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折疊屏風口襲來,哪隻豬能飛的更遠?

折疊屏手機的風口越來越強勁!

2月21日,三星發布首款折疊屏手機,命名為Galaxy Fold,配有4.6英寸外置小屏和7.3英寸內置可折疊大屏,折疊起來就是一部常規的手機,打開來就是一台平板電腦,並可以像書本一樣自由對折。

在功能上,Galaxy Fold可以在一個螢幕上顯示最多三個APP,同時三個APP之間可以無縫切換,非常酷炫。

該款手機將備貨100萬台,售價1980美元,約1.3萬人民幣。

正如三星的廣告語一樣:展開未來!一個全新的手機時代,或許正在徐徐展開。

三星並不孤獨,2月25日的巴塞隆納2019MWC大會,華為和OPPO兩家國產手機大廠,也同步發布了各自的折疊屏手機。

尤其是華為,Mate X手機的折疊屏展開後將達到8英寸,比三星更大,折疊後的厚度僅有11mm,比三星的17mm要更輕薄;

另外,華為Mate X將搭載5G通信功能,兼容從2G到5G的所有通信技術,技術的領先性讓三星也不得不側目。

當然,華為Mate X的價格也要更貴,起始價2299歐元,大約人民幣1.6萬元。

不管怎麽說,自從智能手機誕生以來,這個行業的技術升級主線之一,就是螢幕的不斷變大:

3寸、4寸、5寸、6寸,全面屏、3D玻璃……直至折疊屏。

大就是美,大就是正義。

可以想象,未來隨著折疊屏的成本降低,這一技術必將成為手機行業的標配。

今天,我們不過處於折疊屏概念從0到1的階段,雖然很多概念股自春節以來股價暴走,雞犬升天。

但君臨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找到那些具有長遠技術競爭力的產業鏈龍頭。

風口來了,天上飛起來一百隻豬,90%還是會掉下來;

真正能飛得遠,飛上幾年的,始終是那些具有真材實料的公司。

1

折疊屏,不僅是一塊螢幕的變化,更將是當下手機結構、生產流程、市場格局的一次劇烈重組。

劇烈重組,也意味著後來者崛起,傳統強者被掀翻在地的機會。

舉例來說,在手機品牌商層面,過去由於我國供應鏈技術水準的落後,國產手機品牌在領先技術的應用上,總是晚國際品牌一步。

如今,折疊屏手機的推出,華為、OPPO已完全和三星同步、明顯領先於蘋果,這對於國產手機品牌在高端市場上與三星、蘋果爭奪市場份額,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國產手機品牌的份額擴張,必然又將推動中遊國產面板廠的蛋糕做大。

過去,國產面板龍頭京東方燒錢如流水,但總是賺不到什麽錢,主要的原因就是技術落後。

不是重資產行業不能賺錢,台積電和三星會告訴你重資產也有春天,但前提是,你得是這個行業的技術領先者,才能吃到豐厚的高端利潤蛋糕。

而這一次,經過多年的燒錢積累,京東方終於在行業黎明的前夜闖進了折疊屏陣營,成為能跟三星一掰手腕的強者。

典型的標誌,就是拿到了蘋果的OLED供應鏈認證。

如此一來,除韓國品牌外,京東方很有可能拿到接下來幾乎所有一二線手機品牌的折疊屏訂單,成為這輪折疊屏需求周期的最大贏家。

一改過去的追隨者角色!

根據IHS Markit數據,2016-2017年三星佔據了全球柔性面板產能的80%,處於絕對壟斷地位。

目前,除三星和LG外,京東方已經規劃了成都B7、綿陽B11、重慶B12和福州B15四條6代產線;

維信諾已經規劃了固安V2和合肥V3兩條6代產線,華星光電已經規劃了武漢T4一條6代產線,另外深天馬A也在武漢規劃了柔性OLED產線。

這些生產線裡,京東方的成都線已經處於運行中,其他的也會在2019-2020年之間陸續投產。

按現有產線規劃來看,隨著國產面板企業的技術突破和產能擴張,到2020年三星的產能份額將會大幅下降至54%。

其中,京東方、維信諾和華星光電分別將佔有22%、4%和4%的產能份額。

除了京東方能搶到第二,韓國LG仍將盤踞第三的位置,剩下的維信諾、華星光電、深天馬,將和信利國際、國顯光電、和輝光電、柔宇科技、夏普、日本JOLED等企業展開激烈的成本較量。

別看眼下,面板廠的個股雞犬升天,但作為一個同質化嚴重的產品,未來這個領域能賺到錢的企業不會超過三家,其中決勝的關鍵就是產能規模和良品率。

產能規模越大、良品率越高,部門成本就越低,競爭力越強。

也就是說,很可能最後活下來的國產面板廠裡,就只有京東方,並且呈現一家獨大的趨勢。

2

這個行業,由下遊品牌商、中遊面板組裝、上遊材料和設備商構成,從歷史經驗來看,炒作的順序總是由下而上,一級接著一級。

舉個例子,過去新能源車行業爆發的時候,第一階段是整車和電池組裝企業漲,後來輪到中上遊的材料企業漲,最後輪到上上遊的設備和鋰鈷礦產企業漲。

下遊,春江水暖鴨先知;

上遊,門檻高,短期內容易供應不足,導致價格飆漲。

利潤就此一環一環的向上傳導。

如今,折疊屏手機剛剛開賣,中遊面板企業的股票就已經被嗅覺靈敏的資本押注,狠狠的漲了一波。

標的稀缺的設備企業,同樣不遑多讓,比如我們昨天分析的聯得裝備(300545),七個板一個都不能少。

而相對來說,漲的少,資本關注度還比較低的就是上遊材料企業了。

這裡面,其實蘊藏著不少機會。

首先是從總需求的角度,採用了折疊屏之後,螢幕的面積是過去的兩倍,意味著材料的需求量也翻了一倍;

然後是材料的變化,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比如發光材料、FPC柔性電路板、驅動IC、偏光片等,都將在應用中取代原來的材料,帶來爆發性機會。

然而材料眾多,產業鏈公司也花多眼亂,我們該如何去辨別他們呢?

君臨認為,折疊屏之所以叫折疊屏,關鍵就是“折疊”兩個字,由折疊而改變的材料結構變化才是最關鍵的。

傳統的手機螢幕,無論基材還是蓋板,主要用的都是玻璃,通過將化學發光材料塗在玻璃上,實現千變萬化的圖形和色彩。

但在折疊屏這裡,玻璃由於缺乏折疊能力,只能被捨棄了。

取代的,是一種新型高分子薄膜:CPI膜。

CPI膜擁有耐刮擦的能力,也擁有類似於玻璃的良好觸感,輕薄、透明、耐高溫、並且具有柔性折疊能力,將是折疊屏需求量最大的化學材料。

從基材、蓋板,到觸控屏,都將被CPI膜一統天下。

顯而易見,這是個即將迅速爆發的藍海市場,未來行業規模將高達數百億元。

目前,CPI膜以及上遊的PI漿料,日韓企業也不過是剛剛開始發展。

比如日本住友化學(Sumitomo),是三星首款折疊屏手機的CPI膜認證供應商,但其目前也還沒有大規模的成熟量產線。

韓國的兩家龍頭企業,科隆工業(KolonIndustries)和SKC,前者在2018年剛剛建成生產線,後者的生產線則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能落成。

而在國內,同樣有多家公司在爭先布局,方興未艾。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CPI膜概念的幾家公司:新綸科技、鼎龍股份、時代新材,以及一家不可忽略的發光材料龍頭:強力新材

3

先說新綸科技(002341)。

如果說,康得新是我國第一代膜界龍頭,借著智能手機光學膜的風口迅速崛起,締造了一個曾經市值千億的新材料帝國。

那麽新綸科技,則是正在冉冉升起的第二代膜界龍頭。

早期的新綸,是做潔淨室的防靜電服、防塵手套等紡織品生意起家的,技術含量並不高。

2013年開始,這家公司決定走高科技路線,投資5.43億元,在常州建設了一個電子功能材料生產基地。

第一期項目,是膠帶,用來給手機上的電子功能件做粘結、粘貼、屏蔽用的。

別看產品簡單,實際上這個行業當時能做的中國公司極少,對手都是美日韓的公司,比如美國的3M、日本的三菱等,也因此毛利率很高,可以超過50%。

到2017年,這塊業務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也在國產手機品牌中獲得了廣泛應用,由此成為了新綸的主要業務支柱。

截至2018年,蘋果的膠帶採購量中,來自新綸的佔比已經有10%,無論是iPhone、MacBook、Watch,還是HomePod等產品,裡面隨處可見新綸的身影。

隨著更多品牌手機採用新綸的膠帶,預計這塊業務在2019-2020年之間,仍然可以保持 30%左右的增速。

但新綸的成功不止於此,緊接著第二期項目就上馬了。

二期項目,做的是新能源車軟包動力電池的鋁塑膜。

新能源車用的電池,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硬殼的,一種是軟包的,軟包的優點是設計靈活、重量輕、能量密度高,代表的是未來的趨勢。

自從2018年新版補貼政策發布之後,對電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的主流廠家比如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天津力神等就紛紛宣布要選擇軟包路線。

業界數據顯示,18年國內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7.59GWh,同比增長了65.52%,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行業風口。

新綸是在2016年啟動這個項目的,當年4月收購日本T&T鋰電池鋁塑膜軟包業務,獲得相關技術。

當時的軟包鋁塑膜行業,只有日韓企業掌握相關技術,龍頭是日本DNP昭和電工T&T算是相對較小的,競爭不過只好低價拋售。

但在國內,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新綸買回來的技術迅速搶佔了國內市場,由於需求強烈,包括孚能科技、捷威動力、多氟多等國內電池廠的訂單雪片般飛來。

目前,新綸一期300萬平米/月的生產線已經在2018Q4順利投產,二期300萬平米/月產線預計2019年7月也將量產。

按照公司規劃,2019年日本工廠+常州工廠的總產能將超過3000萬平方米,壟斷國內市場超過70%的份額,有望成為全球鋁塑膜業務的新龍頭。

隨著下半年二期生產線的投產,和日本工廠的擴產,明年的總產能預計將提升至1億平方米。

總的來說,這塊業務布局及時、技術含量高、競爭壁壘強、抓住了新能源車需求升級的風口,未來幾年的成長確定性是很強的。

舉個例子,國內二線電池廠孚能科技剛剛跟新綸簽訂了一個800萬平米的年採購協議。

孚能科技前一陣子剛跟戴姆勒奔馳簽訂了一份140GWh的長期電池供貨協議,全部是高端的軟包電池訂單,粗算一下,光這一單就將形成年均3000萬㎡的鋁塑膜需求。

你想想,如果能全部吃下來這份訂單需求,新綸今年的產能就完全塞滿了。

所以,站在風口上,國內又缺乏有競爭力的對手,新綸的鋁塑膜業務完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是未來幾年最有看點的業務之一。

還沒完,第三期項目接著上:光學膜。

這個項目,前期重點是車載防爆膜,手機螢幕偏光片用的TAC/COP膜等;後期重點,就是折疊屏所用的CPI膜、PI漿料等新材料。

沒錯,總算進入正題了。

話說這個項目也是採用技術引進路線,前期的光學膜是跟日本東山、平野等公司合作的,兩條生產線都已在去年11月份正式投產,今年3月份還會再投產3條生產線。

單條生產線每月出貨 50-60 萬,光學膜均價在 100 元/平方, 5 條線滿產有望實現 20 億以上營收。

如果業務進展順利的話,將會成為今年和鋁塑膜業務並肩的兩大增長來源之一。

從過去幾年的業務拓展來看,新綸的選擇眼光、新業務進入時機、節奏,都把握的非常好,由此帶來了業績一浪接著一浪的釋放。

眼下,折疊屏風口來襲。

新綸同樣做好了準備,一塊是和韓國兩大CPI膜龍頭之一的科隆工業合作,購買其基膜進行加工塗布。

另一塊,則是和蘇州聚萃的合作。

蘇州聚萃是由美國APS公司和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合資企業,在PI漿料的研發方面有比較深的技術積累。

PI漿料目前有兩種,一種是黃色PI,一種是透明PI,黃色PI主要用來做OLED液晶屏的基材,透明PI主要用來做折疊屏的蓋板和觸控材料。

可以說,折疊屏產業裡,這兩種技術都不可缺少,也是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

而蘇州聚萃,則恰恰掌握了這兩種技術,這也是新綸科技所看重的,通過和蘇州聚萃的合作,並結合其已經掌握的納米級精密塗布技術,將能夠打造出國內競爭力最強的CPI膜業務。

這樣,就將擺脫韓國的掣肘,成為國內的真正龍頭。

當然,這塊業務也是處於剛剛開始的階段,等實現利潤的釋放,最快也要明年了。

4

再說鼎龍股份(300054)

跟新綸科技相比,鼎龍股份的業績要遜色不少。

據公司2019年1月26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86-3.20億元,同比下降5%-15%。

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鼎龍的轉型之路要晚很多。

其實在新綸科技剛剛開始轉型的前兩年,其業績也相當差,新業務的拓展從立項、投資、工廠建設、投產、開發客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至少兩三年內,都很難看到業績的釋放。

而鼎龍股份,正處於這麽一個階段。

鼎龍的主營業務是列印耗材,包括碳粉、載體、芯片、硒鼓等等。

即使不了解這個行業,我們也可以想象,隨著手機、電腦、無紙化辦公的發展,對紙質列印的需求不說下滑,至少也是緩慢停滯的。

在這個傳統的領域,技術門檻又不高,常年面臨著價格戰,毛利率只有24%,壓力當然是非常大的。

這正是鼎龍進行轉型的原因,不過直到今天,鼎龍的列印耗材業務營收佔比仍然接近90%,轉型之路還很遠。

轉型的方向有兩條。

一條是半導體行業的CMP拋光墊,這個領域屬於半導體行業的小眾需求。

2015年全球CMP研磨材料市場達19.4億美元,預計2020年增長到25億美元,其中拋光墊的市場份額在三分之一左右。

2018年1月,鼎龍收購了一家名為時代立夫的公司,得以順利切入這塊業務,至於未來的發展,只能是且行且看了。

據公司自己的估計,該項目未來合計50萬片的產能全部達產的話,將貢獻營收10億元,稅後淨利3.5億元。

另一條新業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PI材料了。

這塊業務由鼎龍的子公司武漢柔顯科技來推進,柔顯科技擁有14項發明專利,集中在PI漿料領域。

目前,柔顯科技的年產1000噸PI漿料工程正在建設中,預計建設期30個月,供貨客戶是深天馬,比如廈門天馬的5.5代線,武漢天馬的6.0代線,目前都已經獲得了合作驗證。

整體來說,就技術水準、項目規模、進展和客戶質量等來說,強力新材比新綸科技都要弱一個檔次。

5

接著說說時代新材(600458)。

別聽“時代新材”這名字很新潮,其實業務是挺傳統的。

他早期的主營業務是軌道交通和風電的減震件,這種東西確實是不可缺少的,但市場空間也不大,天花板有限,技術含量也不高,無非就是橡膠和塑料做成的各種產品罷了。

驅動業績變化的,其實主要是行業周期,比如前兩年,風電行業棄風限電嚴重,高鐵投資放緩,時代新材的業務就比較難看。

到2018年下半年之後,高鐵投資重啟,風電行業也轉暖,時代新材的業績就明顯回暖了。

當然,時代新材也不想將自己局限在這一畝三分地上,於是圍繞著由橡膠和塑料組成的減震降噪技術,開始了橫向擴張。

2014年的時候,時代新材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斥資24億元進行了一筆海外收購,對象是德國采埃孚集團下屬的BOGE橡膠與塑料業務。

德國采埃孚集團是著名的汽車零組件巨頭,BOGE則是全球排名第三位的汽車減振零組件供應商,2012年的銷售收入近6億歐元。

2012年的時候,時代新材的營收也不過37億元,可以說,這是一筆蛇吞象式的大膽收購。

收購有利有弊,弊的方面是帶來了短期的業績大幅下滑,經營壓力巨大;

利的方面,則是讓時代新材一躍而成為了中國頂級的汽車減震技術提供商,能夠在發展不錯的中高端車市場收割份額。

隨著逐步將歐洲虧損的工廠關閉,將生產線轉移到中國來,並逐步拿下大眾、奔馳、寶馬等品牌的訂單,盈利是看得見的。

財報顯示,時代新材在上海、株洲、無錫的三個汽車減震零組件工廠都已經建成投產,2017年就已經實現了1000萬歐元的淨利潤,未來的成長性值得期待。

時至今日,這塊業務已經成了時代新材營收超過50%的頂梁柱。

那麽CPI膜在哪裡呢?

別著急,事情是這麽一回事——

2013年的時候,公司投資 3.65 億元建設了一條化學亞胺法 PI 膜生產線,到2018年,其年產 500 噸的 PI 膜生產線順利建成投產,並簽訂了首筆 8468 萬元的銷售合約。

按照公司預計,這條業務線到2020年達產後,可實現銷售1.9億元,淨利潤超過6700萬元。

那麽這條PI膜生產線跟折疊屏有關係麽?

答案是:沒啥關係。

2013年就立項的項目,當然跟2019年才實現的折疊屏沒有一毛子關係了。

這種亞胺法生產工藝做出來的PI膜,主要是用在電力、軌道交通行業,跟OLED折疊屏所需要的CPI膜技術差異甚大。

也就是說,此PI膜非彼CPI膜。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6

最後說說強力新材(300429)。

如果說,新綸科技是膜界高手,強力新材則是膠界大哥。

這個“膠”,指的是光刻膠,十幾年來,強力哥一直專注在光刻膠領域,不斷升級打怪,向上遊技術制高點攀登——這同樣是一家值得關注的優質公司。

我們都知道,光刻機很貴,一台就上億元,光刻技術是電子製造行業最精密的技術,而光刻膠則是實現光刻技術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

十幾年前開始,強力哥從最低端的PCB板光刻膠引發劑入手,打造自己的王國。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強力哥已經基本佔領了這塊市場的國內主要份額,也大量出口到日本,成為日立化成、旭化成的主要供應商。

然後從2010年開始,強力哥進行第二輪升級。

這輪的對象是技術更高的LCD面板光刻膠引發劑,當時恰逢2011年日本大地震,造成日本供應鏈的斷貨。

強力哥抓住這次機會,迅速提升了相關產能,到2016年的時候,LCD光刻膠引發劑已經佔到總營收的30%,也成了迅速崛起的國產面板企業,如京東方、深天馬的主要供貨商。

近幾年,我國面板產能擴張,能生產面板的企業有許多,但能夠提供面板光刻膠引發劑的企業卻極少,強力哥成了風口上主要的賣鏟人之一。

2016年6月,強力新材和台灣昱鐳光電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常州強力昱鐳光電材料公司,布局OLED發光材料。

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合作,甚至決定了三年之後的今天,強力哥的投資價值。

我們知道,折疊屏手機都是用OLED技術實現的,而OLED發光材料則是其中最關鍵的技術之一。

昱鐳光電是亞太地區重要的OLED面板材料供應商,掌握了多達上百項的專利,尤以OLED的磷發光材料最為知名。

目前,這個項目已經在2017年9月投產,當年建置了6台升華機,1台蒸鍍機,2018年再度擴產,成為強力新材業績增量的重要來源。

可以說,正是當年的合作,使得今天強力哥能夠成為國內最頂級的OLED材料供應商之一,也是京東方的柔性屏得以成功量產的幕後功臣之一。

據業界測算,隨著OLED屏滲透率的提升和折疊屏的量產,全球 OLED面板出貨面積將由 2017 年的 497 萬平米增長到 2021 年的 1977萬平米,年均複合增長率在 40%左右。

而國內,OLED 面板的出貨面積更將由個位數增長到 2021 年的 409 萬平米,實現爆炸性的增長。

對應的OLED 終端材料市場空間,也將有數十億元的空間,而這塊蛋糕,國內能做的公司目前依然稀缺,很大一部分都將被強力哥獨享。

這步踏穩了,目前強力哥正開始“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進軍半導體光刻膠材料領域。

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正處於大發展階段,產能擴張迅猛,形勢跟早幾年的面板產能擴張潮類似。

不過,這些產能目前大多數正處於廠房建設、設備採購階段,離大規模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也是為什麽當下的半導體產業仍處於主題投資階段的原因。

但是沒關係,產能既然已經在建設,量產就是時間的問題了,而半導體制造,當然少不了光刻機,以及背後的光刻膠材料。

能夠在這塊跟強力哥掰手腕的,老實說,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7

幾家公司說完,感覺怎麽樣?

風口襲來的時候,雞犬升天,有業績的、沒業績的,甚至毫不搭界的公司也跟著沾邊漲一輪。

於是豬們都被吹上了天。

但風總有結束的一天,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我們研究公司的能力了。

能飛的更遠的,只有那些真正具有產品和技術競爭力的好公司,只有它們,才能跑完十倍股的賽道。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