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皮加一物,是濕氣的「頭號敵人」,每天喝一杯,帶走7年老濕氣

秋季是由悶熱轉到寒涼的季節,很多人體內會堆積著大量濕氣,影響人們的精神狀態與身體健康。所以想要平穩的度過涼爽的秋季,祛濕氣對於自身養生就變得非常重要。

判斷濕氣3原則

看舌頭,面色

在洗漱時可以看自己的面色和舌苔,濕氣重表現為有下眼袋,眼皮腫,照鏡子時,還發現自己的舌邊緣有明顯齒痕,舌苔厚膩,舌體胖大。如果是脾濕,人還常常會感覺到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看小腿

承山穴在小腿肚下方正中,這裡的肌肉被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你可以按一按自己的承山穴,看看是否有酸脹痛感呢?如果有,那就說明你體內有濕。

看大便

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一箱水還衝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陳皮加一物,小偏方治療濕氣

材料:茯苓5克,陳皮2克

步驟:準備好茯苓、陳皮,若有老陳皮最好,將茯苓與陳皮用涼開水沖洗乾淨,陳皮剪碎,將茯苓與陳皮放進保溫杯,注入開水,浸泡5分鐘;倒出即可食用。

功效: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陳皮法雖然簡單好做,對濕氣隻起一個輔助治療作用,祛濕還得靠祖國傳統醫學。濕氣已經研究將近2000年,中國中醫已經發明了很多種祛濕的方法,不過是葯三分毒,食療法越來越被大眾喜歡:

土參雲苓茶

採用雲苓、荷葉、薏苡仁、橘皮、山楂、人蔘等製成的土參雲苓茶出自《黃帝內經》,茯苓,又稱雲苓,其本身就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尤其是針對於肥胖人群和體內濕氣比較重的人群,可以很好的祛濕、保護脾胃,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等癥狀,具有顯著治療作用。

橘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治療由脾虛濕盛引起的脘腹脹滿,而薏米在祛濕除濕上應用更為廣泛,它可直接作用於脾,脾是負責運化水濕的,當一個人脾虛時,水分無法及時排除體外,就造成濕氣,因此健脾可以除濕,加上山楂、人蔘、荷葉等健脾補氣的材料相輔,對祛濕的作用更是事半功倍,可有效祛除濕根。

小貼士:

1.少食涼,涼性食物易聚集濕寒,在體內鬱積成濕氣,加重濕氣的癥狀

2.保持室內乾燥,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會堵塞濕氣的排出,惡化濕氣

3.平時可含生薑,生薑助濕,對於濕氣的排出很有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