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Facebook宣布轉型做“美版微信”,能行麽?

3月7日,Facebook的CEO祖克柏在一篇部落格中,宣布了公司的一項重要轉型:Facebook此後關注的重點,將從基於廣泛閱聽人的社交網絡,轉變成一個聚焦隱私、更推崇私人訊息的社交平台。此舉瞬間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美國《紐約時報》就此報導稱,事實上祖克柏提出的這一願景中的社交網絡早已存在,只不過不是在美國,而是在中國。這一通訊應用程序名叫“微信”(Wechat)。

為Facebook轉型提供了線索

微信是由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公司2011年研發,可允許用戶一對一地通過文本、語音、視頻電話等方式交流。此外,用戶還可以建立人數上限為500人的微信群組,在群裡討論各種事情。

雖然Facebook用戶經常會在他們的新聞推送中看到廣告,但微信用戶在朋友圈內一天只能看到一兩個廣告。這是因為,微信並不依賴於廣告來掙錢。其移動支付系統在中國已經被廣泛採用,購物、玩遊戲、支付水電費和訂餐統統都可以在這一個應用軟體裡實現。微信從這些服務中獲得一定傭金。

“微信已經成功地展示出,私人通訊、尤其是小群體之間的交流才是未來趨勢。”北京大學投資教授傑弗裡·陶森說道,“它是集商業和生活為一體的超級應用程序,它為人們指明了道路。”

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不僅為Facebook如何轉型提供了線索,也為更廣闊的互聯網如何變化做出了啟示。如今,許多矽谷的科技巨頭都依賴於線上廣告賺取足夠資金,以保證新服務的持續增長和創新。有些公司甚至將網絡廣告視為互聯網的命脈所在。

但擁有超過10億月活用戶(每月活躍用戶)的微信,卻證明其他模式——尤其是那些基於支付和商業的模式——同樣可以支撐起大規模的數字業務。這對谷歌、推特和許多其他巨頭,包括Facebook來說都有影響。

《華爾街日報》援引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資深分析師本·卡文德的話稱,Facebook“非常清楚騰訊是如何能夠將訊息、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以及所有這些小程序整合到一個平台上的。”

Facebook的高管對微信也十分讚賞。Facebook的前Messenger負責人戴維·馬庫斯已將包括微信在內亞洲開發的一些程序,稱作在信息交流平台上提供服務者的先驅。

目前,Facebook和騰訊方面都拒絕對此進行評論。

效仿難題:沒有移動支付系統支撐

祖克柏在部落格中並沒有詳細講述朝私人訊息改變的戰略轉型將如何影響Facebook的生意。在部落格中,祖克柏稱,Facebook將打造更多方式供人們在信息的基礎上進行互動,“包括電話,視頻聊天,群組,故事,企業,支付,商業,以及最終打造一個為許多其他類型私人服務的平台。”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祖克柏是否真能實現所有這些功能。在微信上,這些服務都是基於其移動支付系統——微信支付。因為該支付功能已經被綁定,人們可以在微信上輕鬆實現訂外賣、訂酒店、支付账單等需求。

人們還可以使用微信支付轉账,購買個人理財產品。騰訊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有超過1億的用戶曾購買過微信的個人理財產品。其用戶幾乎可從微信app上購買一切,從債券、保險到貨幣市場基金。

Facebook並沒有類似的支付系統。因此,如果要效仿微信,Facebook將不得不在許多國家獲得銀行和支付許可證。Facebook一直在考慮支付業務的一個跡象便是,它正在研究新的加密貨幣,旨在讓人們通過其社交系統將錢轉給其他聯繫人。

轉變並非易事,或兩邊不討好

《紐約時報》報導稱,為了讓Facebook成為一個更為私密的訊息社交產品,祖克柏或許還要從“微信之父”張小龍身上學很多東西。張小龍以追求完美而聞名,他所追求的是精心設計的服務。

此前,騰訊的營收部門也曾提出在微信上投入更多廣告,但張小龍為此據理力爭。今年1月初,在一次長達4個小時的演講裡,張小龍解釋了為何微信不在啟動頁上放廣告。很多手機軟體一般都會有開屏廣告,微信為何沒有呢?

"許多中國人花費大量時間——大約三分之一的網上時間——在微信上。”張小龍說,“如果微信是一個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願意花那麽多時間給它。那麽,我怎麽捨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臉上,貼一個廣告呢?你每次見他,都要先看完廣告才能揭開廣告跟他說話。"

張小龍對自己的產品理念十分克制,他也十分幸運,因為騰訊賺錢的主要渠道來自其網絡遊戲,因此無需靠廣告獲得收益。

考慮到祖克柏正在試圖將一種以廣告收入為主的業務轉換成另外一種模式,他並沒有張小龍的那份幸運和奢侈。對他而言,這種轉變並非易事。

“祖克柏顯然正在試圖解決Facebook的隱私問題和假新聞問題,但這將極大影響其盈利能力。”加州一位風險資本家艾薇·李說道,“這場大‘手術’將會覆蓋多遠,實施過程中是否又會被各種妥協所扭曲,這都是大問題。”

她說,“在一個日益兩極分化的社會裡,Facebook正試圖在‘大眾廣場’和‘私人客廳’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兩邊都會拋棄它。”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編譯自《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