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中藥,大養生」,補氣之葯黃芪

作者: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梁宗鎖教授團隊的彭玉婷。

我國關於中藥材的使用由來已久,在西方科學尚未進入中華之時,我們的祖先就已在探索各種草藥對人類疾病的治療作用了。古有神農嘗白草,再到名醫李時珍編纂《本草綱目》,中醫藥就這樣代代傳承下來了,其間還不乏一些讓人感動的故事。

黃芪的傳說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黃芪,你知道它的名字從何而來的嗎?其實,黃芪本來叫黃耆,二者同音,耆的意思是指60歲以上的老人。相傳古時候有位醫術高明的老人,一次在山上採藥,突聞驚叫之聲,老人本就懷著救死扶傷的心,就趕緊跑過去探視,原來是一個孩童跌落懸崖,掛在了半空,搖搖欲墜,情況十分危急。老人憑藉多年上山採藥的經驗,抓住藤蔓,攀爬到孩童身邊,試圖把小孩托舉上去。眼看孩子已經得救,老人卻因體力不支墜落懸崖。人們感念他的恩德,將其埋葬立碑紀念。後來,在老人的墳頭長出了一株葉子像羽毛一樣的植物,發現它的根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因老人面容色黃,就給這株神奇的仙草取名為「黃耆」。後來慢慢流傳,就成了今天的黃芪。

黃芪的形態

《中國藥典》中規定的藥用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 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的乾燥根。春 、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根頭,曬乾。膜莢黃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一般在50 - 80 cm。莖有細棱,直立,上部多分枝。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片下表面被白色長柔毛,橢圓形或長卵圓形,全緣;托葉披針形或三角形。總狀花序,花萼鐘形,花冠淡黃色,蝶形,莢果半卵圓形,種子5 - 6枚,腎形,黑色;種皮光滑,表面有斑紋。蒙古黃芪株高較膜莢黃芪低矮,小葉較多,種皮表面具顯著斑紋。

黃芪的種植

黃芪耐寒耐旱,怕熱怕澇,適宜在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透水力強的沙壤土種植。強鹽鹼地不宜種植。我國大部分主產區春夏秋三季均宜種植,直接播種或移栽均可,三葉期可進行間苗。苗期盡量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時做好防澇排水準備。黃芪一般2 - 6年採收,經驗表明9月後採收黃芪皂苷含量較高。

黃芪的功效

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主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