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閉環不閉、股價撲街:職教風口為何吹不起洪濤股份?

轉型職業教育4年,A股裝修、裝飾巨頭洪濤股份一把辛酸一把淚。在巨資收購、參股5大標的之後,職業教育的收入佔比從未超過10%。相對於2015年的高點,股價只剩零頭還不到,讓人不忍直視。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撰文 | Bugle X

編輯 | 葵醬

培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標杆,是教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職業教育,是教育部長陳寶生的心頭之愛,正是時代的風口。

主營裝修、裝飾的上市公司洪濤股份2009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14-2015年收購三大重要標的,進入職業教育的領地。裝修、裝飾+職業教育雙主業、互聯網+,從此成為洪濤股份在國內A股的主標簽。

- 1 -

5次並購,闖進職業教育

梅州人在深圳做裝修,劉年新為其中的龍頭老大。1989年,劉年新創立洪濤裝飾公司,2009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11年,劉年新首次上榜胡潤百富榜,身家27億元。

洪濤股份董事長 劉年新

2014年3月,洪濤股份牛刀小試,由裝修、裝飾主業向上遊延伸,斥資3600萬元收購中裝新網53%的股權。2015年3月,洪濤放大標的規模,斥資2.35億元,並購考研培訓機構跨考教育。9月,洪濤股份向「職業教育第一股」發起衝擊,斥資2.975億元收購學爾森85%的股份

學爾森成立於2004年,前身為同濟國際培訓網,一度是國內最大的建築行業職業資格認證專業培訓機構。2007年,學爾森上線建工教育在線,試水遠程教育。收購發生時,學爾森在上海、北京、杭州、重慶、南京擁有超過50個校區。

學爾森的業務聚焦在一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消防工程師、建築現場八大員的線上、線下考前培訓,為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認定的「裝飾設計人員」國家職業資格站定站(所),是國內建築培訓的領導品牌之一。2014年3月,中信資本一度斥資1億元,收購學爾森的控制權。

2013-2014年度,學爾森分別實現營收1.18億元、1.5億元,淨利潤335萬元、201萬元。裝修/裝飾巨頭 + 建築/裝飾培訓重鎮,真是天作之合。

根據雙方的協議,學爾森原股東承諾,2015-2017年度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500萬元、4000萬元和6000萬元;洪濤股份承諾,分三年、每年1750萬元(共計5250萬元))收購學爾森剩餘股份,否則學爾森原股東有權索賠。

在收購學爾森之際,洪濤斥資3900萬元,入股醫學培訓領導品牌金英傑20%的股權。雙方一度約定,若金英傑2015年度淨利潤不低於1500萬元,洪濤有權以15倍PE進一步收購金英傑不低於31%的股權。除了醫考,金英傑旗下另一品牌「政法英傑」在司法考試培訓,亦有一席之地。

在建築板塊,洪濤股份與董事長劉年新之子劉望共同投資築龍網,洪濤出資2000萬元佔股10%,劉望從原股東受讓5%。築龍網擁有全球最大的中文建築行業信息資料數據庫。

中新裝網的裝飾+裝飾培訓、學爾森的建工培訓、金英傑的醫考+司考培訓、築龍網的數據庫,加上跨考教育的學歷提升,圍繞職業培訓+延伸服務,逐漸構築一個職業教育O2O閉環。

- 2 -

對簿公堂,學爾森一地雞毛

然而,跨考教育、學爾森第一年便沒有完成業績承諾。根據收購協議,2015年度,跨考教育承諾完成3500萬元的扣非淨利潤,實際上隻完成1730萬元淨利潤;學爾森承諾完成2500萬元扣非淨利潤,實際隻完成淨利潤919萬元。

2015財年,洪濤的職業教育板塊實現營收1.19億元,在總收入中佔比不到4%。

2016財年,受政策影響,部分職業考試未能如期進行,學爾森收入大幅減少,虧損4558萬元。這年9月,洪濤更換學爾森高管團隊,楊勇出任總裁,引發大面積離職,又使經營狀況雪上加霜。10月,在洪濤拒絕支付2015年度的1750萬元剩餘股權收購款之後,學爾森創始人邱四豪第一次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交仲裁申請書,狀告洪濤股份。洪濤勉強同意支付當年的股權轉讓款。學爾森創始人撤銷仲裁。

2017財年,學爾森繼續虧損,數額高達3655萬元。洪濤再次反悔,拒絕支付15%的股權余款。2018年3月,邱四豪再次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洪濤的理由:學爾森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學爾森創始人的理由:由於2016年10月,洪濤更換原高管團隊,造成業績下滑,「責任不在中方」。

收購雙方,從觥籌交錯、相談甚歡,到撕破臉皮、對簿公堂,其間的轉變讓人唏噓。

2018年9月,洪濤終於完成了最後股權款項的支付,完成股東變更、工商變更,最終鎖定學爾森100%股權。

加入洪濤股份之後,學爾森學院向外延擴展,成為洪濤的「核心教育集團」,業務拓展至汽車維修、分體制空調安裝&維修。2016年7月,學爾森與澳洲博士山工學院結盟,引入澳洲TAFE認證,合作培養「工匠級」產業技術工人,拓展國際化辦學。李新財出任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重研發,2017年4月,學爾森發布開森學平台。

- 3 -

轉型教育4年,一把辛酸淚

2014-2015年,正是國內A股上市公司跨界教育的蜜月期,只要是上市公司+教育,股票就會上漲,在資本市場也是一路綠燈。儘管2015年度,跨考教育、學爾森雙雙未能完成業績承諾,洪濤股份2016年6月仍然以前海洪濤教育為主體,發行11.84億元可轉債,全部用於加碼作為「第二主業」的職業教育

前海洪濤教育掌舵人正是洪濤的「少東家」劉望。

募資項目分別為在線智能學習平台、職業教育雲平台、研發中心及教師培訓中心。一年半過去,三個募資項目,都只是開了頭,漸漸沒有下文。

相反,2018年3月,洪濤再次發起收購,以前海洪濤教育為主體斥資5億元、3.35億元,斬獲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廣東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控股權,向職業教育的前端——學歷職業教育延伸。而募投的另一部分資金則用來委託貸款、購買理財產品,獲利6300萬元,幾乎佔到洪濤2017年度淨利潤的一半。

在教育的概念失效之後,也許投資、理財才是洪濤股份真正的「第二主業」?

總結下來,洪濤的問題

1,標的選擇不慎:第一年跨考教育、學爾森便馬失前蹄,完不成業績對賭,學爾森甚至連連巨虧,拖累上市公司整體業績;

2,後續投入不足:11.84億元的可轉債,寧可用來理財,也不願重金加碼收購標的,所謂的打造職業教育閉環,只是一句空話;

3,在線轉型滯後:株守O2O模式,錯失在線職業教育大發展、通過在線擴大市場份額的良機,坐看對手快速做大。

一言以蔽之,用「玩票」的心情辦教育,既無教育基因,也無網感,豈有不敗之理?

2017年度,洪濤股份實現營收33.3億元,同比增長15.8%;歸屬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4.88%。職業教育板塊實現營收2.75億元,佔比總收入8.3%。

2018年前三季,洪濤股份營收30億元,同比增長19.7%;歸屬淨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9%。

二級市場,距離2015年5月轉型職業教育的最高點,洪濤股份的股價跌去近9成。轉型職業教育4年,一把傷心的眼淚。

2018年6月,洪濤股份總經理薛依東辭職,1987年出生的劉望接任。危急時刻,上陣已是父子兵。

本文由傳習邦獨家於2018年12月15日原創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關注傳習邦(微信公眾號ID:chuanxibang),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承學習,教育興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