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券商稱未收不允許質押強平通知 報備風險是常規動作

  股票質押風險又一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6月22日,有消息稱大額股權質押需經監管部門同意方能賣出,不允許強行平倉。

  一家大型券商兩融業務部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證監會並沒有直接明令禁止股權質押平倉操作。“可能會給一些視窗指導,沒有直接說不讓平。”

  該負責人還透露,券商填報質押情況表、向證監會報風險情況,都是正常的定期報送常規動作。

  同樣,滬上一家券商營業部人員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監管通知,但是受到目前行情的影響,一些股東的股票質押確實面臨較大的壓力,存在資金缺口,雖然到平倉線還有距離,但已經通過管道在市場到處找錢了。

  值得關注的是,3月12日開始實施的股票質押回購新規中對違約處理就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第七十八條中要求,融入方違約,須處置質押標的證券的,對於無限售條件股份,券商方面應及時通知交易雙方,並報告交易所。

  另一家券商人士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沒有收到上述消息。隻不過一直以來,對於融入方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特定股東,或處置單一標的證券所對應初始交易金額超過1000萬元等情形的強平,需要先給交易所申報一個違約處置申請表,交易所根據交易規則審批後可以強平。

  每臨市場下跌,股票質押風險就會為市場所關注,而上市公司披露的面臨強平風險的公告也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焦慮。

  此前,有券商內部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股票質押違約對股市情緒影響大於實質影響。

  據介紹,股票質押違約導致券商強平的情況其實非常少見。在違約處理的過程中,因為上市公司會出一些公告,告訴投資者大股東質押的股份跌到了平倉線,甚至會采取停牌措施,因此有可能造成市場恐慌。

  在與監管層的溝通中,這位業內人士也了解到,監管部門比較擔心的,其實也是這些公告引發的情緒影響,而非真正強平動作。

  近日,隨著A股市場出現連番下行,也出現了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提示股票質押風險的情況。

  6月21日晚間,湖南發展(000722)發布公告稱,近期公司股票價格出現較大波動,公司控股股東湖南發展集團持有的公司9800萬股票觸及平倉線,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47.18%,佔公司總股本的21.11%。

  湖南發展表示,湖南發展集團已采取積極措施。經與渤海銀行協商,湖南發展集團以其下屬全資子公司在渤海銀行長沙分行持有的3億元存單(2019年2月到期)作為該筆貸款的補充保證金,從而避免出現平倉風險。渤海銀行告知湖南發展集團不會采取強製平倉手段。

  同樣發布相關風險公告的上市公司還有邦訊技術(300312)、東方海洋(002086)、中南文化(002445)、睿康股份(002692)等。

  補充質押的情況在近期也不在少數。6月22日,中文在線(300364)發布公告稱,近日分別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童之磊及股東建水文睿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通知,獲悉將其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票進行補充質押。同樣,兄弟科技(002562)也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錢志達、錢志明分別補充質押1100萬股、2000萬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22日,A股3528隻個股中,有3502隻股票存在股票質押的情況,而沒有質押的股票僅有26隻,可謂“無股不押”。

  “近期市場波動加大,個股股票質押風險值得警惕,但客觀上講,當前市場整體股票質押風險可控。”國金證券李立峰策略團隊在研報中明確指出。

  在市場急劇下跌的情況下,股票質押的履約保障比例較低,股票質押面臨平倉風險。而對於個股來說,質押率(杠杆率)越高個股的股票質押的風險越大。

  “質押比例較高的個股容易形成較強的負反饋。由於質押比例較大個股的質押規模相對較大,所以在平倉拋售的風險下,可能形成較強的負反饋效應(平倉→股價下跌→更多股票質押達到平倉線→進一步平倉),促使股價急劇下行。”國金證券在研報中稱,個股質押比例較大說明大股東融資需求越大,所以在面臨平倉風險時,大股東可能沒有足夠流動性去補充質押、防止強製平倉。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