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News Feed遇冷門後:Facebook學微信或出於恐懼

作者:王俊煜 (豌豆莢的聯合創始人,輕芒創始人)微信公眾號(junyu-_-)

3 月 7 日,Mark Zuckerberg 在 Facebook 上發了個帖子,宣布 Facebook 將從「廣場」轉型「私聊」。

3 月 15 日,一周後,有一位槍手,在走進 Christchurch 的一間寺廟之前,打開了 Facebook 的直播功能。

這段直播時長 17 分鐘。是次事件,共有 49 人喪生。

錄像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包括在許多微信群內。Facebook 說,他們一共刪除了 150 萬次這個視頻 。

Facebook 在 2018 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廣告為 166.4 億美元,佔總收入 169.1 億美元 的 98% 。

廣告收入,主要是 News Feed。

所以,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其實 Facebook 更像頭條,而不是騰訊。和頭條的「信息流」一樣,Facebook 依賴於在 News Feed 中源源不斷的內容供給,讓用戶對它形成信息獲取的依賴,再在其中插入廣告,將注意力變現。這是媒體的變現模式。

騰訊的主營收入是遊戲,微信的收入還佔比不高。微信是一個幫助人和人之間溝通的通訊工具,這個價值如何有效變成收入,過去是運營商收話費,在互聯網時代還沒有很成熟的模式。

順便再說一下,討論產品還是要討論具體的場景,而不是概念。比如假如你問我「怎麽看最近出來的新社交產品」,「社交」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微信算社交,Facebook 也算社交,但區別真的很大。這是寫東西的時候很容易掉進去的坑。

News Feed 是 2006 年 9 月 6 日發布的。我查了一下,我是在 2006 年 9 月 2 日注冊的 Facebook。理論上,用了幾天沒有 News Feed 的 Facebook。

今天,在社交產品中,類似 News Feed 的功能是如此常見,以至於你很難想象沒有它的時候的樣子。我想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這樣,當你習慣以後,你已經很難想象沒有它的時候的自己是如何生活的了。

回憶一下,在 News Feed 出現之前,不管是 Facebook 還是當時的校內網,首頁都是你的好友頭像的羅列,所謂「臉書」嘛。

如果你有曖昧的對象,想看看她今天做了什麽、有沒有新照片、有沒有和其它男生在留言中聊天……你只能反反覆複點進去她的個人主頁去刷,或者瀏覽器開一個 tab 放著,沒事刷新一下。但如果你比較博愛,同時要關注好幾個女生,就必須反反覆複這個操作。後來的人人網有一個「訪問足跡」的功能,算是一個和 Facebook 相比的創新。

很有樂趣,但也很低效率。

News Feed 解決了這個問題,將所有好友的動態、更新、都「聚合」到了一個頁面,直接推送到你的面前。

剛剛推出的時候,用戶對 News Feed 非常不滿,我想是因為大家沒想到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默默更新了一個無病呻吟的小情緒,竟然會被這麽多人看到。Mark 當時辯解說,我們沒有改變任何隱私設置。從道理上來說,的確沒有改變任何的權限,但改變了每條信息的可見度,讓每條信息都更容易被人看到了。

效率真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詞。習慣了 News Feed 以後,大家也就……習慣了,再也離不開了。

Mark 贏了。畢竟,互聯網行業的目標就是提升信息傳播的效率,能有什麽錯呢?

有一段時間,Mark 將 Facebook 比喻做「個性化報紙」。

報紙,newspaper,新聞紙。

今天,在頭條為我們普及的語境下,「個性化新聞紙」這個提法顯得非常稀疏平常。但按我當時對 Facebook 的理解,「個性化報紙」指的不僅是它來猜測你更喜歡看凶殺案還是明星八卦,而是真的告訴你對你個人重要的事情。比如,對一個人來說,自己的親密關係、朋友、所在的社區、部門、學校……發生了什麽事情,遠遠比傳統意義下的「新聞」要更重要。而一份個性化的報紙,也就是將我所需要知道的這些信息給聚合在一起,呈現給我。

這是一個讓我覺得還挺興奮的願景——但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找資料,似乎沒有看到過 Mark 有類似的表述 (如果你知道的話麻煩告訴一下我)。可能是由於我當時過於喜歡這個願景而擅自加的戲吧。

有一段時間每隔幾天打開 Facebook,「頭條」都是誰和誰結婚了、誰和誰談戀愛的、誰換工作了……確實是一份非常個性化而且看了很愉悅的報紙。

我記得 Mark 是在 News Feed 的一次重設計的新聞發布會上講這個的。那之後沒多久,Facebook 還推出了 Facebook Home ,HTC 配套推出了 HTC First。那天我正好在矽谷見投資人,在幾個會議間隙,坐在一家 VC 的前台翻到 HTC 在報紙上投的一整版廣告,激動不已。

後來都涼了。包括 News Feed 的那次改版也算是回滾了。

往後,News Feed 就變得越來越「公共」了。The Information 當時報導 ,Facebook 上朋友的分享越來越少,在 2014 到 2015 年之間,一年內下降了 21%。

2016 年,出乎許多人的意料,Trump 贏得大選。不少媒體批評,Google、Facebook 等在其中傳播的「不良信息」,客觀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不同於國內的許多企業家,媒體的批評還真的能讓 CEO 反思……Mark 看起來也是在反思。只是,這一反思,恐怕就開始懷疑人生了。

2018 年,Facebook 宣布將招聘 2 萬人從事內容審核工作。Jeff Jarvis 當時指出 ,全美國的記者也就不到 3 萬人。這個社會寧可選擇雇用 2 萬人來處理「排泄物」,也就是那些別人生產的「仇恨、偏見、謊言和愚蠢」,而不是將這些資源投放到更直接帶來正面影響的新聞業,說明了什麽?

國內的頭條、快手等等為了顯示決心,也宣布過自己審核團隊的規模,有興趣可以查一下。

國內的情況不能多說,關於 Facebook 的審核團隊,Wired 在 2014 年就報導過位於菲律賓的外包審核中心的狀況 。近年來這部分工作崗位越來越多轉移回美國本土,The Verge 上個月對鳳凰城的外包審核中心做了一個深度報導讀完感覺蠻不好的。說一個場景,The Verge 最後獲邀在官方陪同下參觀「生產車間」,員工面對記者一致誇獎工作體驗——這總讓我聯想起前幾個月外媒在國內的某次由官方安排的採訪。

2018 年,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就是這樣的一個告別烏托邦之年。

身在其中,過去覺得互聯網行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讓人類社會更美好。信息更高效率地傳播,毫無疑問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

但回頭一看,至少不完全是。

也許是低估了人性的惡,把話語權平等地給到每一個人,這就會變成一個不可解決的問題。也許。畢竟,以前上網的人就是這麽多。而現在,全世界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一台手機了。

更別說,你發現哪怕在互聯網行業,性騷擾、權錢交易……一點兒也不比其它行業少。

對於人,還是理解得太膚淺了。

上周五在紐西蘭發布的恐怖襲擊,簡直就是一個經過精心策劃的病毒行銷事件 。哪怕遠在中國,相信都有不少讀者看了視頻、讀了槍手發出的宣言書。

這不就是其目的麽。在這種惡意面前,(國外的) 互聯網顯得如此脆弱。

轉型很難。Mark 最新的帖子,假如真正付諸實踐,意味著今天的 Facebook 將完全消失。簡單地說,Facebook 想變成微信。這不僅是產品的轉型,還是整個商業模式的轉型——微信坐擁十億日活躍用戶,收入可能現在離 Facebook 的零頭還不到。

對,今天的 Facebook 是頭條,它想變成微信。

從善意的角度,不去懷疑 Mark 推動變革的決心。Mark 為了推動這個變化,不惜接受 Chris Cox 因此離職,這可是現在 Facebook 最重要的高管,Mark 的左膀右臂。而且很帥。

據 Recode 轉述,Ben Horowitz 在 Facebook 上說:

「愛他或恨他,Mark Zuckerberg 對 Facebook 方向的改變,說明兩件重要的事情……其一,他有勇氣去做對的事情,哪怕面對極其強烈的異議;其二,他對廣義上的隱私和端到端加密是如此在意,以至於他願意為此失去持不同意見的卓越高管。」

Recode 說 Mark 點讚了這段話 。

不過近年來 Facebook 高管一個一個因和 Mark 有不同意見而離開,有時候很難說我是應該佩服他的勇氣,還是應該為其領導力感到擔憂。Recode 認為 Mark 又回到了那個敢在名片上印「我是 CEO,婊子」的時代,的確在 Facebook 早年 Mark 憑直覺做出了許多充滿爭議然而正確的判斷——例如 News Feed 的誕生。

但今天還可以嗎?

至於說 Facebook 變成微信,這是讓人非常驚訝的說法。第一反應是,「開玩笑吧?」

這不是 Mark 的原話,但 Mark 看起來並不反對。The Information 的創始人 Jessica Lessin 重發了她 2015 年寫的《Facebook 可以從微信學習什麽》,Mark 甚至在下面公開留言:「要是我四年前聽你的建議就好了。」

儘管理性上,我應該相信 Mark 擁有最充足的數據來做出「Facebook 應該成為微信」的判斷,但我仍然認為一個人對自己的過去,哪怕是過去一段時間全面否定,仍然是非常危險的。模仿或恐懼驅動的行為,假如並非出自真實自我,很難擁有所需的獨特洞察,也很難贏。

這和完全忽略外界批評相比,哪種更好呢?

以 Bloomberg Businessweek 最新一期的封面《道歉機器》則代表了另外一種對 Facebook 轉型的態度。Bloomberg 暗示,Facebook 和 Mark 並不真正打算負起責任,而是希望通過轉型來逃避責任。的確,假如真的轉型到點對點加密通信,Facebook 至少可以逃避對信息審查的責任,因為技術上來說,這些信息就無法被審查了,也就無從管理了。

Christchurch,去年春節在紐西蘭玩的時候,住過一個晚上。

那天是大年初一,不過看起來並沒有什麽中國人在。除了地震留下來的廢墟和危房以外,印象最深的,是河邊的小廣場上飲酒作樂的人群。

廣場,廣場是很有魅力的。

呆在紐西蘭,真有一種世外桃源、夜不閉戶之感。這也是凶手選擇紐西蘭的原因。毫無防備。

互聯網對於壞的信息,是不是也是一樣的毫無防備呢?而當你意識到這個危險,是逃避,還是直面?

其實,2017 年年初,Trump 剛剛任職沒多久,同樣面對質疑,Mark 還寫過一個類似的轉型宣言 ,「Facebook 要發展社交架構,給人民以力量,建造為每個人服務的全球社區」。當時,Mark 還說,這種社區應該是 Supportive、Safe、Informed、Civically-engaged 和 Inclusive 的。

兩年過去,也許 Mark 真正的判斷變成,News Feed 永遠無法被修複為一個承載人類善意的產品。

也許,只是他不想再去修複它。

於是他選擇了放棄。放棄了為人類修建「數字化的市民廣場」的努力。

但世界上依然會有許多美麗的小廣場,並不會消失。(原標題:再見,News Feed)

說明

本文內容完全來自於公開渠道。下面是參考資料。

-A Privacy-Focused Vision for Social Networking, Facebook,

-Facebook says that it removed 1.5 million videos of the New Zealand mass shooting, The Verge,

-Facebook Reports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2018 Results, Facebook,

-News Feed, Wikipedia,

-With News Feed Overhaul, Facebook Delivers Your ‘Personalized Newspaper’, WIRED,

-Mark Zuckerberg Wants To Build A ‘Perfect Personalized Newspaper’. Business Insider.

-Facebook Home, WikiPedia,

-Facebook Struggles to Stop Decline in ‘Original’ Sharing, The Information,

-What’s Wrong With This Picture? , BuzzMachine,

-The Laborers Who Keep Dick Pics and Beheadings Out of Your Facebook Feed, WIRED,

-The Trauma Floor, The Verge,

-The mass shooting in New Zealand was designed to spread on social media, The Verge,

-Mark Zuckerberg is taking total control of Facebook again, Recode,

-What Facebook should learn from WeChat, The Information,

-Mark Zuckerberg says he should have listened to earlier advice about learning from WeCha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Facebook's Crisis Management Algorithm Runs on Outrage, Bloomberg Businessweek,

-Building Global Community, Facebook,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