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龍國際上市前的新煩惱:一年內還債53億

經過5個月等待,銀城國際最終還是拿到了打開港股市場大門的“鑰匙”。

近日,智通財經APP獲悉,南京房企銀城國際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即將登陸港股市場掛牌交易。通過聆訊後,銀城國際才得以發布公司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業績數據。看到更新的業績數據後,許多投資者才大呼“原來如此”。

收入確認造成的“烏龍”

實際上,當銀城國際在去年9月遞表時,有不少投資者都對該公司能否通過聆訊產生懷疑。

當時遞表文件顯示,2015—2017年,銀城國際確認的房屋銷售收入分別為20.86億元、24.97億元、46.69億元,但到2018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突然大幅下滑,跌至1.07億元,較上年下降95.54%。與此同時,公司同期租賃業務收入也從2017年上半年的320.4萬元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137.4萬元。

對此,公司的解釋僅有一句話,“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們的收益大幅減少,主要是由於期內無完成及交付新住宅物業項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收入大幅下滑九成,公司還是在去年上半年淨利潤錄得正值。

數據顯示,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達2.62億元,同比增長74.35%。為什麽收入大幅降低,淨利潤還能上漲?損益表中“其他收入及收益”項目給出了答案。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錄得營業外收入高達3.19億元,佔當期總收益的293.3%。

對此公司的解釋是,在去年6月底,公司通過多次“業務合並”取得高額的投資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公司分別在2018年的3月31日、5月2日、5月7日、5月21日及6月30日,通過股權和現金方式並購了6家公司。

該“企業合並”操作在時間上“很巧”地讓公司能在2018年6月30日當日確認總共取得的2.93億元投資收益,保住了公司淨利潤“穩步增長”的態勢。

不過,等此次公司聆訊後更新截至去年10月31日的數據後,公司房屋銷售收入增至36.63億元,較截至當年6月31日數據大幅增長35億元。

對此,公司的解釋是,因為其旗下君頤東方新物業項目交付增加了收益。也就是說,公司只是因為旗下物業項目尚未交付所以在2018年6月30日無法確認收入導致當預售屋屋銷售收入減少。

這其實屬於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公司只要在招股書中稍作解釋投資者肯定會理解。但公司在6月30日前,通過大量並購公司獲取投資性收益以達到淨利潤“扭虧為盈”的做法,卻讓市場認為公司“急於上市融資”。

負債“壓力山大”

眾所周知,房地產是個高杠杆行業,擁有一定的負債是整個行業的正常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負債高企對一家公司有好處。相較同行公司而言,銀城國際的負債情況就有些令人擔憂了。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銀城國際流動負債達178.59億元,其中合約負債52.75億元,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53.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流動負債項目中提到的53億元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需要在一年內償還。除此之外公司還有大額需要在5年內償還的長期借款48.91億元。

雖然公司在招股書中一再強調,“有能力償還貸款”。但實際上截至去年10月底,公司流動比率僅有1.4,也就是說,公司面臨的短期還債壓力巨大。

從現金流情況來看,截至去年10月31日,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11.79億元。與此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錄得淨流出36.88億元。面對一年內需要償還的高達53億元的債務,銀城國際账面上還是有些缺錢。

如果銀城國際想要擺脫負債高企的不利局面,大力開發房地產項目似乎成了其唯一選擇。只是作為一家地處長三角地區的區域性房企,土地成本升高成為其“切膚之痛”。數據顯示,2015-2017年,公司土地收購成本從5.53億元增至14.36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61.14%。

也就是說,公司想進行房地產開發與擴張,不得不直面更高的地價,如果再次選擇銀行融資,則可能會再次陷入負債高企的境地,惡性循環。

於是,上市成為了銀城國際的迫切需求。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此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開發物業建設成本、償還銀行借款及補充營運資金。可見公司對於資金的“渴望”。只是如今地產行業大環境早已與當年“彎腰撿錢”的黃金時代不同,若公司業績不佳,或難在投資者心中留下好印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