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人運動要科學:運動時注意4點,血糖才會「嗖嗖」往下降

糖尿病患者每天適當的進行運動,能夠提高身體中胰島素的敏感性,防止餐後及空腹血糖升高,改善了蛋白質以及脂肪代謝紊亂的情況。堅持進行運動能夠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減少了抑鬱以及焦慮感。另外也能夠改善脂質代謝,預防腎臟疾病眼底病變等併發症。不過,由於糖尿病的特殊性,運動的選擇和進行也有一定的限制。那麼,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運動呢?這裡我們來了解一下。

糖尿病患者如何來運動?

1、要注意心率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也感覺到心跳加快,呼吸不急促為原則,青少年每分鐘達到130~150次左右,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鐘達到120次~140次,中年人身體衰弱的人群每分鐘達到100~120次,糖尿病患者每分鐘小於120次左右即可。

2、要觀察運動時的表現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讓身體輕微出汗、發熱為止,運動的時候肢體肌肉群會有明顯的沉重感、酸脹,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也不會出現非常勞累和肌肉酸痛感。

3、注意運動的頻率

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要保證有150分鐘左右的中強度運動,每天至少保證有45分鐘。可以隔一天訓練一次,但是不能讓身體過度勞累,然後反其道而行之,加重了病情。

4、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

推薦有氧運動比如騎自行車慢跑或者散步等,運動強度比較小而且能夠得到充分的呼吸,讓身體稍微出汗,全身的肌肉能得到活動,持續時間長。若有減肥目的的患者,可以在有氧運動的基礎上配合無氧運動,比如做俯臥撐、腹肌鍛煉以及舉啞鈴等。如果有增重目的糖尿病患者也要配合無氧運動,同時多為身體補充優質蛋白質來幫助增長肌肉。若是合併有腎臟疾病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的補充蛋白質。

溫馨提示

雖然糖尿病患者適當的進行運動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並不適合於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對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來說不能盲目的運動,不然會加重病情。另外,對存在空腹血糖每升大於16.7mmol/L、出現視網膜病、不穩定性的心絞痛、合併急性感染等情況的患者,應避免運動。

而對於可以運動的患者,也應盡量選擇低強度或者中強度的運動,以幫助脂肪的代謝,建議每周至少要有3~5天的時間來鍛煉,且運動應在飯後1~3個小時開始,不能空腹運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