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她來了》:這真的是一部喜劇嗎?

對於父母而言,坦誠自己是否後悔生孩子這件事仿佛是個禁忌,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很多人談論生育後難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厭惡傳統輿論對母親身份的形象塑造,但很少有人公然聲稱自己後悔成為父母。

一直以來,出於某種道德層面的原因,我們的社會都鼓勵女性對於生育的負面性閉口不言:在有人無法生育的情況下抱怨自己健康孩子的瑣碎日常顯得小題大做、不知感恩,質疑對初生嬰兒的感情則違背了母性、十分殘忍,況且如果你談論自己生育過程中所遭受的生理創傷,可能會損害其他女性的心理健康。

前段時間,對於在社交網絡上分享分娩困難的故事是否會對女性產生消極影響這一問題就爆發了激烈的討論,學術界認為,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社交媒體都加劇了人們的分娩恐懼症,並極有可能導致更多的剖腹產和墮胎行為。

分娩恐懼症(Tokophobia)是一種心理障礙,被定義為對分娩的嚴重恐懼,首次被提及是在2000年的《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據研究稱,大約14%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響,並且在近十幾年來,這種疾病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

就像我們不願意承認分娩對身體的影響一樣,流行文化也一直回避早期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和孤獨,這種集體沉默中隱藏著一種恐懼,也許人們是害怕,如果女性知道真相,她們就會拒絕受孕。

幸好,電視開始抗議這種社會強加的沉默。

美國喜劇明星Ali Wong在她的單口相聲表演中就反覆描述了從懷孕到分娩哺乳過程中身體所發生的變化,以及社會是如何區別對待生育過程中的父母角色。

出自Ali Wong單口專場《鐵娘子》

2016年的澳大利亞喜劇《失望老媽》(The Letdown)

同樣講述了一個新手母親一一經歷的眾多崩潰時刻,與外界分離,與朋友疏遠,因為母乳餵養導致嚴重睡眠不足,同時伴侶因職業抱負和事業追求而在育兒過程中經常缺席,使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境地。

BBC二台的情景喜劇《老媽》(Mum)

則罕見地聚焦於一位年近六十剛剛喪偶的母親,她代表了傳統電視家庭劇中一類典型的母親角色,總是保持一成不變的微笑,慢條斯理,溫和空虛,全身心投入到家庭裡,在漫長的歲月中犧牲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和以往大部分家庭劇中所展現的母親角色被美化的片面局限性不同,這些節目都著力於反映生育的共同現實,即使有的情況可能屬於極端的個例,但並不意味著它不具有建設性,有統計表明,超過10%的女性在出生後的一年內會出現產後抑鬱症,千分之一的女性會患上嚴重的產後精神疾病,事實是,成為母親要面對的問題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

在今年十月BBC四頻道播出的喜劇《她來了》(There She Goes)中,主角們所身處的境況比一般家庭更加嚴峻,更加複雜一些:他們有一個不健康的孩子。

Emily和Simon是一對夫妻,生有一兒一女,兒子Ben身體健康,喜歡踢足球,女兒Rosie則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因為某種尚無先例的染色體疾病,她長到九歲,仍然不會說話,也無法對他人的行為作出反應。

因為疾病的緣故,Rosie聽不懂大人的話,無法理解也無法表達,很多九歲孩子能夠做的事情,比如刷牙,吃飯,梳頭髮等,她都不會,她的行為充滿了不確定和不可預測性,比如會把自己的便便藏到屋子的某個角落,把意大利面灑在地上,拿起牛奶往自己頭上澆,睡前會不知疲倦地猛烈撞擊臥室的門,在牆上撞出一個洞來。

她拒絕吃飯,拒絕睡覺,拒絕溝通,拒絕交流。

第一集分了兩條時間線敘述,一條是2006年,大著肚子的Emily在產檢時被告知肚子的尺寸沒有任何變化,生下Rosie後則發現,她的腦袋比正常孩子小很多;另一條時間線是2015年,Rosie已經九歲,這個家庭內部建立了混亂的秩序,但日常生活依然充滿挑戰,搖搖欲墜的平衡隨時會被新的難題打破。

這兩個不同時期的畫面色調一明一暗,氣氛截然不同。

2006年剛生下Rosie時,Emily發現她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不會主動喝奶,也不會笑,但無論是護士還是家人,都告訴她孩子沒有問題,才幾個月大就下定論也為時尚早。

Emily由Jessica Hynes飾演

Emily疲憊,麻木,痛苦,飽受折磨,害怕自己無法接受這個孩子,無法愛她,情緒處於崩潰的邊緣,與此同時,她的丈夫Simon則每天靠酒精和工作來逃避家庭生活,逃避和孩子的相處,也不願意面對真實的情況。

但到了2015年,家庭氛圍就不再那麽黯淡凝重,畫面也輕快明亮了許多。

Simon由David Tennant飾演

儘管他們依然無法熟練地照顧孩子的特殊需求,面對女兒的奇怪行為還是會束手無策,存在許多手忙腳亂的瞬間,但一個明顯的區別是,他們已經接受了現狀。

這不是他們選擇的生活,但這是他們擁有的生活。

而這也是一部分人的真實生活,《她來了》的故事原型就來自本劇主創Shaun Pye的現實家庭。

Shaun Pye是一位英國喜劇演員及編劇,成名作是與Harry Thompson共同製作的經典諷刺動畫《猴塵》,他也為很多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擔任編劇,包括《樂壇毒舌嗡嗡雞》、《Jonathan Ross周五之夜》等,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喜劇作家,他習慣從個人經歷裡挖掘素材以博得笑聲,這部劇也是如此,Pye的女兒今年12歲,出生時遺傳情況非常罕見,所患的染色體疾病至今仍未確診,不會說話,心智年齡在12個月到18個月之間。

劇中Emily和Simon所經歷的一切,他和妻子都經歷過。

Shaun Pye在《她來了》拍攝片場

Pye此前在臉書上分享過女兒的一些趣事,許多人都評論告訴他非常棒,電視上也很少見到關於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喜劇,於是Pye和妻子有了創作的念頭,他們開始寫劇本初稿時,確認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一切都要基於真實事件。

在拍攝過程中,他甚至因為兩位演員的表演真實地還原了記憶中的情況,而感到過於殘酷、無法承受,不得不幾次離開拍攝現場。

確實,在《她來了》中,觀眾很容易感受到那種壓倒性的悲觀情緒,因為Rosie的疾病不是階段性的,它會終身跟隨著她,需要父母全天候不間斷的看顧,並且隨時會出現新的問題。

儘管編劇的誠實令人欣賞,但劇中有些台詞在觀眾看來,不免顯得冷血可怕,比如Rosie剛出生不久,鬱鬱寡歡的Simon出門和朋友喝酒聊天時,談到電影《蘇菲的選擇》,主角在納粹逼迫下要對兩個孩子做出殺一留一的決定,Simon毫不猶豫地表示,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他絕對會選擇讓健康的兒子活下來。

而差不多同時期的Emily也在一個深夜崩潰落淚,茫然地問丈夫:“如果你的孩子有問題,但這個問題又沒有嚴重到要死的地步,怎麽辦?我應該愛她,我也想去愛她,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這似乎打破了母性崇拜的神話,即每個母親都會天然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孩子,並且她們會擁有某種超人的能力,能夠承受更多的苦難,也能夠接受更大的挑戰。

但事實並非如此,“為母則剛”不僅是無稽之談,更是一種頗為險惡的刻板印象

澳大利亞小說家Georgia Blain描述自己剛成為母親時的經歷,完全沒有體會到任何幸福感,孩子哭時她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一個陌生人,直到相處幾年後,才逐漸感受到與孩子的特殊聯結與愛。

或許這才是母性的真相,而當《她來了》圍繞著這個不受歡迎的真相構建劇情時,如果處理方式稍有變化,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一個沒有任何幽默喜悅的情緒深淵。不過,Pye還是選擇了一種更善良的敘述方式,配合兩位主演的出色表現,總能在恰當的時刻把我們從邊緣拉回來,阻止觀眾進入完全的絕望。

至少在劇中,我們知道最終一切都變好了,Emily不再每天都遭受精神折磨,也不再掙扎質疑自己對孩子的愛,她確實愛上了她的女兒,而且劇裡也沒有假裝她的生活很輕鬆,這反而起到了令人振奮的安慰作用。

就像是一個曠日持久的示範,告訴我們,在為人父母的過程中那些計劃外的痛苦、憤怒和失望最終都會被意外的快樂取代,而不是被所謂的自我犧牲平息。

如今,更多的電視節目為我們提供了新鮮的聲音和視角,能夠略微瞥見早期育兒時母親的困境,這類原創喜劇的多樣化也許會引發爭論,或能糾正許多對於母性的既定印象,同時在觀看過程中,也能讓觀眾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尋找到快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