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統產業鏈之殤:盲點、缺錢、管理難

文/單一

編輯/毛毛魚

傳統行業B端,大多數已落入巨大的下風。即便是在過去幾年“互聯網+”到“+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的對話依然充滿了矛盾。

時至今日,讓互聯網回歸到產業本身成為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利益之舉。

12月13日,由化纖邦主辦主辦的2018中國產業互聯網·化纖創新者大會在杭州舉行,吸引了產業內諸多實體制造企業。

化纖邦創始人、君方科技CEO方君方接受了鋅財經的獨家專訪。

今年1月,化纖B2B交易平台化纖邦完成數千萬人民幣B輪融資,由興業證券創新資本及產業資本領投。目前,其撮合、供應鏈金融以及自營收入比較穩定,各佔三分之一。

傳統產業鏈之殤

不只是化纖,就產業本身而言的話,有幾個很核心的共通點。

首先,傳統產業有盲點。因為資訊不對稱,直接從產品銷售和交易上看,會造成採購價格或者說銷售價格有盲點。

第二個,缺錢。對於大企業而言,它會是階段性的問題,因為製造業難免會有滯銷的時候,滯銷就意味著流動會吃緊,這是大的企業資金的問題。小企業遇到這種情況會更難,因為它的融資管道不好。

對於我們中國融資機構而言,有兩種融資管道,一個叫抵押,一個叫擔保。這兩年,我們江浙滬地區由於擔保鏈出問題了,現在只有抵押這種路徑了。

而抵押,由於銀行對產業的不了解,銀行對被抵押的貨往往都是極其低估。這就造成你一百塊錢的東西,很可能抵給銀行就只有三十塊錢了。這個在短期內無法改變,所以融資難成了一個產業鏈上限制企業正常發展一個大問題。

第三個,其實是管理的難度,通常是指中間環節多。一些中小企業職能分布不完整。比如江浙地區,或者東部地區夫妻店特別多,些夫妻店往往就是,老婆在管账,老公在對外,其他親戚再搞個啥,屬於叫做家庭作坊式的那種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限制了企業各方面的發展,比方說產品擴展,比如跨區域管理,都會有一些傳統的影子。他們會依賴於外圍的一些力量,比方說依賴於貿易商,依賴於批發商等一些機構。

不相信、看不懂、趕不上

產業和互聯網的結合本身是沒有衝突的,只不過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階段是不相信。他很難相信,這大幾十萬的貨從你網上買,覺得這件事情很扯淡,你想想看,越貴的東西越要安全感,更何況這大幾十萬的。而且企業還是高頻的採購,完全走線上不見面,這是很難去相信的一件事情。

第二個是看不懂。大家好像理解了,只要是到線上來買東西,你效率就很高,但是後來發現,不是。你們好像不是在買賣東西,你們好像在做別的一些東西,到底你們在幹什麽呢?他看不懂。

到後面他真的明白,其實我們通過工具的外圍切入。我們會逐漸地把一些生活化的東西延伸過來。比如說,讓你習慣通過線上去獲取一些資訊,使得資訊不對稱這件事情解決了;培養你的一些在線上瀏覽的習慣,從這種瀏覽習慣裡面去獲取你的一些偏好,你的習慣,你所關注的一些東西;然後定向進行一些精準行銷,逐漸逐漸地就引導交易等。

可是,等到你看明白這個套路的時候,可能已經趕不上了。

不自覺上線

幫助傳統企業做到線上和實現數據化,我們花了很久的時間,做了很多嘗試。

我們希望,他能夠把部分行為,能在我們提供的一些工具上去進行。比方說剛剛說的獲取資訊的方式,獲取報價的方式,這是比較輕量級的行為,他能夠在我們提供的一些平台上去留存。這是一種方式,所以我們就開發了小程式和公眾號。

畢竟最終還是想引導到精準行銷上面去的。我們在走訪用戶的過程當中,會發現他們的一個管理體系是比較偏線下行為的,所以我們就自己做了一些產品,結合他們整個生產環境,幫助他們去更合理地在他們生產環境裡面去記錄。

我們把這叫作:企業被動的、不自覺的在線了,他們使用了我們基於雲端的小產品以後,把一些經銷存和一些財務數據,都進行了錄入。

這樣在雲端以後,我們就逐個把單體數字化存在了我們自己的雲端,這是我們一個一路演化的過程。就這樣,傳統企業在不自覺當中就被上線了。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