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病醫生:尿蛋白無法轉陰,除了激素使用不當,還有另一個原因

尿蛋白作為腎病的基礎癥狀之一,甚至被很多人看做腎病治療效果的標準。其實,尿蛋白能否順利轉陰,除了無法人為控制的病理類型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在起作用。


因素一:你的激素用對了嗎?

因素一:你的激素用對了嗎?

絕大多數情況下,尿蛋白是由過激炎症反應引起的,激素治療自然是最佳選擇,但在具體的使用方面,很多患者都不夠幸運。

這裡的幸運指的是能否遇到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

首先是足量激素的使用時機,雖然理論上認為尿蛋白定量超過1g/24h就可以使用激素,但具體情況要複雜得多,不僅要看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情況,也要看病理類型、患者的過往病史以及機體免疫狀況,單純依靠24小時尿蛋白定量來判斷激素的使用情況,是比較危險的。

其次是激素減量方案,除了參考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變化情況之外,一定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免疫狀況,這決定了尿蛋白複發的頻率和複發強度。


因素二:你的治療時機抓住了嗎?

因素二:你的治療時機抓住了嗎?

任何一種慢性病,早期乾預和治療都對病情進展和治療效果起了決定性作用,腎病也不例外。

但腎病的早期乾預和治療,往往建立在對病情的精準掌握基礎上,也就是說,你必須在腎病剛剛出現的時候,就採取果斷行動。

這一點很少有人能做到,因為所有慢性病早期,都是「毫無徵兆」的,如果沒有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幾乎不可能被發現。

所以,如果你直到尿蛋白定量超過2g/24h,或者已經出現水腫,甚至血肌酐已經明顯升高時才發現自己得了腎病,就不要指望能很快康復了。


腎病治療其實挺簡單

腎病治療其實挺簡單

雖然需要做的檢查和需要吃的葯挺多,但腎病治療沒你想像得那麼複雜。

腎病治療的目的,是通過調節機體免疫,恢復人體清理免疫複合物的能力,有效消除過激炎症反應,使腎細胞不再繼續受損,從而實現消除各種臨床癥狀的目的。

因此,腎病治療分成了兩大部分,一是調節機體免疫,二是抑製臨床癥狀。

前者是通過中藥調理、改善日常生活習慣等行為實現的,後者是通過西醫實現的。

二者並無高下優劣之分,同樣重要。但由於前者見效過程比較長,並且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不少患者並未將其作為腎病治療的一部分,反而抑製臨床癥狀的西醫治療由於是實實在在吃藥,並且有各種檢查化驗單數據支持,顯得更像治療。

但看了這篇文章的你應該意識到,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