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月經不調調理的四個關鍵點

中醫認為經水出諸腎,指出月經病和腎功能有關,和脾、肝、氣血、沖脈、任脈、子宮也相關。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虛證,即「不榮則痛」,是由於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造成的,這類人平時注意調補,補氣養血或滋肝補腎。二是實證,即「不通則痛」,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這類人宜祛瘀止痛,活血通氣,現代人缺乏運動,多為不通之症。

補養氣血

「婦人十有九虛」、「女子以血為本」,女人經歷月經、妊娠、分娩、哺乳,都很容易消耗氣血,若不注重補養氣血,造成氣血虧虛,就會造成月經量少、痛經、月經淋漓不盡、月經提前或推遲。

調理要點:常吃瘦肉、牛肉、龍眼肉、大棗、桑椹乾、葡萄乾、南瓜、小米、紅糖等補養氣血的食物。

情志調理

開心是治療任何疾病最好的藥物,大姨媽更喜歡開心。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肝氣鬱結,而血液的流動需要氣的推動,氣機鬱結,行血無力,就會導致血行不暢,引起痛經、色斑、月經有血塊等。

調理要點:心思放粗曠些,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常吃玫瑰花、山楂、陳皮、黃白花椰菜等行氣活血的食物。

經期護理

月經期的保養比任何時候都重要,要像坐月子一樣對自己的身體。如果這幾天保養不當,瘀血不能徹底的排乾淨,會大大增加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婦科炎症的風險。

1、對一切「寒冷」說不

「血遇寒則凝」,凡是寒冷都會導致血液滯凝,使得經血瘀阻,排泄不暢,所以月經期間一定要避寒濕,不洗頭髮,盡量避免接觸冷水、淋雨,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穿暖和一點,不讓自己著涼,否則經血不能順利排凈。而且月經期身體集中氣血排瘀,身體最脆弱,應飲食溫暖清淡營養、好好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

2、少辛辣大熱

血得熱則妄行,經期食用辛辣溫熱之物可引起月經過多、崩漏、血色鮮紅,而且辛辣溫熱之物還會擴張血管,使盆腔充血加重,對有炎症及痛經者,會加重病情。所以,辣椒、咖喱、麻辣香鍋火鍋、八角、大蒜以及各種烈酒,經期最好少吃。

3、少吃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有收斂、固澀的特性,經期多食酸性食物容易使血管收斂,血液澀滯,不利於經血的暢行和排出,進而引起經量減少,經行不暢甚至痛經。所以,經期應盡量少吃李子、青梅、檸檬、泡菜、醋、酸飲料等酸性食品。不過山楂不在禁忌的範圍,山楂雖然味酸,但有行氣活血化瘀的作用,經期月經量少、痛經、有血塊的人都可以吃。

不作,姨媽才會順調

有些女性糟心的大姨媽,完全是自己太作造成了,像熬夜、吃生冷寒涼、減肥、縱慾、人流、運動過量、思慮過度等,對女人的傷害極大,尤其損傷肝、脾、腎。肝藏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先天之本,這種損失是任何補品短期都補不回來的。更多可加ydzs2418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