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郭台銘退休,120萬員工的鴻海“巨輪調頭”

鴻海抑或富士康一直被認為是全球製造業最重要的一環,如今,老“廠長”辭任,繼任者最大的任務就是帶著鴻海向“工業互聯網”轉型,撕去“代工王者”的標簽。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雷生

編輯|李薇

頭圖攝影|鄧攀

郭台銘正式選擇了告別鴻海帝國。

“我今天用感恩的心站在這裡,感謝過去40多年來支持我的客戶、股東、同事、夥伴,如今我放下鴻海,捨不得,但我不後悔。”在6月21日台灣鴻海集團股東會後,郭台銘在告別感言中說道。

郭台銘接任者的這一懸念也在當天的股東會上揭曉——負責芯片業務的鴻海半導體次集團總經理劉揚偉當選為董事長。

劉揚偉。來源:IC photo

董事長的職務由一人接替,但郭台銘在鴻海集團經營決策的權力卻交由一個由9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共同承擔,鴻海也從曾經的一人決策,變成了分權分立的模式。

儘管依然擔任董事,但從名義上,郭台銘不再是自己創辦了45年、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24、2018年總營收約1.15兆人民幣的鴻海集團的董事長。

憑借鴻海集團的巨大成功,在2019年3月富比士發布的富豪榜上,郭台銘也以63億美元的身價排名第257位,位列台灣地區第一,再次成為台灣地區首富。

告別鴻海後,郭台銘將重新上路:他於今年4月宣布參選2020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從鴻海退位也是無奈之舉。

所以,在郭台銘今日溫情脈脈的離職感言中,也充滿了為初選造勢的味道:“我第一個20年,是為了錢、為了家人;第二個20年是為理想,我懂經濟,和世界企業家交朋友;現在這個20年,我要轉換跑道,不再為自己,而是為(中國台灣地區)人民。”

鴻海抑或富士康一直被認為是全球製造業最重要的一環,郭台銘則被稱“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亨利·福特曾有名言“沒有人能管理100萬人”,而富士康帳下有120萬員工。如今,老“廠長”辭任,繼任者最大的任務就是帶著鴻海向“工業互聯網”轉型,撕去“代工王者”的標簽。

董事長與鴻海的轉型

6月21日鴻海集團股東會剛一開始,郭台銘在致辭中就決定脫身,他表示今天因為有其他要事要請假,因此不會親自主持股東會,等股東會結束後會回來發表感言。

對郭台銘而言,眼下參與的選戰至關重要,即將退位的他不便回答關於公司經營的具體問題,更何況,眼下在鴻海集團以及富士康的處境並不十分樂觀。

2016年6月時,面對股東時郭台銘曾信心滿滿地保證,“股價不到200元(新台幣),絕不會退休”。但三年過後,期間雖有起伏,但在台交所上市的鴻海股價,在6月21日的收盤價僅為76.8元新台幣,距離200元新台幣的目標甚遠。

有股東對鴻海的股價水準提出質疑,對此,鴻海副總裁兼FG次集團總經理、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回應稱“經營團隊來看,我們是被低估,我們也是很委屈的”,“股價低估了,沒有反映我們真正的價值”。

在過去多年間,鴻海和富士康都被認為是代工廠的代名詞。郭台銘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嘗試撕去這一標簽,減少公司對蘋果和其他智能手機等組裝業務的依賴,帶領鴻海向高科技全面轉型。

2018年6月的股東會上,因為營收僅增長8%,未達到向股東承諾的10%,郭台銘就曾當眾鞠躬致歉。不過他隨即強調,對於鴻海未來的發展百分百有信心,鴻海已經開始向“工業互聯網”轉型,“未來5年對公司轉型非常重要,保證5年內絕對不會退休”。

誰知,不到一年,郭台銘就變了卦。

不過,從新當選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不難發現,鴻海仍在加速轉型的路上:新董事長劉揚偉在鴻海內部主要負責芯片業務,5G、電動汽車(EV)以及工業物聯網(IAI)等業務。

在展望未來面對的挑戰時,劉揚偉闡釋鴻海將會向雲(雲計算)、移(移動)、物(物聯網)、大(大數據)、智(人工智能)、網(工業互聯網),此外再加上機器人。

來源:被訪者

黑馬與9人小組

劉揚偉一直被認為是新董事長人選的黑馬。

劉揚偉曾在聯電旗下聯陽美國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也曾在美國南加州創業成立主機板公司,後來被鴻海收購,他還曾做過IC設計企業普誠科技的總經理,熟悉半導體領域。

2007年,劉揚偉加入鴻海擔任郭台銘董事長特別助理;2016年,鴻海並購日本夏普後,劉揚偉擔任日本夏普董事;2017年他開始領導鴻海新投入的半導體業務。

不過,相比較跟隨郭台銘創業二三十年的盧松青、戴正吳、呂芳銘等人,劉揚偉的資歷並不算很深。

2019年5月15日,聯合早報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由於劉揚偉在鴻海高層中層級相對較低,因此他獲選為郭台銘接班人讓鴻海內部許多人驚訝。”

知情人士同時對聯合早報表示,即使劉揚偉接任董事長,對鴻海日常業務影響也有限,因為集團各子公司數年來維持獨立營運。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棒之後,鴻海將由一個9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進行管理。

鴻海集團九人經營小組,從左至右為林忠正、林政輝、呂芳銘、盧松青、劉揚偉、李傑、黃秋蓮、薑志雄、黃德才。來源:被訪者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4月1日時,郭台銘曾宣布將“退而不休”,將權力下放給8個事業群的12位總經理,自己專心當好最後的決策者。

可誰知,不久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多人共治模式也爆發出問題,2009年郭台銘回歸鴻海,一直奔波至今。

這次,郭台銘放出“即使無法當選(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也不會回歸鴻海擔任董事長”的狠話,真的不會再回來了嗎?

從窮小子到台灣首富

“一開始,我從什麽不懂的窮小子,學做工廠、學著開模具、學著管理,從工人開始一步步走過來,酸甜苦辣都經歷過。真是捨不得,但是不得不交棒,半夜常常會想到以前的景象。”股東會開始前,郭台銘接受採訪的視頻中表達出自己的不捨。

攝影:鄧攀

生於1950年的郭台銘的經歷堪稱傳奇。

1974年郭台銘拿著10萬新台幣,跟10位創業夥伴開創模具廠,從黑白電視的旋轉鈕製造起家。

郭台銘回憶,創業之初時每天上完夜班休息,就把電話本當枕頭,沒睡幾個小時就要早起送貨,搶先在競爭對手之前送達。創業40多年來,郭台銘每天至少工作16個小時。

1982年,郭台銘創辦的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1988年,郭台銘在深圳成立了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此後經過多年發展,成為著名的企業集團。

《人民文摘》曾寫到一個故事,將郭台銘的鐵腕管理描述得頗為有趣。

郭台銘是台灣地區第一個起用大量博士的企業家,可是這些博士一點都沒被當成寶。某位曾跑過產業經濟方面的資深記者描繪了郭台銘一次開會的情節。

開會前,郭台銘坐著,他面前只有一張椅子,二十幾個博士全站著,由郭台銘一個個親自發問,問到最後,他說:“嗯,張經理講得最好,事前有準備,你請坐!”其余的人繼續直挺挺地站著,直到開完會。

台灣媒體名人陳文茜曾描述郭台銘的辦公室裡擺滿了好幾十座立架,每座立架上都是精心繪製的圖表,每當有事業群幹部進來開會,他就往立架前一站,翻到特定圖表,每幅圖表上都有某位幹部的簽名,當場在郭台銘面前確認某位幹部的承諾是否達成目標。

2005年,一本名為《虎與狐》的關於郭台銘的傳記出版,作者用老虎與狐狸兩種動物來形容郭台銘,“虎一般威震全球鴻海大軍,狐一樣靈敏迅捷改寫市場新規則”。這被認為是對郭最為準確的定調。

2014年時就曾有人勸郭台銘參選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他隨即反駁說“不要害我”。2016年烏鎮互聯網大會期間當被記者再度問起時,他直言讓自己參選的聲音是“胡說八道”。

不料,2019年4月17日,郭台銘正式宣布參選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

宣布參選前一日,郭台銘在社交媒體發表了一長段文字記錄自己關於選舉的想法,他在文末寫道:“聰者-稍安勿躁覓梁棟。智者-三思謀定而後動。明者-和平運轉帶解凍。我現在正在思考我應該做聰者、還是智者、還是明者。”

郭台銘大事記

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中國台灣台北縣板橋市,祖籍山西晉城;

1966年,進入中國台灣地區“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1971年,畢業進入當時中國台灣前三大船務公司複興航運工作;

1974年,出資10萬新台幣,在中國台灣台北市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

1982年,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1600萬元;

1985年,成立鴻海美國分公司,開始進入中國台灣以外市場,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1988年,在深圳成立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

1991年,鴻海集團在台交所上市;

2000年,富士康開始代工蘋果iMac計算機;

2001年,蘋果iPod由富士康代工,獲得市場好評;

2002年,鴻海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450億元(台幣),高居中國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

2007年,富士康生產第一代iPhone;

2008年,宣布將捐出個人9成約400多億人民幣財產用於公益;

2009年7月,在美國涉嫌38億美元逃稅被美國國稅局控告,賠償90萬美元;

2019年4月17日,宣布參加2020年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2019年6月21日,在鴻海集團股東會開場致詞中表示,將淡出鴻海經營,日常營運將交由經營委員會9人小組,正式卸任鴻海董事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