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胰腺癌發病率平均為7/10萬人,在上海的發病率鋼彈15/10萬,發現晚為主因之一

yxa_20151029_lxj.jpg

近日公布的2018年「上海工匠」名單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被稱為上海胰腺癌診治的「金字招牌」。該團隊已經引領了國內國際醫學潮流,在被歐美髮達國家長時間掌握話語權的學術舞台上,打造出胰腺癌診治的「上海方案」「上海品牌」。

胰腺癌被稱為「癌王」,數據顯示,我國胰腺癌發病率平均為7/10萬人,在上海的發病率鋼彈15/10萬。由於發現時多為中晚期、胰腺所在位置隱蔽、病情兇猛等原因,治療效果一直不佳。在國內著名胰腺外科專家倪泉興教授的引領下,虞先濬團隊鎖定胰腺癌手術安全性、根治性和有效性,通過一系列原創性臨床轉化研究,將患者術後中位生存期延長了近40%,在國際上佔據引領性地位。

胰腺癌根治手術風險高,其中胰腸吻合後發生的胰瘺是最常見、最致命的併發症。多年來,國際上術後胰瘺的發生率一直高居15%左右,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此,該團隊創新發明 「乳頭狀殘端封閉型」胰腸吻合新方法,III期臨床試驗結果發表在《Surgery》雜誌上,將術後胰瘺率從目前國際平均水準的15%下降至9.6%。在全國20多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獲得滿意療效。美國著名胰腺外科專家Harish Lavu教授為此專門發表述評,評價該原創性方法為胰腺手術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前期大量臨床實踐,團隊創新出了銳性解剖清掃法,發明了新型手術器械,不僅清掃淋巴結更徹底,還明顯減少術中出血,並使手術時間縮短近50%。團隊通過研究發現胰腺癌淋巴轉移的特性規律,證實只有淋巴轉移陽性的患者才需要術後輔助化放療。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團隊代表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撰寫了《胰腺癌淋巴轉移診治進展與處理規範》,被業界廣泛採納,指導臨床實踐。

與此同時,儘管胰腺癌化療敏感性和有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缺乏實用簡便的個體化選擇指標。許多醫生臨床屬於盲目的經驗用藥。團隊發現,胰腺癌豐富的間質影響了藥物的「運輸和彌散」,明確間質比例,可有助提升化療療效預測和方案選擇。團隊通過無創的「超聲內鏡彈性應變率比值」,區別不同化療方案對局部進展患者的有效性,填補了胰腺癌精準醫學的空白,並實現了個體化治療。

基於上述臨床科研突破,美國《外科學年鑒》主編凱思·利樂默教授如此評價,「來自中國的原創性、開拓性成果,勢必將在全球範圍內讓更多胰腺癌患者從中獲益。」


作者:陳青

編輯:金婉霞

責任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