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開學還說《小歡喜》,劇中“爸媽”的話你應該聽聽

開學了,新一批高三考生和父母步入戰場。但經過這個夏天,高考,一個自帶壓抑和焦慮感的詞語,卻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屬性——《小歡喜》。這部講述不同高三考生家庭故事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引發觀劇和熱議狂潮,父母和孩子終於找到可以“一起坐下來追的劇”。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對話《小歡喜》中的3位“家長”,陶虹、沙溢和詠梅。戲裡戲外,關於家庭、教育和成長,他們遇到怎樣真實的“小歡喜”?

陶虹:“媽媽”並不比孩子大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的南京大學天文夢,讓年輕人看到為了理想奮力爭取的自己,而她的母親宋倩控制欲極強,母女之間相互依靠又相互折磨的故事,令萬千觀眾為之揪心。

飾演宋倩的演員陶虹承認,宋倩這個角色不討好,但也是非常立體、真實的角色。陶虹看了很多觀眾對《小歡喜》的反饋,發現當下的觀眾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判斷宋倩這種母親除了偏執焦慮的那一面以外還有什麽。

“有人評論說:‘5年前我一定站英子這邊,但如今我是媽媽了,會毫不猶豫站宋倩這邊。因為成為媽媽後,我開始理解’。這些評論我很有共鳴。”

《小歡喜》有兩集虐心橋段很多,一堆人跑來對陶虹說:“你們這哪是小歡喜啊?這簡直是老悲催啊!”陶虹自己所理解的“小歡喜”是:雖然會有很多坎坷,但只要懷著一顆單純、美好和充滿愛的心,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不至於走到不堪的那天。

“你應該給予孩子怎樣的指導或是多大幫助,這是每個媽媽一天都要糾結的事情。”身為一個有女兒的母親,陶虹感慨,大家都是從生下孩子那一天起開始做母親的,“做媽媽的年齡和孩子生下來的年齡是一模一樣的,從這個角度講,‘媽媽’並不比孩子大”。

陶虹笑言,女兒一直記著自己教的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一切都在變”。“這個道理媽媽也是學來的,無論是人和人的交往,還是家庭中的分工、事業的變化,都不可能是一開始計劃好的,最重要的是清楚你的初心在哪裡”。

通過《小歡喜》,陶虹也思考了許多關於教育技巧的問題。“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根本沒有遇見藝術,沒有遇見真正可以滋養生命的東西,而只有知識,那麽這個生命其實是狹窄的。”

沙溢:做父親也是一年年摸索著

沙溢在《小歡喜》中飾演喬英子的父親喬衛東,出場即展現與宋倩離婚後的生活狀態,很多觀眾認為這個角色本身有點“渣”,但沙溢將其詮釋得很可愛。

沙溢說,他特別能理解喬衛東對孩子的愧疚。“家庭破裂,再加上女兒又那麽優秀,他對孩子有愧疚,一直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心頭肉,對孩子有特別的疼愛。而且宋倩是比較高壓的狀態,喬衛東更希望傾其所有地去給予他的全部。”

網友評論,喬衛東是長在觀眾笑點上的男人,最經典的魔性台詞和畫面,是常常在門外喊: “英子,開門,是爹地!”沙溢笑稱,這個台詞設計是當時現場碰出來的,凸顯喬衛東這個人物的趣味性,也體現出對孩子的愛和補償。

在生活中,沙溢是兩個男孩的父親。在片場,他和黃磊、海清、陶虹時不時會聊育兒問題,沙溢說自己是最沒經驗的。“我們家孩子大部分是媽媽一手帶大的。黃老師也是經驗豐富,特別細致,我沒法比。我只能吸取經驗,然後學習。”

《小歡喜》中有一場戲很觸動沙溢——喬衛東請女兒吃火鍋,離開時英子抱了他,說自己可以回家。“英子往前走,慢慢消失了,我在後邊看,那一瞬間特別感動。我在想,孩子大了終究會離開你的羽翼和保護,自己的人生開始了。我兒子以後也有這麽一天”。

沙溢覺得男孩擁有“虎媽貓爸”配置挺好,父親不宜對兒子太嚴厲,慈祥一點有利於孩子發展,獲得的愛會更多。他坦言自己對教育理念這件事挺矛盾,有時候希望對兒子像哥們兒,有時想做嚴父,但又擔心嚴厲過頭。

“人生就是這樣,你完全經歷了,才有發言權。我做父親也是一年一年摸索著,有時候回過頭來,多少都是有一些遺憾的。”

詠梅:我的呈現是一面鏡子

在《小歡喜》中,詠梅和王硯輝飾演酷炫男孩季楊楊的“空降父母”,詠梅所扮演的“劉靜”,由於性格極為溫柔、理性,被觀眾譽為完美母親。

詠梅曾在《青春派》中飾演過高考生的媽媽,她認為那個形象更接近《小歡喜》中的角色童文潔和宋倩,這次飾演的角色則不那麽“典型”。

“劉靜從小沒有在孩子身邊,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她一直特別內疚,想盡量挽回一些過失,因此對孩子比較耐心、柔和。再加上,劉靜在後期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對生命有了重新的思考,會覺得人生不只有高考這一條路,身心健康更重要。”

無論演繹哪一種母親,詠梅認為演員的呈現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很多類似的母親和家庭看到,他們當下習慣的方式會造成什麽結果。“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有這個義務和責任”。

觀眾評價季家的戲承包了全劇的哭點,而詠梅個人最感動的一場戲,當屬兒子季楊楊忽然去剃光頭,說要陪母親一起度過化療期。詠梅感慨:“這是一個家庭親情的維系和最好的表現。”

在戲中,劉靜和喬英子是女性“忘年交”,詠梅很喜歡這個設定。“同輩之間的溝通比較容易,能夠互相理解,但這種跨越代溝的‘被接受’,真的是一種很大的肯定”。

詠梅坦言,畢竟自己不是母親,無法體會到現實中和親生兒女相處的感覺。但是作為一個近50歲的成年人,她特別希望大家在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時,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還是職場關係,都能投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