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歷史上24位高官的書法,你怎麽看?

從奠定書法藝術地位的

秦代政治家、文學家李斯開始,

兩千多年來,

中國歷史上就有一些集

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為一體的人存在。

例如:褚遂良、謝安、范仲淹……

歷代書法評價中,

書品和人品是一個血肉相連的整體,

人品歷來高於書品,

所謂因人廢字。

不過也不完全如此,

也有書法高品格差的書法家,

而且還有開宗立派的。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這些歷代“高官”的書法,其中有人品書品俱高的,亦有書品高但人品低劣的。孰優孰劣,各位書友怎麽看?

1、李斯

李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人,秦朝宰相。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李斯《嶧山碑》

《嶧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時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塊,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原石已不在,相傳魏武帝曹操登山時令人推倒。現在的摹本比較有名的是“長安本”。此為明拓宋鄭文寶摹刻長安本。

局部:

2、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曹操雖善書,但他流傳於世的墨跡很少。現留存於世的只有兩個字,即曹操在征漢中時,寫在石門南褒河一塊大石上的“袞雪”二字。

3、諸葛亮

趙孟頫《諸葛亮像》局部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亮《遠涉帖》

《遠涉帖》為諸葛亮兵出斜谷伐魏時所書,是經北宋內府弆藏並由《宣和書譜》著錄在案而傳承有緒的諸葛亮書跡。全帖共27字:“師徒遠涉,路線甚艱,自及褒斜,幸皆無恙,使回,馳此,不複雲雲。亮頓首。”

全文是章草筆體,間有隸書神韻,筆力纖秀,楷書的法度謹嚴中透出靈動清俊,內斂淡雅,不沾一絲躁氣,所謂“乾坤清氣得來難”,便是這個道理。落款“亮”字獨為楷體,特別引人注目。

4、謝安

謝安的職位是宰相,一個文武雙全,也是一位因功高蓋主埋下隱患的偉大的政治家,東晉著名政治家、宰相、書法家,名士謝尚的從弟。

謝安《六月帖》

謝安年輕時,以清談知名,最初被司徒征辟,除任佐著作郎,都以病辭去,隱居於會稽郡山陰縣之東山,與王羲之、孫綽等遊山玩水,並教育謝家子弟。此後多次拒絕朝廷辟命。

謝安《中郎帖》

謝安曾從王羲之學行書,書法非常出色,尤以行書為妙品。後世米芾曾稱讚他的書法“山林妙寄,岩廊英舉,不繇不羲,自發淡古。”《宣和書譜》收錄有其行書《近問帖》《善護帖》《中郎帖》《淒悶帖》《六月帖》。

謝安《妻悶帖》

謝安與王羲之建立了非常好的師生友誼,東晉時女詩人謝道韞,作為謝安的侄女,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

5、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褚中令書哀冊》

褚遂良在初唐時期是虞、歐之後晚起的書法家,他曾請益於虞、歐兩位,得到他們的指導啟發,對他影響很大,所以褚字兼有方圓之長。他所書碑版,流傳於世的,如《倪寬讚》《雁塔聖教序》等幾種。

《雁塔聖教序》

《孟法師碑銘》

褚遂良《山河帖》

褚遂良《潭府帖》

6、狄仁傑

狄仁傑(630—700年),字懷英,並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區)人,唐、武周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可謂是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

《袁公瑜墓志》

《袁公瑜墓志》為狄仁傑撰並書。該墓志高70厘米、寬74厘米。從墓志拓片上看,狄仁傑書法造詣很高,作品以虞世南書風為主,顯得圓腴俊朗,又有褚遂良書風的舒展勁峭,同時運筆穩健,點畫豐腴,骨力深藏,剛柔相濟,別具一格。

7、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的著名散文《嶽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被後世廣為傳頌。

范仲淹《遠行帖》

范仲淹善書。宋黃庭堅《山谷題跋》中雲:“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沉著,極近晉宋人書。”又雲:“范文正公書《伯夷頌》極得前人筆意,蓋正書易俗,而小楷難於清勁有精神。明唐錦《龍江夢余錄》評范仲淹書“極端勁秀麗,無毫鋩縱逸之態。”

范仲淹《邊事帖》

范仲淹《道服讚》

范純仁 尺牘《致伯康君實尺牘》 之一

范純仁 尺牘《致伯康君實尺牘》 之二

范純仁 尺牘《故人帖》 之一

范純仁 尺牘《故人帖》 之二

8、富弼

富弼,河南洛陽人,字彥國。天聖八年舉茂才異等。慶歷二年,報使契丹,允增戚幣,力據割地之請。次年,任樞密副使,助范仲淹推行新政。旋被排擠居外。至和二年,與文彥博同任宰相。

富弼《兒子帖》

2005年6月19日,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賣會上,富弼的《兒子帖》成交價462萬。該帖現在看來,極接地氣,字字可讀出老父親對兒子為人處世的擔心,以及為兒子事事安排的良苦用心。

釋文:

兒子賦性魯鈍,加之絕不更事。京師老夫絕少相知者,頻令請見,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翻譯:

我兒子本性愚笨遲鈍,加上他很少經歷社會磨練。在京師我很少知心朋友,所以讓他常常去拜見您,希望諸事對他多加指教,感激不盡。這信也請閱後燒掉。

富弼《溫柑帖》

9、文彥博

文彥博,字寬夫。汾州介休人,就是現在的山西介休,在世92年(1006-1097),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史稱介休三賢之一。文彥博在歷史上是一個“神童”,更是一位賢相。經歷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將入相50年,功業巍巍,權位顯赫。

文彥博 《左藏帖》

自古文人多清高,在文彥博看來,書法只是小技,只是當作工具而已,平生不以書法得名,也不會有像後來的米、蘇、黃等人對書法的研究精神。由於他滿腹經綸,博古通今,胸中珠璣羅列,流露在書法上,卻也卓爾不同凡響。

文彥博《內翰帖》

文彥博《三劄卷》

10、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提起王安石,人們自然會想起“王安石變法”,會想起他的一些詩文,但知道並了解他的書法的人可能不多。

▲ 王安石《過從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王安石的書法淵源,還有另一些說法,歸納起來,約有下列幾點:一是王安石的書法由筆底自然生發,多率意而作;二是像晉宋間人的筆墨,風度俊逸,飄飄不凡,格調很高;三是在書法淵源上眾說紛紜,難究其根。

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卷 紙本 29.9×119cm 上海博物館藏

局部

王安石的書法存世較少,對他的書法也如對待他的變法一樣,時人與後人有許多評論。蘇東坡認為他的書法得無法之法,但是不可以學,其原因就是他沒有法;黃庭堅認為他的書法奇古,像晉宋間人的筆墨,又說他的書法多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蕭散簡遠,神采飛揚,好比高人勝士,雖然敝衣敗履,但走在大車駟馬之間,而目光炯炯,總與平常人不同;米芾則說王安石的書法學的是五代時的楊凝式,而且頗為自負地說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

11、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小學課本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記憶猶新,大概是這種破而後立的天生智慧成就了他後來的政治、文史以及書法成就。

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局部

司馬光是位頗有成就的書法家,嚴謹古逸的書法根植於醇厚的文史學養與政治懷抱,用筆提按分明,結體規整扁平,在橫劃的入筆出鋒處,時常帶有蠶頭鳳尾的漢隸特徵,獨樹一幟,可名曰“隸楷體”,在群星璀璨的大宋書法銀河中也是十分耀眼的。

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

33.8cm×130cm 國家圖書館藏

12、蔡京

蔡京,字元長,北宋權相之一、書法家,著名書法家蔡襄的從弟。蔡京先後四次任相。

蔡京《宮使帖》

時代造就了“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但因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而宋人書法“尚意”,特別注重個人風格與品性,故人們改蔡京為蔡襄。

蔡京《節夫帖》

蔡京的書法藝術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因而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朝野上庶學其書者甚多。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匯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麽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

宋代蔡京行書《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蔡京題趙佶聽琴圖

13、秦檜

秦檜,字會之,漢族,宋朝江寧府(今江蘇南京)人,兩任宰相。中國文字有“宋體字”,始於宋代雕版印刷,運用極為廣泛,至今都常用於書籍、雜誌、報紙印刷的排版,但大家都不願提起創始人的姓名,也就是秦檜。

秦檜《偈語》

除了作為奸臣以“莫須有”罪名害死忠烈將領嶽飛而聞名之外,秦檜的書法也備受矚目。他字寫得娟秀,神采奕奕,深為宋徽宗喜愛,命其掌管公文。據說他利用公務之暇,潛心研究漢字,再加上他對宋徽宗瘦金體研究深入,對其工整劃一,形成宋體。

秦檜《深心帖》

《深心帖》局部

秦檜代表作《深心帖》,書於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個月前剛進太師魏國公)。《深心帖》出自《楞嚴經》第三卷,實為殘帖,該帖前面至少應有正文41個字。秦檜傳世書法不多,《深心帖》可以代表秦檜書法的最高水準。

14、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文天祥書法宗法二王,筆畫粗細變化不大,但注意在布局安排中的疏密變化,觀其作品中,仿佛有一股清泉在流溢,秀逸並富文人氣息。

15、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又號玉泉老人。金末元初人,契丹族,仕蒙古三十年,窩闊台汗在位時官至中書令(相當於宰相),是推行漢法的積極倡導者。

耶律氏唯一的傳世手跡《送劉滿詩卷》

耶律楚材在國家治國方略的漢化進程中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他和全真教丘處機對成吉思汗的諫言曾拯救過數以百萬漢人的生命,可被稱為“蒙古第一儒臣”。而作為書法家的他同樣是出色的。明初宋濂評之:“晚年所作字,畫尤勁健,如鑄鐵所成,剛毅之氣,至老不衰。”此可謂的評。

16、劉基(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

劉基書法真、行、草都有涉足,尤擅長行草,有著勁挺流美、遒媚高雅、清麗秀美的特點,又有唐楷嚴謹莊重的意味,給人以草走龍蛇,墨留芳香的感覺。

17、解縉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務。

解縉書法作品《宋趙恆殿試佚事》

解縉擅書法,小楷精絕,行草皆佳,用筆之精妙,出人意表,其草書開晚明狂草先河,明吳寬《匏翁家藏集》稱:“永樂時,人多能書,當以學士解公為首,下筆圓滑純熟。”

《自書詩卷》是解縉在廣西、交阯為官期間所作,作品創作於永樂八年(1410年),時解縉四十二歲,恰從遙遠的邊陲入京奏事,之後不久即被陷入獄,五年後慘死,曾經清安岐、乾隆、嘉慶、宣統禦府收藏。

此卷書法縱橫超逸,奔放灑脫,點劃出規入矩,絕無草率牽強處。章法經營尤見匠心,全篇一氣呵成,神氣自備,顯示出解縉駕禦長卷遊刃有余的不凡功力。

從卷末自識中流露出解縉本人對此卷也是頗為得意的。他把這件得意之作送給禎期,禎期為解縉兄解綸之子,以書名,不失門風。

18、於謙

於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自幼聰穎過人,青年時代就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名篇《石灰吟》。在明代三十餘年的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興利除弊,剛正不阿。

此作是於謙應北京夕照寺僧普朗之請,為其師古拙俊禪師遺存的《公中塔圖並讚語》所作題記。從所具官銜判斷,作品應書於明正統年間,於謙四十餘歲時。此書明顯學趙孟頫,用筆頗熟,結體秀雅挺拔,最重要的是自然,不拘謹,也因此導致個別地方不那麽精細。此手跡曾經安岐、顧崧等人收藏。

19、楊士奇

楊士奇,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裡,諡文貞,漢族,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明代大臣、學者,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

楊士奇小楷跋《倪寬讚》

楊士奇《致頤庵先生尺牘》

20、商輅

商輅,明代首輔,是明代近三百年科舉考試中第二個“三元及第”(同時獲得解元、會元、狀元),仕英宗、代宗、憲宗三朝,歷官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時人稱“我朝賢佐,商公第一”,卒諡文毅。

商輅《浙藩送行詩序》(局部)

21、李東陽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為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

李東陽《草書贈廷韶詩軸》灑金箋草書 141.4×49.8cm 上海博物館藏

李東陽長於篆、隸、楷、行、草書,於篆隸造詣尤高。他是明初台閣體書法向明中期吳門書法過渡期間的書法家。李東陽的書法已擺脫明初台閣體的束縛,對明中期書風起承先啟後的作用。

《任詢行書韓愈秋懷詩》

有書法大家讚道李東陽“長沙公大草,中古絕技也!玲瓏飛動,不可按抑,而純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無怒張蹈厲之癌,蓋天資清澈,全不帶渣滓以出。”代表作品有篆書《懷素自敘帖引首》、楷書《邃庵銘》、行草書《自書詩卷》等。

22、劉墉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父親劉統勳是清乾隆年間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清人張位屏於《松軒隨筆》稱:“劉文清書,初從趙松雪入,中年後乃自成一家,貌豐骨勁,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寵攏,超然獨出。”

劉墉《清愛堂墨刻》

23、和珅

和珅,字致齋(1750~1799)中國清代乾隆時權臣。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字致齋。少年家貧,為文生員,因機靈善辯,儀表俊偉,受清高宗賞識,歷任顯官,後升任軍機大臣,居此要職24年。他位高權重,長期貪婪狂妄,是個性心理畸形發展的必然結局。

乾隆愛書法,和珅刻意摹仿乾隆的書法,他寫的字酷似乾隆的禦筆,乾隆後期有些詩匾題字,乾脆交由和珅代筆,從中可以看出和珅書法之造詣。

據《和珅列傳》記載,和珅的記憶力驚人、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多才多藝,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和珅書法,故宮有收藏,其書法融歐、顏、柳於一體,頗具書卷氣,可知當年是用過功的。

24、翁同龢

翁同龢(hé),字叔平,號松禪,鹹豐六年(1856)一甲一名狀元。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參機務。先後擔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光緒戊戌政變,罷官歸裡。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

翁同龢書法遒勁,天骨開張。幼學歐、褚,中年致力於顏真卿,更出入蘇、米。工詩,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晚年沉浸漢隸,為同、光書法家第一。當時的書法家對他的書法造詣之高十分敬佩。

來源:壹號收藏

注: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