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 中醫祖師爺: 扁鵲、孫思邈、李時珍都推崇艾灸!

中醫,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系統之一,一直保持著博大精深的神秘地位不可動搖。中國政府早就將中醫納入保障全民健康的醫療服務體系之中。

大浪淘沙,作為中醫古法的艾灸,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沉澱與考驗,至今依然魅力長存風靡大眾。原因何在?我們來看一下千古名醫是如何評說艾灸的。

中醫醫祖——扁鵲

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開山鼻祖,世人敬他為神醫。可以說,扁鵲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司馬遷稱讚他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扁鵲曰:「醫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灸艾故也。世有百餘種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

意思是說:「高明的醫生治療疾病使用艾灸療法,如同煮飯要用火。現在的醫療手段對慢性病、疑難病、危重病難以奏效,完全是由於醫家不了解艾灸療法,不會用艾灸療法的原因。世間有太多太多的慢性病、疑難病、危重病……不懂艾灸,不會使用艾灸療法,怎麼解除病痛,怎麼能救人性命?」

「若灸遲,真氣已脫,雖灸亦無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陽氣不絕,性命堅牢。又世俗用灸,不過三五十壯,殊不知去小疾則愈,駐命根則難。」

意思是說:許多大病,舊病,慢性病、要命的病等如果不及時艾灸,等到元氣虛脫耗盡之時,再來艾灸也沒有效果了,來不及了;如果能早點艾灸,自然能給身體補充到陽氣,可以保命了。世人使用艾灸三五十壯,就急著要求療效,要痊癒,要健康,三五十壯只能痊癒輕微疾病,治療大病、要命的疾病是遠遠不夠的。

扁鵲對艾灸的推崇備至,足見中國古代醫家對艾灸的重視程度,也證實了艾灸在醫療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併流傳至今。

中醫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後人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孫思邈極是重視灸法的,他說,「凡人居家及遠行,隨身常有熟艾一升。」意思是說,要隨身帶些精製的艾絨,以備養生保健之需。

其所著述的《千金翼方》有言:「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

孫思邈高壽一百多歲,在那個時代是極其罕見的。據唐史記載,這位神醫在中年之前並不是很健康,完全可以用體弱多病來形容。「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是孫思邈的真實經歷,一代神醫居然也曾因疾病纏綿而傾家蕩產。

為何以多病之身反而能享百歲之壽?歷史上已經做出了無數總結,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孫思邈非常重視日常養生之法,尤其注重艾灸的養生功效。

唐史記載:孫思邈在中年之後,經多方研究證實了艾灸的養生祛病功效,開始經常使用艾灸為自己調理身體,最常作用的穴位就是「足三裡」。

孫思邈晚年不禁感嘆:「火灸,大有奇功」。

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

李時珍在醫學、藥物學方面有著卓越的成就,在理論知識上和臨床經驗上對中醫脈學有著深刻影響和重大貢獻。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被稱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後世評價:性理之精蘊,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寶。

李時珍生於蘄春,故對蘄艾頗有研究,並寫進《本草綱目》:「艾葉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寒濕腳氣人亦宜以此夾入襪內。」

同時《本草綱目》還記載:艾以葉入葯,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

「近代惟湯陽者謂之北艾,四明者謂之海艾,自成化以來則以蘄春者為勝,以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從此,蘄艾名揚天下。

中醫醫聖張仲景在其所撰寫的《傷寒論》說:「 下利, 手足厥冷, 無脈者, 灸之。」

又,《洪爐點雪》雲:「凡男女老幼,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所不宜,凡年深痼疾,非藥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功拔之。」

艾灸療法既能治療又能調理還能保健;既能適宜老人又能適宜嬰幼兒;既能適宜病人又能適宜健康人。所以古大醫大德說:「治病之要術,無過艾灸」。

「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所謂見身說法,其言誠真,其心誠切,其論誠千古不磨之論,無如天下之不信何。」

?意思是:以救治自己的心情救別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患者,言語是真誠的,用真誠救人的心情救助別人,這個道理是千古不滅的真理,不怕天下人不相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