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秋冬交替就會咳嗽不斷?專家推薦這兩招食療治咳嗽

11月7日,廣東省中醫院領銜在廣州市英雄廣場開展了中醫護理科普知識進社區大型科普活動。來自廣東省13家中醫院、19個專科的32位護理專家在現場義診,並為市民提供灸法、針法、罐法、刮痧法等14項中醫特色療法體驗。

秋冬交替,晝夜溫差大,不少人就感染了風寒,咳嗽不已,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更容易「中招」。活動上,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支招,治療風寒咳嗽,可用陳皮紅糖薑湯,如痰粘稠且很黃則是風熱咳嗽,推薦用青欖、羅漢果煲瘦肉湯。

為何秋冬季節容易反覆咳嗽?

一到秋冬天,咳嗽就像一個不受歡迎的老朋友不期而至,各大醫院呼吸科診室裡,因咳嗽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為何秋冬季節人們更容易咳嗽?

張忠德指出,每年一入冬到明年的清明節,呼吸科的病人就特別多。這是因為呼吸道直接跟大氣相連通,它對氣象的變化特別敏感,尤其是對冷空氣特別敏感。「即使立冬了,廣東地區整體上也不是很冷,但是早晚溫差比較大,人們就容易受邪氣入侵。」

他特別指出,正氣不足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兒童、熬夜人士和經期前後的女性都是比較容易受寒氣入侵。而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不注意晝夜溫差,回到家就脫衣服、襪子,洗過澡後不吹頭髮坐在窗檯附近,風容易從他們的頭部、頸部和腳步進去,造成風寒。這時候,一般多穿幾件衣服,喝點熱茶或者薑湯、沖個熱水澡,這種小寒氣就去掉了。

中醫常說外界六大病邪——風寒暑濕燥寒,都會引起咳嗽,但其中風為六淫之首,風邪首先犯肺,常常裹挾其他外邪侵襲人體,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風為先導。

張忠德說,立冬之後,廣東地區受北風影響較大。「東南風是養元的,所以人們買房喜歡買東南朝向,而北風——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邪氣』,是傷元的。」

張忠德表示,咳嗽則是大腦對邪氣的自我保護。此時咳嗽便是乾咳,若趕不走,時間長了邪氣會「築巢」生痰,提醒該治療了。

預防流感要領是要保暖

「如果咳嗽,應該經常注意咳嗽或痰的頻次和形態,辨清自己的體質再對症下藥。」張忠德介紹,如果喉嚨癢伴隨清鼻水、口淡、肌肉痛和輕微頭痛,此時就是感染風寒;若是喉嚨又癢又痛還乾澀,則是有風又有火。

他推薦,可採用食療法來治咳嗽。「治療風寒咳嗽,中醫上使用最多的便是陳皮紅糖薑湯,如果鼻子不通還可以放一些蔥白;風熱咳嗽則推薦玉竹麥冬雪梨湯,放一兩片薑用以解表,又好喝又可以治病;如痰粘稠且很黃,則推薦用青欖、田螺來煲瘦肉湯,放一些羅漢果和蔥白。」

即將進入流感高發季節,大家該如何預防?張忠德認為預防要領是保暖,尤其是關鍵時間段、關鍵人物、關鍵部位的保暖。其中,關鍵人物是指老人、小孩兩個群體,而關鍵時間是指早上6-9點,晚上6點下班後這兩個時間段。

寒從腳起,腳部一定要保暖,此外頸部、頭部、胸、背也是需要保暖的關鍵部位。「保住陽氣還要不能耗掉陽氣,不吃太多冰冷、寒涼的東西,熬夜之後,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和能量,要休息好,多喝紅糖水、普洱茶、雞湯補充能量。」張忠德說。

【記者】李秀婷 實習生 遊曉丹

【通訊員】葉紅

【攝影】張梓望

【校對】馮志堅

【作者】 李秀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