰也不知道,在奔向滿分的路上,會催生多少慘烈的人間悲劇。

一個高考作文題

2016年的高考作文題。

這幅漫畫,可以有許多解讀。

比如家長的對學生成績的閾值不同,是看分數還是看進步,是用賞識還是用懲罰,是片面唯成績還是全面看發展等等……

考100分,獎勵一個吻,考98分,下降了2分,招來一巴掌。98分和100分的差別有多大?

考55分,懲罰一巴掌,考61分,增長了6分,換來一個吻,61分比55分似乎產生了質變。

有好事者將此圖惡搞了一把,倒也饒有興趣,如下:

可謂荒誕之中的真實。

小學時候,功課容易,常考100分,爸媽常表揚,自信心爆棚;初中時候,功課難度上升,考了98分,爸媽說成績下降了,不如小學了(其實名次可能未必下降),常批評,於是厭學;高中成績直線下降,繼續受老師父母各種批評,繼續深度厭學;上大學了,父母忽然不要求學習成績了,60分萬歲,最終,學習終於傷害了學習本身。

結論:學習功利化,學習將不可持續,唯學習反而喪失了後續學習能力和意願,可謂“學習的異化”。當人們被自己創造的對象所反噬時,世界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異化”。

從遺忘曲線到過度學習

根據德國記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及時且適當的超量學習,對鞏固學習成績意義重大。

下圖:

如上圖,知識的留存度(反面即“遺忘度”)與時間密切相關。遺忘的高峰是在結束學習的24小時內,尤其是9個小時內,在學習結束的2天以後,遺忘的速度顯著變慢。

啟示:及時複習十分重要,複習的最佳時段有兩個,其一是剛結束學習的一個小時以內,此時是遺忘的高峰,因此在每節課的下課時,是鞏固記憶、克服遺忘的黃金期。其二是在48小時內對知識進行二次鞏固,最好選擇在當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

艾賓浩斯還有另外一個“過度學習”理論。

適度學習:恰恰能掌握知識後,即停止學習,其知識保持度從第四天開始急劇下降。

過度學習:在掌握知識後,繼續增加50%的學習量,其知識保持量顯著優於“適度學習”組。

超度學習:在掌握知識後,繼續增加100%的學習量,其知識保持量在4天后和“過度學習”組對比,並無顯著優勢。

“過度學習”主要含義是一個人要掌握所學的知識,不能僅僅滿足於“掌握”“熟練”,而是要在“掌握”以後繼續進行反覆超量練習,才能得到更好的鞏固。也就說對於必須牢記的基礎知識,可以而且必須進行適當的過度學習。

當然,“過度學習”,不是毫無限度的“超度學習”。一般認為在一定範圍內,過度學習是必須的,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是很不經濟的,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因為過度學習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般說來,學習程度以150%為佳,其綜合效應也最大。超過150%,會因學習疲勞而發生“報酬遞減”現象,學習的效果就會逐漸下降甚至停滯現象。尤為嚴重的是,學習者可能會因機械重複、身心疲勞等因素出現厭學現象。

當前學校教育的超度學習

當下中國基礎教育,在應試體制的威力下,不斷迭代更新,已經遠遠越過了“過度學習”區間,早已進入了“超度學習”的領域。

基本症狀如下:

從學習目標看,片面追求高分,分數成為唯一的教學目標,見分不見人;

從學習內容看,德智體美勞簡化為智育,智育簡化為知識,知識簡化為訓練,訓練簡化為刷題。刷題主導學習的全過程,學生在學校隻做題不做事,更不做人;

從學習過程看,學習方法極度同質化,不外乎提前學習、超綱學習、反覆複習、糾錯重複。可謂千校一面,千篇一律;

從學習體驗看,隻考察成績排名,不考核師生感受。學習任務沉重且無趣,催生大量厭學人群,功能和體驗雙輸。

從學習太空看,學習從校內拓展校外,激烈競爭和資本逐利,共同催生出補習機構這種超量學習的“副產品”,並有反噬學校的跡象。

從教育成本看,學習投入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經濟成本、親情成本越來越高,不少家庭甚至處於崩潰的邊緣,可以說已嚴重危及和諧社會的創建。

從學習主體看,學生個體競爭更新為家庭對抗,爸爸養家掙學費,媽媽負責陪寫作業,爺爺奶媽負責後勤,其他親戚朋友也友情支援,堪稱全家總動員。

如此以來,“學習”距離真正的學習越來越遠,學習的本意是讓學習者擁有知識、增長智慧,現在卻炮製大量只會刷題的知識文盲,距離學習的“初心”可謂漸行漸遠。學習在“超度學習”中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完成了“學習的異化”。

“超度學習”的七宗罪

1、邊際效益遞減。

過分的超度學習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邊際效益遞減”。

一般來說,以中高考試題而言(以百分製為例):

學生考60-70分,只能算是“入門”水準;

能考70分,可以算是對基本技能的“掌握”;

達到80分,則可以認為進入了“熟練”區間;

考到85分-95分,可以說是“優秀”的層次了。

再追求95分以上,甚至逼近滿分,從掌握知識的角度看,既沒必要,也沒意義。

從60分考到80分,學生獲的的收益極大,投入收益比很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入門”進入了“熟練”階段;從80分考到90分,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將會倍增;而從90分再逼近100分,此時考察的已不再是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水準差異,而是學生重複訓練導致的細微差別。此階段每增長1分,都要進行無數次機械單調的重複訓練,此時的學習投入趨於無限大,而學習收益趨於無限小。表面看是培養所謂“細心”“完美”“卓越”精神,實際從學習本身的規律來說,不如說是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

2、忽視學生個體差別。

“超度學習”加上單一的分數評價體制,對不同的學生帶來不同的效果。惡果之一就是用用一把尺子反覆衡量不同的學生,拉大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越是在高年級,表現的越是顯著。

其一、從思維類型來看,對於循規蹈矩,比較細心的學生來說,“超度學習”帶來的學習傷害可能不算太嚴重,而對於比較自由,喜愛發散思維學生來說,“超度學習”帶來的可能是災難性後果。

其二、從學習能力來看,對於優秀生來說,由於刷題速度快,需要反覆糾錯和完成懲罰性重寫的作業少,還可能保有一部分自主學習的太空和時間,他們受“超度學習”的衝擊相對較小;而對於中下等學生來說,題目錯的多,被返工的作業多,需要超量學習的任務反而比優秀生更多,結果導致這部分本應該“減負”的學生,其學習負擔反而遠遠大於優秀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等於零。超量的學習任務要麽催生低品質的糊弄和作弊,要麽就是導致嚴重的厭學和棄學。

3、單向淘汰現象

高智商考生拚不過細心型考生;擅長數理思維的男生輸給擅長記憶語言的女生。

越是高智商的學生,對單調低水準、重複性學習的耐受度越低。加之新高考方案3+3中選修物理人數下降,選考科目的錄取權重下降,語文、英語這種區分度不大的學科權重日益提升,而語文、英語的應試模式更加注重長期的積累和細心的閱讀,這些因素疊加,可能進一步加重學習的“超量單調性重複”。

一個顯著的現象:在中考和高考中,女生越來越佔據顯著優勢。這可能和當下中小學“超量學習”模式下,女生因其細心、認真、耐受度高,更能在重複性訓練競爭中勝出有關。

數字:1999-2008年間,高考狀元中男生的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其中,文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47.1%降至17.9%,理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86.1%下降至60.0%。

這種單向淘汰,對於人才的長遠培養來說,顯然構成潛在的消極影響。

4、過高的教育成本

“超量”學習投入了過高的教育成本,同時也喪失了越來越高的“機會成本”。一方面學生在超量的學習中投入了越來越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從學習中獲取的收益則相對減少。如果將因超量學習損失的機會成本考慮進去,學習越來越成為得不償失的一門投資。

比如:過度的“超量學習”的不必要學習時間,

可以用於發展興趣愛好,培養一項特長;

可以用來閱讀課外經典,拓展知識視野;

可以用來參加社會實踐,培養動手能力;

可以用來旅行、遊學,在學校之外學習;

可以用來鍛煉身體,參加各種體育社團;

……

誰能說這些學習分收益會比多刷幾道題的的收益小呢?

可歎的是,為了短期牟利,這些滋養人生的“真學習”“終身學習”被功利化的“偽學習”“功利學習”所吞沒。而所謂的“功利學習”可能最終既不能收獲“學習”也不能收割“功利”。

甚至什麽都可以不做,只需要閑暇就好。

正如哲學家皮珀所言:閑暇,是心靈的拯救,是文化的基礎和源頭,許多偉大真知灼見的獲得,往往正是處在閑暇之時。

如果沒有閑暇,很難想象古代雅典會出現蘇格拉底、柏拉圖、索福克勒斯、阿基米德等燦若群星的偉大先賢;如果作業太多,無暇深思熟慮,估計東方的老子、孔子、莊周、釋迦牟尼也會銷聲匿跡。

剝奪了閑暇,就是扼殺了自由,沒有了自由,談何思考?

5、扼殺學生的創造性

如前文,通過適度的“過度學習”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鞏固和複習,是提升和形成系統性知識的重要途徑,所以,複習必然是學習的關鍵環節。

“溫故而知新”,當然是對的。

但如果是反覆“溫故”,長期不“知新”,就又走到了另一個階段。

當下超量學習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反覆進行舊知識的重複訓練,即過度複習和過度訓練。從來沒有任何國家的學校像中國的基礎教育這樣,有這麽長時間的複習時間。小學六年,其中六年級一年,基本全部在複習;初中三年,大多學校初三年級全年都是在複習舊知識,部分所謂的重點中學在一年半就學完了初中全部內容,剩餘一半時間進行反覆的複習和訓練;至於高中階段,更是變本加厲。

愛因斯坦曾經歷過一次必要的考試複習,複習完了之後,他好幾個月都沒緩過勁來,都不能進入正常的學習。

中國學生用在複習上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在世界上也是相對扎實的,但中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卻不敢恭維。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在托福、SAT、雅思考試中,成績之高每每讓西方國家的考官瞠目結舌,但憑借超高得分進入歐美名校的中國學生,在後續學業和職場中的表現,和其入學成績相比,並無顯著壓倒性優勢。反倒是美國本土的華裔學生在大學中成績更勝一籌。即便是以基礎教育糟糕著稱的印度裔學生,在進入歐美後,其學業和職業發展,似乎並不弱於華裔學生。眾所周知的是,在世界五百強公司中,印度裔高管數量顯著多於華裔。

6、學習內容狹窄

“超度學習”的另一個惡果是,學生的學習內容過度狹窄。過分進行純粹的知識學習,而純粹的知識學習又簡化為課內知識,課內知識又簡化為考試科目的知識,考試科目的知識又簡化為“十年高考分類解析”或“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很簡單,不考試的功課,就不學;和升學無關的科目,就不開。

在不少學校,並不落實國家的法定課程。有一次,我看到某小學的課表上有《公民道德》課,問孩子上的什麽內容,孩子回答:就是語文課,有時是數學課。

至於體育,在中招列為考試科目後,才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重視,當然又是過分的變態重視。不少學生在初三直接把膝蓋給練廢了。筆者所教高中學生,有兩位同學在中招體育考試後的一年中竟然無法跑步。當然,到了高中,體育又不是高考科目了,馬上又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某些高中直接把體育減少到一節,到高三乾脆直接取消。至於音樂、美術什麽的“無用”課程,更是連想都不用想。

有位家長告訴我,她在小學體育課上學會了滑旱冰,在初中美術課上學會了做針線手工。可自己的孩子在體育課上隻學習了跑步和投實心球,在美術課上只是看了幾張老師播放的PPT。

實用主義到了無可救藥,功利主義到了肆無忌憚。

如此培養的“人才”,距離“全面發展”有多遙遠?

7、“厭學”現象越來越嚴重

“超度”學習的最大惡果可能是對“學習”這件事情本身的傷害。即,學習者在透支了過度的體力和精力後,喪失了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通過學習進入了高校和進入社會後,放棄了終身學習和持續學習的意願,這才是最長遠的傷害。

數據顯示: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11%。

筆者曾和某高三同學聊天,我問她:你喜歡學習嗎?她毫不猶豫的回答說:不喜歡!然後又補了一句:我們班的人都不喜歡。

到底學校、老師、父母做了些什麽,讓60多個花季的孩子們無一喜歡“學習”?究竟是孩子們出了問題,還是學校和教育有了“毛病”?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在經過了漫長的十二年學習後,我們成功地摧毀了“學習”。

病灶:均值與方差

清華大學錢穎一教授曾用“均值”和“方差”來分析中國教育的特徵。均值是衡量一個隨機變量的平均水準,而方差是衡量一個隨機變量偏離平均數的離散程度。

錢教授認為,在知識水準上,中國教育培養的人才呈現出“高均值”、“低方差”,即中國學生的平均知識水準較高,但兩端的人才,即特別卓越的傑出人才少,水準特別爛的廢人也少。清華大學前任副校長,現西湖大學首任校長施一公也有類似觀點,他曾說,清華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水準不低於麻省理工,但要只看各專業的前五名學生的專業水準,就顯著不如麻省理工了。

錢穎一教授又指出,與知識水準不同的是,中國學生在人格素養和價值觀方面,呈現出來的特徵則是“低均值”“高方差”。即學生的道德素養平均值較低,素養方差又大,很多高學歷的人恰恰又是低素養和低道德水準。最近名校裡屢屢曝出的醜聞,恰恰就是一個例證:高文化水準和低道德水準可能恰好同時集中在某些人身上。

兩位教授也均認為,中國學生呈現出來的上述特點,和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模式有高度的相關性。

這也許能解釋以下問題:為何我國基礎教育水準並不低,卻在國際上創新人才和頂尖人才並不突出;為何我國數理化奧賽成績在國際領先,而在核心技術領域卻缺乏自主創新的突破;為何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而頂尖人才的培養上,北大清華還不如西南聯大;為何知識分子扎堆的地方,道德水準卻不敢恭維。這也許是“錢學森之問”的一個解答。

集中來看,中國教育目前亟待解決的病灶就是:由於過度單一應試體制導致的“超度”“超窄”學習,導致中國教育既缺乏培養一批頂尖創新人才的環境,又缺乏培養大批合格職業工匠的體制,更偏離了全面育人培養合格公民的教育初心。

出路:分類、分流和分層

是什麽導致了慘烈且愚蠢的“超度學習”?

萬般皆下品的科舉傳統、階層固化和下滑的身份焦慮、有限供給的優質教育資源、應試評價的公立學校、煽風點火的補習機構、追求業績的學校老師、隨波逐流的無奈家長、添油加醋的無良媒體……

體制僵化,競爭激烈,資源有限,似乎短期內無解。

緩解惡性競爭的“超度學習”,可以從學校分類,學生分流和學習分層做起。

義務教育階段,尤其小學階段,應該突出學校的公辦性質。

中學階段,尤其是高中階段,應該推進學校辦學的多樣化。這一點,可以向韓國和德國學習。中學可以劃分精英中學(針對頂尖學生,尤其是奧賽學生),重點中學,普通中學,國際學校,職業中學,工業中學等。從初中階段,就引導學生培養自己興趣愛好,清華的歸清華,藍翔的歸藍翔。同時,各類學校之間可以建立學生的互聯互通機制,允許學生調換學習路徑。如此以來,可使過獨木橋的學生數量適當減少。

大學階段,繼續改革高考錄取模式。配合社會征信系統的建立,逐漸建立綜合評價的多維度錄取模式,從過分強調卷面考試分數的錄取模式向多元錄取模式改革,進一步增加高校的自主招生權限。從瓶頸處遏製愈演愈烈的‘過度單一應試’模式。

更重要的是,要消解學校的體制霸權,創造更多的機會推進“非學校化”“非考試化”教育,給予學生在家學習,自主學習的選擇機會。方興未艾的網絡教育,慕課平台都是互聯網時代獲取知識的通道,只要學生通過了合格性測試,一樣應被授予相應學位,享受相應就職待遇。

楊東平教授說:在學習化社會、網絡時代的新視野中,把教育從學校解放出來,把學習從學校解放出來,把人從學校解放出來,不僅具有思想解放的理論意義,而且極具指導行動的操作性價值。

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狂飆突進的時代,未來和人們競爭的可能不是人類。掌握多少具體知識,將未必是敲響未來時代敲門磚。至少學校教育和應試模式的霸權是到了該退出的時候。

如果學生僅僅是為了“高分”而學習,他可能最後連“高分”也無法獲取。“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其中,僅得其下”。偉大的目標,才能產生偉大的動力,功利的分數,無法支撐人生的遠行。

古往今來,還沒有任何一位偉大人物是為了考高分而成就偉大的。

盧梭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教育是現代社會最大的意識形態。現在該是動搖教育霸權的時候了。

本期金句:

如果學生僅僅是為了“高分”而學習,他可能最後連“高分”也無法獲取。“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其中,僅得其下”。偉大的目標,才能產生偉大的動力,功利的分數,無法支撐人生的遠行。

古往今來,還沒有任何一位偉大人物是為了考高分而成就偉大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