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驚蟄時節話養生

驚蟄節氣過後,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開始驚醒。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氣象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我國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上升至3~6℃,江南一帶氣溫升至8℃以上,西南、華南地區氣溫一般可達到10~15℃。

與其他節氣相比,驚蟄時的氣溫回升是全年最快的。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域來說,此月開始,人們才逐漸感受到春風的氣息。當然,此時也是氣象無常、「百草發芽,百病發作」之際,易使人出現不適癥狀,甚至患上種種疾病。因此,驚蟄節氣過後,人們一定要注意養生保健,以防疾病發生。

【情志養生】

肝屬木,喜條達,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人體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容易發生肝火偏盛。若不注意滋肝養血,可導致肝火過旺,由此易引起易怒、眩暈、目脹,尤其是老年人還會引起血壓波動和中風等疾病。年輕人則因春季陽氣驟然上升引動體內熱氣,如果此時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則易出現長痤瘡、怕熱、出汗等癥狀。

因此,驚蟄過後應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方可使肝氣順暢條達。這就要求做到自我調控情緒,學會戒急戒怒,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要重視情志養生,力戒焦躁、抑鬱等有害情緒,學會通過發泄和轉移的方法使怒氣消除,切忌妄動肝火。

應避免為小事生氣動怒,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工作之餘,多些興趣愛好,閉目養神,或多做深呼吸,以利身心放鬆。也可栽花種草、養魚養鳥、郊外踏青,以涵養性情,疏肝理氣,使氣血平和,情緒不易波動,消除春困,以利「春夏養陽」。

【起居養生】

驚蟄後氣象逐漸轉暖,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有時還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因此,驚蟄時人們還不可急於換上春裝,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時刻關注氣象預報,注意根據氣象冷暖變化及時增減衣服,而且晨練不宜太早,肢體裸露部分不宜過多。戶外活動時應遠離塵土飛揚的地方,要鼻吸口呼、不要嗆風。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根據氣象變化,隨時加減衣服,可以早晚穿披肩,避免風寒濕氣的侵襲,預防感冒。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因風、寒、濕三邪侵入人體肌表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如果出現「倒春寒」,有膝關節炎的人感覺酸痛更明顯,這類人平時可以帶護膝,或用艾條熏膝關節。

隨著氣象轉暖,人們時常會感到睏倦無力、昏昏欲睡,這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春困」。之所以出現「春困」,是因為人體的皮膚在冬天裡受到寒冷刺激,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和毛孔閉合。隨著氣溫慢慢升高,人體皮膚的毛孔、汗腺和血管也逐漸舒張,所需要的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

但人體內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供應外周的血液增多了,供應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加之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製,人們就會出現「春困」現象。為了避免此情況的發生,驚蜇時人們應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晚睡早起、慢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飲食養生】

溫熱食物健脾胃

驚蟄過後,氣象雖然有所轉暖,但余寒未清,在飲食上宜多吃些溫熱的食物以壯陽禦寒,如韭菜、洋蔥、大蒜、魔芋、香菜、生薑、蔥等,這些食物性甘味辛,不僅可祛風散寒,而且能抑製春季病菌的滋生。另外,還應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的養生原則,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健脾,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麥、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等。

多食野菜益健康

驚蟄以後,野菜陸續上市。野菜吸取大自然之精華,其營養豐富,有些本身就是藥材,多食有益健康。薺菜是最早報春的時鮮野菜,其味甘,性平、涼,入肝、肺、脾經。可涼血止血、清熱利尿,能防治多種出血性疾病,對於痢疾、腸炎等症有特殊功效。薺菜可炒食、涼拌、做餡等。

蒲公英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防治乳癰腫痛、癰癤疔瘡等,可生吃、炒食、做湯、熗拌、做餡等。

【運動養生】

驚蟄過後,自然界呈現復甦之勢,人也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樣,身體各臟器的功能都還未恢復到最佳狀態,特別是關節和肌肉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時不宜進行激烈的運動,應選擇比較和緩的運動方式。

另外,放風箏也是特別適合在春天裡進行的一種運動,大家不妨一試,趁驚蟄陽氣生髮之際,到曠野郊外去放放風箏,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時,使身體各部位得到鍛煉,加快人體血液循環。


微醫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由廖傑遠及其團隊於2010年創建。

依託強大的線下醫療服務供應網路,同時藉助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高效整合醫療資源,微醫打造了微醫雲、家庭醫療、微醫門戶三大核心業務版塊,並積極向醫藥、保險等領域延伸。

為醫院、醫生、葯企、保險公司等產業鏈主體高效賦能,為用戶提供預約掛號、在線顧問、遠程會診、電子處方、慢病管理、健康消費、全科專科診療等線上線下結合的健康醫療服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