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精神病?關於精神病的10個理解主題

一家德國精神病院的外景,被我們稱為最美精神病院

文丨陳發展

題圖是由患者本人、家屬和專業人士共同編撰的用於精神病健康教育的手冊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心理科陳博士(ID:develop0909)

心理科陳博士致力於傳播精準的心理健康知識。

2年前我在德國漢堡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訪問學習時,參與了一個旨在培訓曾經罹患精神病的患者成為康復陪伴者的項目。他們認為患病本身也是一種資源,這種病痛的體驗可能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其他患者。

今天整理曾經的訪學資料,再次拾起項目的參考手冊,認真閱讀了一番,還是很有感觸。參考該項目的資料,和大家分享一下德國人是如何理解精神病,專業人士是如何向大眾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的。

█ 精神病,一種人類現象

與其他生物不同,人類要不斷獲取對自我的認識。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自我懷疑,甚至放棄自我,進而超越自我或迷失自我。

當我們在沒有支持和理解的環境中迷失太久時,可能會不再表達情感或選擇忍耐,這會變成抑鬱。又或者我們勇敢地選擇繼續戰鬥下去,可能會成為躁狂。

迷失自我的人,也可能會失去與他人之間的界限,這會導致對環境中的客體和他人的感知覺發生變化,思維會變得沒有邏輯。如果這樣的體驗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被稱為精神病(Psychosis)。這些被稱為精神病的人就像來自於另外一個星球的外星人,不再以人類典型的方式生活。

精神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我們生活各個領域的危機和障礙。有時候他人甚至都發現不了我們有什麼變化,但是內在的自我已經不再是從前的自己。當以情緒、活力和生活的各種感受紊亂為主要表現時,被稱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 Psychosis)。

當感知覺、思維和交流受到主要影響時,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或認知性精神病」。在許多時候,感知覺和心境是緊密相關的。每個精神病都是不同的,就像每次夢境都不一樣。

精神分裂症對自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情感性精神病主要影響自我價值。總體而言,每種精神病體驗都有其獨特性,受到社會情境和個人經歷影響。

因此,每一個患者都應被站在他的角度去認真對待: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與現實失去聯結的。否則任何一個依據指南的標準化治療可能都是不合適的:當具有精神病體驗的個體意識到不能作為獨立個體被尊重時,任何治療對他來說都很難有效。

上圖是漢堡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招募的三位罹患過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和抑鬱症的精神病患者,經過培訓組建的精神障礙陪伴小組。

█ 「正常」和「特別」是流動的

精神病性癥狀的表現形式、持續時間和出現的頻率在不同人身上和不同階段有著巨大的差異。沒有一個人完全是病態的或健康的。

對同一個事物保持持久的穩定情緒、一定的活力和一致的感受,是難以想像的。假如可能的話,這也是一種煩惱。人們都渴望擁有持續的創造力,但是有時也會有不切實際的自我懷疑。

媒體和文化在製造一種假象:我們要永葆青春和活力。但是,一旦你和周圍的人真正建立聯繫,就會發現許多危機和難以想像的經歷。

因此,不必擔憂情緒、知覺和思維的變化。但是,當這些變化超出自我控制,並且對個體、家庭和周圍環境帶來困擾時,需要警惕。我們應對壓力不僅僅依賴於個體,還在於所處的文化環境,一種我們長期生活和暴露的人文環境。

因此,將精神病狹隘地看做一種異常現象,而沒有正式地思考這個過程的是如何形成的,對疾病本身沒有任何用處。

訪問時與已經康復的患者和家屬組建的康復陪伴小組進行座談

█ 理解精神病的十個主題

目前尚沒有得到公認的對精神病的解釋。所有對精神病的解釋都試圖揭開疾病的原因,即使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對精神病的解釋也是有局限的。

從早期的「致精神分裂症的母親」的精神動力學解釋,到當下認為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所有的科學解釋都企圖將複雜的過程簡化成單一因素,這不僅僅是無效的,甚至還造成了許多傷害。

考慮到不同處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可能會有精神病性癥狀,我們假設:精神病性癥狀是人們在現實危機和外部自我間一種情緒和思維的移動過程。因此,我們應該花較少的精力去探索精神病的病因,而是更多地理解每個特殊情境下的個體。

1.每一個精神病性體驗都是獨特的

每個精神病性癥狀都是不同的,似乎在敘述一個特別的故事。探索他生活的社會情境,才可能對他產生理解。「診斷」隻與專業討論有關,對患者個體而言不會帶來新的資訊。不要為了治療而讓「診斷」代替了他作為人類的基本屬性。

2.精神病性體驗是與生俱來的

每個人都可能會得精神病,主要取決於我們的敏感度和應激水準。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被庇佑的,想像夢境中的自己和孩子的行為,我們那時都是「精神病」。

3.精神病和夢境

精神病和做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為無意識的素材提供了出路。期望和恐懼是息息相關的。就像夢境中有喜悅也會有恐懼,精神病也有渴望和恐懼的兩面性。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夢境會被睡眠保護著,而沒有什麼可以保護你在清醒的狀態下「做夢」。

4.童樣知覺體驗

二三歲的孩子會以自我作為世界的中心,我們知道這是孩子心理發育的正常過程。但是如果成年人有這樣的知覺,我們會認為他有妄想。其實,這種退回到孩童時代的知覺體驗也是成年人心理發展的一個過程。

5.危機和風險

精神病通常在人生的重要階段出現。危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部分。當我們努力成長為更好地自己時,例如與原生家庭分離,建立親密關係,孩子出生,換工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分離和變化,這些都考驗我們內在的安全感,促使我們尋找一個全新的自我。敏感的個體可能在這些分離中感受到威脅和挑戰。

完全避免這些危機雖然可能降低風險,但這不是治療的目標。更為重要的是,讓精神病個體長期維持一段治療關係,以至於在危機中可以得到快速有效的乾預。

精神科的護士站,這裡的工作人員不穿工作服,有時候你分不清誰是患者,誰是醫生。

6.人類的衝突議題

精神病個體的內在衝突出現的比較頻繁,他們與這些衝突的對抗可能讓人看起來有些「奇怪」。衝突的議題主要有:對他人依賴又不信任、不可避免的孤獨感、親密和保持距離、不斷增加的對世界的困惑、思考生命的終結或超越,等。通常他們無法調整對他人的關注和期待,很難在自我意象和他人的觀點間進行匹配。

高敏感度的個體更難處理這些衝突,常常會與他人有衝突。不把這些衝突看做疾病的表現,而是鼓勵他們與這些人類生存的基本衝突議題建立聯結,可能對他們有幫助。

7.天生的差異

敏感度高的個體更容易將自己置於危機中。從出生開始,每個人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敏感度。但是,遺傳並不是「既定的」,基因的表達和激活依賴於環境和應激。因此,精神病雖然與遺傳有關,但並不是遺傳性疾病。

8.易感性的兩個方向

精神分裂症的個體具有極端易感性,很容易被內部或外部的刺激激活,緊接著,他們會用非現實的體驗來保護自己。內在自我保護的整合可能會轉向視覺和聽覺。外部的刺激、壓力或衝突會越過「正常」的環境,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直接到達內部自我。因此,治療中在分析焦慮刺激源時不應將這種反應局限於內部自我,避免將任何事物都「心理化」,而要聚焦於他感受到真實危險。

9.身體是心靈的鏡子

身體會以各種方式參與到內部情緒過程中,精神病性癥狀作為外部刺激源激發情緒時,個體的心率、血壓和腦代謝會發生變化。在危機中,這些身體變化又讓個體對刺激更敏感,形成一個循環。

通常情況下,這些身體變化不會引起精神障礙,但是個體會調動內部機制來應對這些變化。雖然一些藥物可以改善這些軀體反應,但是單獨使用這些藥物對精神疾病無效。因此,將精神病認為是一種器質性疾病是不合適的,甚至會破壞治療關係,即使這些藥物會顯著緩解他們的軀體不適反應。

10.激活反應

目前醫學界基本達成一致,精神病是一個由多因素導致的精神障礙。但是這種觀點的局限在於他們始終將人作為一種應對反應的客體。事實上,精神病並不僅僅是針對某種因素的激活反應,而更可能是一種激活反應的表達,一種矛盾的非環境的自我鬥爭。

簡單來說,外部的刺激引起的內在激活反應並不會引起疾病,我們針對這些反應的應對方式才可能引起疾病的表達。

上述是該手冊的第一部分「基本理解」,強調對精神病理解的作用要遠遠大於解釋(Understanding instead of explaining),這一理念也是我們醫生在臨床工作中常常忽略的部分,是精神病難治和複發的影響因素之一。該手冊的乾預部分,將會在近期繼續和大家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