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液循環:從臆想到發現

實證科學家對生命活動的研究,通常採用兩種基本方法,即觀察與實驗。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1578-1657)首次把實驗方法用於生物學,於1628年發現了血液循環,成為現代生理學和實驗生物學的奠基人。血液循環被稱之為是人類最偉大的十個科學發現之一,可見這一學說在醫學進步中的重大意義。

在科學發現之前,古人早已觀察到人體內的血液運行的現象。但是,傳統醫學採用自然哲學的思維方式來推測其內在機制。《黃帝內經》認為「心主脈」、「肝藏血」、「脾統血」、「肺朝百脈」,血液運行與心、肝、脾、肺的功能有關。《靈樞·營衛生會》說:「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認為由飲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質形成營衛之氣,其「精專」部分即營氣從中焦進入肺脈,通過心及其所主血脈的化赤作用,在脈中化為血液,循行流注於經脈之中,沿著十四經脈的分布路線,始而手太陰肺經,終而足厥陰肝經。其「慓悍」部分直至上焦(胃上口),並咽上膈,布胸中而走腋,沿手太陰肺經之分,在經脈之外,隨著營氣運行的同一路線、方向和速度,在經脈外與營氣並行不已。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衛氣在經脈外循行,當平旦陰氣消盡時,衛氣出行於六陽經,自目內眥上行至頭,下入足太陽經之分,其中散行的部分,別出於目銳眥而下手太陽經,同時也入足少陽經和手少陽經;散行的另一部分,出行至耳前合於足陽明循行在頷部的經脈,而下入五趾間,並且從耳下下入手陽明經之分。行於六陽經的衛氣,惟行於足陽明經的一支循陰蹺脈上行入目。而再循手足太陽經脈之分,按上述規律,手足少陽、手足陽明,循環不息。計日行於陽經二十五周,到夜間至陰蹺脈,注於足少陰經,而至腎臟之分,由腎注入心、至肺、至肝、至脾、再至腎,如此循環,亦二十五周,至平旦,又行至陰蹺,上出於目。

顯然,這種自然哲學猜測既無法證實也不能證偽,只能永遠存在於古老的典籍之中,以及膜拜者的心中,不會帶給醫學研究任何積極正面的影響。正如同時代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約公元前460-377)的「體液學說」,他認為人體由血液、粘液、黃膽和黑膽四種體液組成,這四種體液的不同配合使人們有不同的體質。他認為脈搏是血管運動引起的,而且血管連通心臟。另一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也提出人體內(血管內)充滿著空氣。

古羅馬醫學家蓋侖(Claudius Galen,129-199)提出了血液運動的理論。他認為,在心臟分為兩半的中隔上,有肉眼看不見的小孔,血液穿流過這些小孔,從心臟右側到心臟左側,再流經肺部;血液在血管中緩慢地來迴流動,開始向這一方向,接著又向相反方向,如此往複循環。蓋侖認為,血液的流動是以肝臟為中心的,血液在人體內像潮水一樣流動之後,便逐漸被身體所吸收。他的這種稱之為「血液潮汐論」的理論,人們在1000多年來都把它奉為真理。

印度醫學也是一樣,他們認為心臟與臍是脈管的中心。《闍羅迦集》第1卷「總論」第30章名為「關於根於心髒的十大脈管之章」,開始處(第3—14節)即論述了與心臟相系的十大脈管,有六支節的身體、意識、感覺機能、五種對象、伴有屬性的靈魂、思考器官、思考的對象,皆依存於心臟。且心臟又是最為重要的「活力素」(ojas)的寓存之處,精神亦集中於此處。因而醫者們將心臟稱之為「mahat」與「artha」。管為十條,與稱之為「根」的心臟相連接,故被說成是「maha-mula」(大蘿蔔)。脈管運輸ojas,遍及我們身體的所有地方。在印度醫學裡,脈管(sira)、經絡(dhamani)、輸管(srotas)三者間可以互用,並無區別,二十四條經絡從臍發源,有上行者10、下行者10、橫行者4。上行者,不斷運送聲、觸、色、味、香、吸息、呼息、呵欠、飢餓、鬨笑、談話、涕泣等諸種(刺激或衝動),維繫身體。是等的經絡到達心臟,各分三叉、總數為30。其中不斷運送體風素、膽汁素、粘液素、血液、乳糜者各二,總數為10,又通過其他8條感知聲、色、味、香。通過兩條發出言語,通過兩條發出聲音,通過兩條睡眠,通過兩條醒來。而兩條運送眼淚。兩條因運送母乳而依存於乳腺。此兩條在男子,從乳腺運送精液。通過這些經絡,臍的上部、腹、脅、背、胸、肩、頸、腕,得以保持養護。因此,這種古代醫學基礎理論的構建,往往是以「粗淺的實際所見」與「豐富的想像」為基礎的。

但是,科學需要實證研究,解剖學是生理學的基礎。古希臘的醫生、解剖學派創始人赫羅菲拉斯(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在《論解剖學》等著作中最早發現了血管,並第一個區別了動脈和靜脈:動脈有搏動,靜脈沒有搏動。

古希臘的著名解剖學家埃拉西斯特拉特(Erasistratus,公元前304-250年)在肉眼所能及的範圍內詳細觀察了動脈和靜脈在人體全身的分布,甚至注意到了微血管的狀態,還第一個精確地描述了心臟的半月瓣、三尖瓣和二尖瓣等結構。

敘利亞大馬士革的醫學家納菲(Ibn al-Nafis,1213-1288)曾對蓋侖的血液循環學說進行了積極的批判。納菲發現心臟左右心室之間的隔膜很厚,而且隔膜上面沒有像蓋倫所設想的那種孔道,血液不可能從右心室直接流至左心室。為了糾正蓋侖的謬誤,納菲提出一種血液小循環(肺循環)理論,即血液在此的流程是右心室→肺動脈→肺(交換空氣)→肺靜脈→左心(房)室。遺憾的是他的學說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被淹沒了700多年,直至20世紀才重新被世人在布滿塵埃的檔案中發現。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萊昂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在研究心臟時發現心臟有四個腔,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血液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比利時醫生安德烈˙維薩裡(Andreas Vesalius,1514-1564)是近代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經過五年的努力,於1543年完成了按骨骼、肌腱、神經等幾大系統描述的巨著《人體的構造》。維薩裡衝破了以蓋侖為代表的舊權威們臆測的解剖學理論,以大量、豐富的解剖實踐資料,對人體的結構進行了精確的描述。他在書中寫道:人體的所有器官、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都是密切相互聯繫的,每一部分都是有活力的組織部門。這部著作的出版,澄清了蓋侖學派的種種錯誤,使解剖學步入了正軌。這本書的發表引起了當時的解剖學家和醫生們的震驚,也因觸犯了舊的傳統觀念,引起教會的極大不滿,維薩裡被迫離開了他執教的威尼斯共和國帕都瓦大學來到西班牙。但教會的魔爪不肯放過他,二十年後,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誣陷維薩裡用活人做解剖,判了維薩裡死罪。由於國王出面乾預,才免於死罪,改判往耶路撒冷朝聖,了結此案。在歸航途中,航船遇險,年僅50歲的維薩裡不幸身亡。

維薩裡的同學,西班牙醫生米凱爾˙塞爾維特(Michael Serveto,1511-1553)通過解剖發現,血液從右心室流入肺部,經空氣凈化後,通過曲折的路徑,鮮紅的血液又從肺流入左心室。推翻了蓋侖的心臟中隔有篩孔的論點。塞爾維特已接近發現血液循環,但是由於他的觀點背叛了宗教,1553年10月在日內瓦被當作「異教徒」活活燒死,終年42歲。

直到17世紀,英國科學家威廉·哈維在1628年的出版的《心血運動論》,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循環系統做了比較系統的描述。從而推翻了「血液潮汐論」,建立了「血液循環學說」,從而為人們充分了解人和動物的生理學開闢了新的起點。

哈維在帕多瓦學習時,他的老師哲羅姆·法布裡修斯(Hieronymus Fabricius,1537-1619)發現了靜脈瓣,但是法布裡修斯沒有能理解這些瓣膜的真正功能。他認為瓣膜的功能是阻礙血液的過快流動,以使組織有時間吸收必要的養料。哈維從老師的發現中受到啟發,他從實驗入手,做了綁紮人體上臂血管和計算血流量的實驗。他發現,當絲帶紮緊人的上臂時,絲帶下方的靜脈即靠近肢鼓起來,動脈卻變得扁平;在絲帶另一方,動脈膨鼓起來,靜脈變平。這表明,動脈和靜脈中血液流動的方向相反:一個從心臟流向肢端,一個從肢端流回心臟。哈維還對動物搏動著的心臟進行了仔細觀察。他發現,心臟的左右兩部分並不是同時收縮的,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房室口的瓣膜是單向閥,靜脈中的靜脈瓣也是單向閥。很明顯,血液從心臟裡被推送出來後,沿著動脈流到全身,又循著靜脈回到心臟,瓣膜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通過觀察動物搏動著的心臟,哈維還對血流量進行了計算。他發現,心臟每半小時搏送出來的血量將超過全身任何時候所含的血液總量。蓋倫認為血液是由肝臟製造出來的,哈維從血流量的計算感到,肝臟不可能在半小時內造出這麼多血,而且血液也不可能在肢體末端這麼快地吸收掉。唯一可能的是,血液在全身沿著一個閉合路徑作循環運動。這個循環的路線是,從右心房到右心室,從左心室搏出的動脈血沿動脈到達全身,然後再沿靜脈回到心脈。哈維預言,在動脈和靜脈末端必定有一種微小的通道把兩者聯結起來。哈維在1616年公布了他的發現,1628年出版了《心血運動論》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理論。在書中,哈維用大量實驗材料論證了血液的循環運動。他特彆強調了心臟在血液循環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40種不同動物的解剖觀察,他證明心臟的收縮和舒張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他把心臟比作水泵,並認為心臟在人體中的地位,就像宇宙中的太陽,而太陽是宇宙的心臟。《心血運動論》同維薩裡的《人體的構造》一樣,也遭到了當時學術界、醫學界、宗教界權威人士的攻擊,但由於哈維當時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禦醫,才使他沒有像維薩裡、塞爾維特那樣付出生命的代價。《心血運動論》的基本貢獻如下:

(1)通過比較醫學方法得出血液流動動力來自於心臟:哈維通過解剖動物來說明人體解剖學。他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描述了人體的皮膚、脂肪、表層肌肉、腹臟器官,而且以很大的篇幅,論述了心臟的結構,心臟的運動及心臟及靜脈中瓣膜的功能。他明確指出:血液不斷流動的動力,來源於心肌的收縮壓。

(2)通過定量方法得出血液是循環的:哈維估計心臟每次跳動的排血量大約是兩盎司,由於心臟每分鐘跳動72次,所以用簡單的乘法運算就可以得出結論:每小時大約有540磅血液從心臟排入主動脈。但是540磅遠遠超過了一個正常的整個體重,甚至更加遠遠地超過了血液本身的重量。因此哈維似乎明顯地認識到了等量的血液往複不停地通過心臟。

(3)通過實驗方法證明血液流動方向:哈維用兔子和蛇,反覆做實驗,他把它們解剖開之後,找出還在跳動的動脈血管,然後用鑷子把它們夾住,觀察血管的變化,他發現血管通往心臟的一頭很快膨脹起來,而另一端就馬上癟下去了,這說明血是從心臟裡向外流出來的,由此證明動脈裡的血壓在升高。他又用同樣的方法,找出了大的靜脈血管,用鑷子夾住,其結果正好與動脈血管相反,靠近心臟的那一段血管癟了下去,而遠離心臟的另一端鼓脹了起來,這說明靜脈血管中的血是流向心臟的。

哈維在不同的動物解剖中發現了上述同樣的結果,他終於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血液由心臟這個「泵」壓出來,從動脈血管流出來,流向身體各處,然後再從靜脈血管中流回去,回到心臟,這樣完成了血液循環。

但是,由於條件所限,哈維無法證明動脈血是怎樣進入靜脈血管中的。他曾斷言: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之間,一定會有某種肉眼見不到的起連接作用的血管,他沒有找到這種「中介」的毛細血管,因為他沒有使用顯微鏡。

1661年,在哈維去世4年後,這個謎終於由義大利科學家馬爾比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揭開了。他用顯微鏡觀察到青蛙肺部動、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正是這些微細血管把動脈和靜脈連接成一個密封管道,使血液在其中循環不息,從而完全證明了哈維的正確推斷。

2004年,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孫茹教授的《血液循環的發現者》,其目錄如下:

引 子

1 對動物心臟感興趣的孩子

2 與拉丁語交朋友

3 棄文從醫

4 黑夜中的一盞明燈

5 良師益友

6 一心撲在解剖實驗上

7 醫學教授的經歷

8 德才兼備的醫生

9 "開小差"的新郎

10 到大自然中探索

11 錯誤的"遺產"

12 被驅逐的"炮手"

13 葬身火海中的肺循環理論

14 "你真讓我傷透了心"

15 打倒偶像,另闢天地

16 跳動在雞蛋中的心臟

17 老老實實的醫學家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聶廣科學網部落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