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折疊屏火熱背後:再傳三星技術被洩露,或掀技術保衛戰

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豐收

手機行業中全面屏的賣點早已不再新鮮,5G和折疊屏轉而成為新的風口。

一大批手機廠商也將折疊屏列入了研發和布局之中,一夜之間折疊屏刷屏,成為手機行業最大的熱點。

但是就在最近,一則三星螢幕技術洩露到中國的舊聞再被提起,只是這次將矛頭指向國內手機廠商華為。

對折疊屏的討論,也就鋪展開來,從硬體愛好者到手機行業,再到廠商。然後延展到行業的競爭和博弈。

為了證實消息的真假,三言財經將眼光重新放到這則舊聞上,進行了一番查證。

三星技術洩露舊聞再起 背後是一場技術爭奪戰

目前行業中能夠掌握折疊屏技術的公司就那麽幾家,發布產品的也是寥寥。

不久前小米和柔宇的互撕,硬是將折疊屏推上了熱搜。

1月23日,小米總裁林斌發布一段視頻展示自家的折疊屏工程機,並發文說“我們做出了第一台折疊屏手機,應該也是全球第一台雙折疊手機。”

隨後,柔宇科技副總裁樊俊超在朋友圈炮轟小米,稱小米雙折疊手機是買的別人尚未量產的概念柔性螢幕和概念機,並表示小米“攻克了柔性折疊屏技術”是公然造假。

時隔近3個月之後,隨著最近幾款折疊屏手機發布,三星的這則就舊聞再次被提起。

這次與華為原先並未與聯繫的舊聞突然將箭頭對準了華為,稱華為近日高調展示的折疊屏技術就是盜自三星。

首先,先回顧一下整個事件。

據外媒報導,去年11月29日,韓國水原地方檢察部門起訴一家三星供應商Toptec(韓國最大面板製造設備企業),指控Toptec向中國競爭對手非法轉讓OLED螢幕技術。

據報導,該公司CEO及數名員工、關聯公司的副社長等11人被提前公訴。另外,也對兩名中國企業高管進行了調查,但最終放棄了起訴。

據彭博社援引韓國水原檢方稱,Toptec通過轉讓OLED螢幕技術獲取了155億韓元(1380萬美元),但未公開具體的公司及人名。

報導還指出,Toptec在銷售額下降後出售了這項技術,該CEO為此注冊了一家由他親戚領導的假公司。檢方指控他在另一家工廠製造相關設備,企圖掩蓋所謂的陰謀。

不過,Toptec發布致股東書,確認被公訴,但強調洩露三星技術與事實不符 ,堅決予以否認。

但是日經中文網則直接點名了中國企業,稱三星集團旗下的全球最大有機EL面板企業三星顯示器的生產技術,流失到了中國最大面板生產商京東方科技集團(BOE),並詳細指出流失的是可將面板準確貼附到蓋板玻璃局部位置的技術。

日經中文網還在報導指出,該技術涉嫌流失到京東方等4家公司,另外三家似乎還包括中國第二大面板企業華星光電在內。

三星在2018年11月29日發表聲明稱“我們對技術流失表示非常遺憾,將加強管理機密信息,防止再次發生”。

日經中文網在另一篇新聞稿件中寫到,“該公司(三星)推算,這將對三星電子造成銷售額減少6.5兆韓元(大約人民幣396億)的影響”,“京東方等兩家實際獲得了技術,但其他兩家可能未能獲得”。

但是,這件竊密風波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並未有新的情況傳出,也快被人遺忘。

另外指的注意的是,報導中被提及的京東方並沒有對此事回復。

有傳聞稱,華為的供應商正是京東方,但是華為並未公布這一消息。

從已知的消息中,可以確認Toptec被公訴,但是否構成技術洩露、洩露給誰還沒有定論。

另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韓國政府將限制OLED生產設備的出口,計劃將OLED設備指定為“國家核心技術”,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技術洩露。

據悉,這是繼面板和顯示器中,包括相關設計、製程、生產與驅動科技納為管制技術與產品後,又一項相關面板與現實的項目被列入管制。

如果韓國限制三星螢幕技術出口,那麽其他國家廠商就需要自主研發或去尋求別的合作夥伴了。

多廠家發力折疊屏手機 風口效應明顯

資料顯示,目前曝光和已發布的折疊屏手機,因折疊方式不同主要分為三種:以三星Galaxy Fold為代表的內折疊,以華為Mate X、柔宇柔派為代表的外折疊,以及小米工程機為代表的雙折疊。

柔宇在去年10月最先發布了柔派折疊屏手機,售價8999元起,第一次將折疊屏手機帶到我們手中。

在今日進行中的MWC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柔宇還展示了一款帶柔性屏的包包,十分地搶眼。

而在折疊屏領域,三星絕對是先行者。早在2011年,三星便有了柔性屏技術。此後還推出了曲面屏手機,可以說是向折疊屏過渡的產品。

就在昨日三星發布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售價為1980美元起,大約13288元,將在4月上市。

國產大廠華為則宣布旗下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將在年中上市,售價2299歐元,大約人民幣17500元。

另外,OPPO副總裁沈義人今日也曬出自家的折疊屏樣機,採用了和華為Mate X類似的外折方案。

雷軍此前也曬出了小米的工程樣機,採用雙向折疊的方案。

除此之外,蘋果也被曝光了折疊屏專利。有消息稱,京東方將成為蘋果第三大柔性OLED面板供應商,為2020年發布的折疊屏iPhone提供柔性OLED面板。

另外,在MWC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努比亞則展示了一款柔性屏手錶,在折疊屏上小試牛刀。

TCL也展示了自家的折疊屏手機,從外觀看與華為、柔派類似。

可以說,2018年整個手機在全面屏中不斷追逐,從各種形式的瀏海到螢幕下打孔、推拉屏,全面屏被玩出各種花樣。

全面屏從最初的極客技術已然成為市場主流,那麽2019年新風口折疊屏也會循著這樣的路子走嗎?

從手機行業的現狀來看,各家都紛紛在折疊屏領域不斷發力,勢頭正緊,但是繁榮背後也生出諸多疑問。

縱觀已經發布和未發布的折疊屏手機或者其他設備,仍存在不少的難題和困境。

前幾日,雷軍在小米9發布會後接受了媒體採訪。他表示小米的折疊屏樣機也研發了兩年,但是小米的折疊屏手機量產性還不夠好,因電池少得可憐,“因為幾折幾折,那個空間都被佔用了”。

這裡雷軍提出了折疊屏手機面臨其中一個難題。

OPPO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也表示,OPPO在短期內沒有商用折疊屏產品的考慮。

沈義人稱,“折疊屏現階段本質上更像一個翻蓋手機。OPPO對折疊屏的理解是,柔性屏技術真的給你的手機帶出來形態上的一些變化。”

沈義人指出,目前硬主機板和無法折疊的電池都會導致折疊屏的想象力空間下降,安卓系統對於分屏、高分辨率、多信息處理的優化都還未到達時間節點,現階段折疊屏沒有達到一個成熟商業化產品的價值。

除此之外,折疊屏還有一些較為突出的難題。

其一,折疊屏在技術生產上仍然難度較大,良品率較低,這導致無法滿足大規模量產,折疊屏手機價格過高。

其二,折疊屏手機的重量和厚度都無法與現在的手機相媲美,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其三,應用設配問題仍然具有較大考驗,需要整個行業的配合。

在目前看來,無法解決以上幾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折疊屏就很難在市場上有大的突破。

如何定義一個優秀的折疊屏設計呢?我們需要首先看下折疊屏的初衷。

折疊屏和全面屏在根本上都是增加螢幕的使用面積和效率,當全面屏已經達到90%甚至更多屏佔比之後,折疊屏似乎成了另外一種增加使用面積和效率的途徑。

而優秀的折疊屏就應該能夠兼顧原有手機的使用體驗,同時增加螢幕面積。

也就是說,重量、厚度不能大幅增加,電池不要大幅下降,價格不能太過昂貴。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基本沒有能滿足這種條件的手機產品,華為的產品相比較為接近。

所以,整個折疊屏手機行業仍然風口效應明顯,提前布局和大秀肌肉的情況居多。

此外,折疊屏在手機之外的其他領域也有著很大的想象力,只是還需要不斷的嘗試。

總的來說,技術仍然是製約折疊屏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

結語

三星舊聞此時被再度提起,客觀上也給中國手機廠商一些啟發。

折疊屏作為一項極富技術性的創新,其背後是公司硬實力的一場考驗。

身處這個行業的公司無疑都極其渴望攻破和掌握這一尖端技術,而在手機行業日益競爭激烈化的背景下,跟不上節奏就可能被淘汰。

另外,技術是一個科技公司的核心,做好技術保護馬虎不得。

換個角度來看,竊密舊聞的重提算是給當下的手機相關企業們提了個醒:道路千萬條,技術第一條。技術跟不上,早晚要完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