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最熟悉的陌生人

它,是最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三高」之首。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測算,它的患病人數當時已達到了2.7億。同時,它又是各種健康欄目和媒體經常提起的疾病。它就是高血壓,一種大家看似很熟悉的疾病,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高血壓給人熟悉的印象是:常見、遺傳、與鹽有關、會有頭痛的癥狀、會發生腦出血、降壓藥一吃起來就不能停、吃降壓藥很麻煩,等等。

這是很多高血壓病人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在患了高血壓之後,大部分人選擇堅持吃藥,一少部分人卻選擇先不吃藥。卻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要吃藥?如何正確吃藥?

今天,我們就討論一下關於高血壓陌生的一面。

其實,我們平時所說的高血壓專業術語叫做「高血壓病」,又叫原發性高血壓,而所謂「原發」其實是指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病因的高血壓,這種高血壓的產生與遺傳、內分泌、神經、精神、飲食等諸多因素均有關聯。即是一個由許多病因引起的處於不斷進展狀態的心血管綜合征,可導致心臟和血管功能與結構的改變。

與此不同的是還有另外一種高血壓,稱為繼發性高血壓,是相對原發性高血壓的稱謂,即在臨床上有確切病因可循的高血壓,如腎性高血壓(包括腎血管性高血壓和腎實質性高血壓),內分泌性高血壓如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質醇增多症、甲亢等。繼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人群的5%~10%,但隨著醫學發展水準和檢查手段的不斷進展,繼發性高血壓的比例將不斷增加,原發性高血壓的比例會不斷下降。在繼發性高血壓中,高血壓常常是一種癥狀存在的。

兩種高血壓相比,後者有治癒的可能,而前者只能靠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

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為什麼高血壓病(原發性高血壓)必須長期服藥來控制呢?不管不行麽?

當然,病在你自己身上,不管是你的自由,但不管是不行的!

在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高血壓的定義是: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收縮壓在141-159mmHg之間,舒張壓在91-94mmHg之間,為臨界高血壓。而高血壓病必須長期服藥控制則與血壓的值、同時合併的其他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病、存在的靶器官損害有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及危害,尤其在高血壓合併一些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的時候,它造成併發症的機會和危害就會出現1+1>2的後果。而良好的控制血壓水準,能夠明顯降低併發症和危害的發生,最終達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所以說,高血壓必須要長期有效控制。

那麼,高血壓究竟會造成何種併發症和危害呢?

簡單地說高血壓主要動脈血管的損傷(動脈硬化)和靶器官的損傷(心臟、腦組織和腎臟)。其中動脈血管硬化在所有的高血壓中都存在,而其造成的最嚴重可導致死亡的併發症就是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為兇險的疾病。另外,由於高血壓對動脈血管的損害,在冠心病的發生髮展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靶器官是相對於其他器官來說的,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在中國最常見的是腦卒中(出血性和缺血性),另外還有高血壓腦病等。心臟的損害主要是導致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腎作為高血壓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其損害後的癥狀最為隱匿,主要是腎功能持續惡化和腎衰竭。另外,高血壓還可以導致眼底病變和視網膜動脈硬化,直接影響到視力。

既然有這麼多已經證明的危害,長期良好控制血壓是必須的。而控制高血壓的主要辦法就是口服降壓藥(其實,這比糖尿病強多了,至少不必承受針刺之苦)。由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有很多種,不再一一贅述。主要想說一說降壓藥如何正確服用。

目前在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基本都是長效製劑了,這主要與已經證實平穩的、持續的降壓能夠減少減輕併發症有關。而對於高血壓病人的服藥問題,我覺得主要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遵醫囑用藥。這個非常重要,每一位醫生在為你開出降壓處方時都是經過了反覆思考。

二是不要隨便更改服藥時間。比如國產緩釋的硝苯地平一般要求是每12小時口服一片,那就盡量按時服用。三是不要隨便掰開服用。有些病人習慣每日測量血壓,有時候一天測量好幾遍,當發現血壓在正常範圍的時候,自以為再服用相同劑量可能會導致血壓降得過低,這時候就會自作主張的掰開服用。其實,不是所有藥片都能掰開的,一般長效的緩釋片和分散片都是不能掰的。四是不要隨便停葯。這個和第三條很類似,但隨便停葯可能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甚至導致急性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五是不要過度的測量血壓。每天測1-2次就行了,測的次數越多越容易造成心理緊張,因為每次測的血壓不可能完全一致。

說了這麼多,到底高血壓控制在什麼程度合適呢?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每個人所患的疾病是不一樣的。大致來說,普通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應嚴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併糖尿病和腎病病人的血壓應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縮壓降至150mmHg以下,如果可以耐受,還能進一步降低。而血壓水準從110/75mmHg開始,會隨著血壓水準升高而心血管發病危險持續增加,與血壓<110/75mmHg比較,血壓120~129/80~84mmHg時,心血管發病危險增加1倍,血壓140-149/90-94mmHg,心血管發病危險增加2倍。

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如果僅僅把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譬如139/89mmHg水準,只是一個勉強及格水準的上限目標值,是不合適的。但無論需要降低血壓到多少,不是病人自己能夠決定的,一定要在看過醫生後,讓醫生結合實際情況來做決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