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丨引發黎巴嫩大爆炸的硝酸銨是誰囤在港口倉庫的?

較真要點:

查證者:反海外謠言中心

截至目前,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大爆炸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4000人受傷。事故的原因仍在調查中。但黎巴嫩各級官員,上至總統總理,都已經明確這場爆炸是由“沒收並存儲在港口的高危爆炸物導致”。那目前的一個焦點就是,這2750噸在高溫下非常危險的硝酸銨,是怎麽來到這個港口,並且一放就是“超過6年”的呢?

國內一些自媒體展開了猜測,比如一篇題為《貝魯特驚天一炸,真主黨又遭重擊》的文章就提出,這是真主黨儲存在此的——因為把軍火儲存在居民區,可以把居民當作盾牌,讓敵對方的以色列投鼠忌器,不敢轟炸。

這種推測靠譜嗎?

事實上這批硝酸銨的來歷是有據可查的。根據黎巴嫩總理提供的信息反查,可在船舶扣押(shiparrested)網站2015年10月發布的電子雜誌上找到對應記錄。根據這份電子雜誌記載,在2013年9月23日,一艘掛著摩爾多瓦國旗,名叫“羅瑟斯”(Rhosus)的船隻,從格魯吉亞的巴統,運送2750噸硝酸銨到莫三鼻克的貝拉。它在路經黎巴嫩貝魯特港的時候,由於機械故障而被禁止出航。

很快,除了船長和四名船員以外的其他員工都被遣返,而船主也宣告破產。船上貨物的債權人、租船人和貝魯特港口方開始了漫長的法律糾紛。船長和剩餘船員鑒於船上缺乏補給,以及存在危險品,於是向黎巴嫩法院申請下船,法院讓港口當局評估後允許了申請。船上沒人了,危險品貨物不能不管,於是港口當局就將這批貨物卸下來放到倉庫,等待“拍賣”或“適當處置”。

結果這一放就是6年10個月。但需要指出的是,港口當局(海關)並非認為這批貨物放到倉庫就安全了。根據半島電視台採訪顯示,黎巴嫩海關人員在2014年後的三年內,發了至少五封信給法院,要求將這批貨物賣給國外或軍隊或私人公司。比如其中一封信是這麽說的:“鑒於這些貨物在不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存放在倉庫中的嚴重危險,我們重申要求,請海軍機構立即重新出口這些貨物,以維護港口和港口作業人員的安全。或考慮同意將這批貨物賣給黎巴嫩炸藥公司。”然而,這些信石沉大海毫無回音。

所以目前來看,這批危險的硝酸銨之所以一直存放在倉庫,並不是如一些自媒體說的那樣是“真主黨在靠近居民區的港口長期儲存當盾牌”,而是黎巴嫩官僚機構扯皮拖延的結果。直到8月4日發生大爆炸。黎巴嫩媒體引述初期調查報告稱,倉庫起火是“為防偷盜,工人在焊接補上該處倉庫的一個破洞時”導致的。

本文編輯:ryanding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辟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