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桑菊飲:治風熱咳嗽的代表方劑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到了,這時得了感冒可不好受。夏天感冒以暑和濕為主,是外邊的暑熱進到身體引起的熱傷風。遇上熱傷風,你可能會發熱、惡寒、頭疼鼻塞,咳嗽、噁心、全身無力,整個人都非常不舒服,加上氣象炎熱但不能吹空調吹風扇,難受極了。

所以再熱也要注重身體,傳統的中藥方桑菊飲就是一劑預防夏天感冒熱傷風的良藥,配方簡單見效好。桑菊飲是治風熱咳嗽的代表方劑,但是通過適當的加減也可以治風寒、風燥、痰熱等多種外感咳嗽。甚至有時候治內傷合併外感咳嗽也可以應用桑菊飲。臨床常用於治療感冒、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結膜炎、角膜炎等屬風熱犯肺或肝經風熱者。

組成與配伍

桑菊飲出自吳瑭的《溫病條辨》,其組成用量如下:

桑葉二錢五分(7.5g),菊花一錢(3g),杏仁二錢(6g),連翹一錢五分(5g),薄荷八分(2.5g),苦桔梗二錢(6g),甘草八分(2.5g),葦根二錢(6g)。(劑量僅供參考)

以上藥材以水二杯,煮取一杯,一日服用兩次即可。

若無風熱症,日常預防飲用可隻使用桑葉與菊花這對藥水煎溫服,但要注意的是桑葉與菊花每次用量各不超過15克。

方中桑葉、菊花都入肝經,有清肺熱、清肝火的作用。桑葉的清肺熱力量強一點,菊花瀉肝火的力量重一點,兩者相加,效果更好。桔梗、甘草、杏仁清咽利膈,止咳化痰,連翹清熱解毒,葦根清熱生津。配伍同用,共奏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之功。凡風溫初起,見證如上所述者,可以用之。

用中藥最重要是辯證使用,食桑菊飲也是如此。前任經驗是:二三日不解,氣粗似喘,燥在氣分者,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氣分之熱;舌絳,暮熱甚燥,邪初入營,加元參,犀角以清營分熱;在血分者,去薄荷、葦根,加細生地、玉竹、丹皮各6克;肺熱甚,加黃芩,渴甚者,加天花粉以生津止咳;咽喉紅腫疼痛者,加玄參、板藍根清熱利咽;咳嗽咳血者,加白茅根、茜草根涼血止血。

在現代藥理研究中,有人發現桑菊飲對治療小兒感染中性粒細胞減少症風熱效果顯著。首先,桑菊飲加減能有效的提升粒細胞,防治繼發感染。其次,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熱及調節免疫的作用,避免因使用抗感染藥物加重粒細胞的減少。同時,其能有效的改善臨床癥狀,推動疾病的恢復。且在研究中患兒均未出現不良反應,現代不少中醫研究者認為其安全性高,適用人群廣,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禁忌事項

1. 若風寒感冒,不宜使用。

2. 因方中藥物均為輕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如需使用此藥方,請在當地醫師指導下服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