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

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商貿路線。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各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公元前2——1世紀間,一直到公元16世紀仍在使用。最早,是西漢時期的張騫,於(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6年),從長安(今陝西西安)出發,出使大月氏人(dà ròu zhī),首次開拓絲綢之路。形成"絲綢之路"的基本乾道。到了東漢時期,班超,從洛陽出發,再次出使西域,他到達了西域,他的隨從到達了羅馬。拓展了"絲綢之路"的旅程。也是在東漢時期,印度僧人沿著絲綢之路到達洛陽,將佛教傳入中國。到了唐朝時期,玄奘,沿著絲綢之路,歷時19年,到印度求取真經。並寫下了《大唐西域記》。

“海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與印度洋沿岸各國、甚至是西太平洋沿岸各國的海上商業貿易通道。該路最初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到明清時期,航線大幅延長。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在1405年﹙明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龐大船隊,由蘇州劉家港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此後的近三十年裡,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由劉家港出發,每次都是一樣的規模。)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回程途中,鄭和在船上病逝。鄭和下西洋,先後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曾到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鄭和的遠航之舉,比西班牙的哥倫布、麥哲倫、葡萄牙的達伽瑪等人,早了將近一個世紀。(哥倫布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

中國古代的“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馬古道起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起於唐宋時期,繁榮於明清時期,二戰中後期最為興旺。茶馬古道連通了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了西亞、 西非、紅海海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