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類風濕不僅表現在關節內,竟然遍布了全身?!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全身性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還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全身性表現在關節內與關節外,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具體癥狀主要有哪些呢?


一、關節表現


1、晨僵


病變關節在夜間睡覺時靜止不動較長時間,早晨起床時會表現出一定時間的關節僵硬,如膠粘著的感覺,關節活動會明顯受限,但經適當活動或者溫暖後,晨僵能有所減輕甚至消失。



2、關節疼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最早期的臨床癥狀就是關節疼痛。


在整個病程中多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早期痛感相對較輕,但隨著病症的發展,疼痛會明顯加重,多呈現壓痛感。


經常出現的部位是腕關節處、掌指關節處、近端指間關節處。其次開始就是腳趾、膝蓋、腳後跟、肘關節、肩膀以及頸椎關節處。大多數為對稱、持續性,關節局部經常出現壓痛鈍痛。



3、關節腫脹


很多關節腔內積液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症,就可能引起關節腫脹。


腫脹多呈均勻性,且多與疼痛伴隨出現。腫脹程度較重的病患還可能出現關節畸形這種嚴重表現,比如有梭形腫脹、尺側偏斜、天鵝頸樣畸形、鈕扣花樣畸形、蹠趾關節半脫位、及足外翻畸形。



4、關節功能障礙


關節腫痛以及結構的破壞可引起關節活動的障礙,如果不及時採用相應的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可造成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障礙,甚至會喪失勞動能力。


二、關節外表現


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致其他器官、系統受累。

1、類風濕結節

是RA較特異的皮膚表現。多位於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如前管伸面、肘、鷹嘴突附近。枕、跟瞻等處。其直徑由數毫米至數厘米,質硬、無壓痛,呈對稱性分布。



2、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受累,可出現血管炎性神經炎和壓迫性周圍神經病、腕管綜合征等。

3、類風濕血管炎

可出現於RA患者的任何系統和器官。最常見於指甲下或指端出現小血管炎,可引起局部組織的缺血性壞死,眼部的血管炎,以鞏膜炎為多見,可因鞏膜軟化造成視力障礙。

4、心臟

最常見心包炎、心外膜,可出現少量心包積液。



5、肺

引起肺纖維化,肺內結節和胸膜炎,間質性肺疾病。

6、腎臟

可能出現原發性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澱粉樣變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不僅僅表現為關節不適,身體其他器官也會累及,甚至會發展為全身性疾病。如果有發現類風濕的早期癥狀,儘早的尋找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治療。別錯過特別好治療時機,使得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病情持續發展,最終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