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中醫來分析心臟神經官能症論治的法則

心臟神經官能症屬於功能性神經症的一類疾患,它以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焦慮等為主要癥狀,伴有失眠、頭暈、頭痛、食欲不振、低熱等,歸屬於中醫胸痹、心悸、怔忡、鬱證等範疇。多見於中青年,特別是更年期女性尤為多見。西醫多以排除法或歸納法來擬定心臟神經官能症,多數病人是經各項檢查並服用西藥之後來請中醫治療的,中醫一旦接手,就要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法則來分析,來治療。中醫認為本病的病機為本虛標實,以陰陽氣血不足為本,痰飲、氣滯、血瘀為標。病在心,而涉及肝、脾、腎等臟腑。常用調心神、疏肝鬱、化痰飲,滋補心腎等方法調治之。本文試以王世龍主任經方為主,談談對心臟神經官能症的治療。


瓜蔞薤白半夏湯

組成 瓜蔞一枚(15~30克),薤白半升(15~30克),半夏半升(15~30克),白酒一鬥(30~50毫升)。

功效 寬胸理氣,燥濕祛痰。

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出現胸悶、氣短,舌苔白膩者。體會 瓜蔞薤白劑是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神經官能症)的常用方劑。如果把白酒除外,此方僅有三味藥物。漢代的白酒是現在所飲用的黃酒。這個方子對解除胸悶、憋氣之苦,見效很快。瓜蔞辛潤,是寬胸理氣是要葯,可以使人有「內洞」之感,「內洞」就是暢快、舒服。薤白雖為小菜,但其功效非同一般,其氣味辛溫,最能通胸中之陽,透徹胸背,是解除胸背悶痛之主葯。半夏為燥濕健脾常用藥。三味合用,對痰濕阻滯之胸陽不振,具有豁痰理氣、通陽降逆之效。若有惡風之症,可與桂枝湯共服之。


酸棗仁湯

組成 酸棗仁二升(30克),甘草一兩(10克),知母二兩(10克),茯苓二兩(15~30克),川芎二兩(10~15克)。功效 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之失眠、心煩等,以脈細數為見證。

體會 雲:「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酸棗仁湯治療失眠,可謂辨病之方,不論何種證候,皆可用之。但以陰虛內熱夾瘀者為好,故一般脈細數與舌質有瘀點為切入點。療效的關鍵是酸棗仁的用量。酸棗仁安五臟之神,非專於心臟。余初用此方,效不如期,後看到劉惠民(曾多次為毛澤東主席治病)醫案,他道:「酸棗仁不僅是治療失眠不寐之要葯,且具有滋補強壯作用,久服能養心健腦,安五臟,強精神。」並一再強調用藥之巧在於量,一般成人用量為30克,多可達75~90克。如果用不好這味葯,此方就會失去效應。


炙甘草湯

組成 炙甘草四兩(30克),生薑3兩(10克),人蔘二兩(10克),桂枝三兩(10克),生地一斤(40~60克),阿膠二兩(15克),麻仁半升(10~15克),大棗30枚(擘),清酒七升(50毫升)。

功效 氣血雙補,調理陰陽。

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之心律不齊,脈結代者。體會 《傷寒論》177條雲:「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結代脈多出現於器質性心臟病,但亦見於心臟神經官能症者。此方著眼於氣陰兩虛而夾瘀者,對於此證伴心律不齊者,是首選方。用好的節點在於不減葯,不改變主藥用量,即炙甘草、生地、大棗用量要大,不隨意刪去麻仁,但可加入酸棗仁,以安神定志。人蔘隨其體質而用,氣陰兩虛用太子參或西洋參,單純氣虛用黨參,氣虛夾寒用紅參,寒甚可用高麗參。

甘麥大棗湯

組成 甘草三兩(30克),小麥一升(30克),大棗10枚(擘)。

功效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之抑鬱、焦慮症。常有情緒不穩定之狀態,脈多細數,舌苔少津。

體會 雲:「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此方安神緩急作用明顯。小麥、大棗雖為食物,但與甘草配伍,確有顯著鎮靜、催眠效應。據研究,甘麥大棗湯可緩解睡眠時的精神緊張,減低大腦興奮而易於進入睡眠狀態。現在所用之解鬱丸就是逍遙丸與甘麥大棗湯的複合劑。此方雖簡,但應用範圍極廣,如更年期綜合征、神經衰弱、癲癇、小兒多動症、抑鬱症、癔症等。


桂枝甘草湯

組成 桂枝四兩(10~20克),炙甘草二兩(10克)。

功效 溫補心陽,扶正寧心。

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之陽虛心悸不安者,自汗出是必有癥狀。體會64條雲:「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本方僅有兩味葯,桂枝扶心陽而護衛,炙甘草益心氣且潤血脈。兩味葯均為甘溫之品,對於心神虛怯,不能自主,時時有驚悸常自汗出,且淅淅惡風者,為必選之方。余常加入浮小麥、霜桑葉、地骨皮之屬,自汗止而心悸安。


小柴胡湯

組成 柴胡半斤(10克),黃芩三兩(6克),半夏半升(10克),炙甘草三兩(6克),生薑三兩(6克),大棗十二枚(擘)。功效 和解少陽,疏解肝膽。

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之鬱證,悶悶不樂,不欲飲食等。

體會 小柴胡湯是和解劑的代表方,其和解少陽、和解肝膽、和解脾胃、和解氣機,是其必然的功效。心臟神經官能症常伴有不欲飲食、不欲語言、不欲勞作,但又偶爾煩躁之苦,正如《傷寒論》所雲:「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此時若投以小柴胡湯,氣機暢快,心神自然有所安寧。


百合知母地黃湯

組成 百合七枚(30克),知母三兩(10克),加生地黃一升(15~30克)。

功效 養陰清熱,滋腎涼血。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之陰虛內熱明顯者,必有陰虛內熱之徵,如舌質紅赤,脈象細數等。

體會百合知母地黃湯是兩個方(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的組合,僅三味葯,即百合、知母、生地黃。其方證必有「百合病」的特點,如身體虛弱、有熱象、常默然,「如有神識之疾,而身形如和,其脈微數」等。這種病人很容易使醫生得出「抑鬱症」與「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結論,給予安慰劑了事。如用百合知母地黃湯治之,或加些麥冬、北沙參、二至丸類方葯,必然取效如失。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組成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各10克),甘草二兩(6克),大棗十枚,龍骨、牡蠣各三兩(各15克)。

功效 調和陰陽,潛陽安神。

主治 心臟神經官能症之陰陽不和,心神不寧,時有心悸,神志不安,脈象澀而緩者。體會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原為「男子失精,女子夢交」而設。證由陰陽不和,血脈不利而致。正是由於它具有調和陰陽,潛陽安神的功效,依據「異病同治」之理,用於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及癔病,或腦神經衰弱,或心肌炎等,隨症加減,常獲療效。筆者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多加生脈飲與酸棗仁;心腎不交者,可加黃連與肉桂(交泰丸)以交濟陰陽。綜上所述,經方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還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完善。本文所未提到芍藥甘草湯、四逆散、茯苓杏仁甘草湯、小建中湯等,都具有對證的療效。由於心臟神經官能症的主症為心悸、胸悶、失眠、煩躁等,所以使用率比較高的是酸棗仁湯、瓜蔞薤白半夏湯、甘麥大棗湯、桂枝龍骨牡蠣湯等;而其常用藥物為酸棗仁、薤白、人蔘、浮小麥、龍骨、牡蠣、大棗、百合、甘草等。《五龍寧神湯》經方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還可吸取後世名方,如生脈飲、丹參飲、天王補心丹等;藥物如琥珀粉、珍珠粉、三七粉、硃砂等。這些方葯有緩急、解痙、鎮靜、解鬱、安神等功效,如能與經方恰當配伍,其效更捷。

以上藥方並不針對所有患者禁止參照藥方服藥後果概不負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