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益生菌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期,多元化及精準化成趨勢

益生菌產業市場巨大,益生菌產品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實現健康訴求,尋求差異化競爭的高地。5月22-24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十三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國內外益生菌相關領域的科學家與企業家共同分享了益生菌科研新動向,剖析產業發展新趨勢,共話新時代下的新機遇與新挑戰。此次會議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廣東省食品學會承辦,近500名來自高校及行業的代表的積極參與,表明會議承載的產業價值。

益生菌產品成為企業尋求差異化競爭的高地

據歐睿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產品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60億美元。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於益生菌的認知已達較高水準,消費者對於益生菌的檢索熱度逐年升高,尤其以有著健康需求的中年人群為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吳清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益生菌的功能深入人心,益生菌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為我國食品工業的價值提升與產業更新發揮了重要作用。益生菌,腸道菌群的研究成為醫學、營養學、食品科學等學科交叉、深度互融的前沿與熱點研究領域,益生菌及其相關產品也更多惠及百姓。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13年如一日培育起來的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已成為我國益生菌學術交流與產業對接的品牌會議,亦為益生菌科技與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長期支持和關注益生菌產業發展的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巡視員王喆在致辭中表示,過去一年,益生菌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加深入的闡釋,產業發展迅猛。益生菌產品作為食品工業中高科技含量的產品之一,擁有「營養與健康」的雙重基因,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和認可,正成為眾多企業實現健康訴求、尋求差異化競爭的產品高地。

作為我國保健食品註冊管理的主管部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食註冊司張晉京稽查專員提到,益生菌作為常見保健食品的原料,近年來發展快速,研究領域跨越食品科學、微生物學、醫學、營養學、免疫學和腸道健康科學等多個研究熱點。並且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益生菌產業迎來了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百家爭鳴」的好時代。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保健食品中心後台資料庫查詢統計,截至2018年2月,我國已批準益生菌類保健食品企業共計43家,其產品數量為60個,約佔已批準國產保健食品總數的 0.36% 。

益生菌產業標準法規建設同期推動

益生菌製品的好壞首先取決於菌種的選擇。傳統的益生菌菌種在安全應用上已有很長的歷史,大多數菌種被認為是沒有致病可能性的共生微生物體,且絕大部分分離自健康人體的腸道。在國外,特別是在歐洲,除了應用傳統的這些菌種外,還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開發新菌種,目前已有法國、日本、加拿大和韓國等國家生產的益生菌產品或菌粉進口到我國。這些新菌種能否分享傳統菌種的安全性,目前引起國內外專家的較大爭論。

益生菌安全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益生菌進入血液引起的人體全身性感染;益生菌產生有害的代謝活性產物,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反應;食用益生菌製劑後對敏感個體的免疫刺激作用;益生菌菌種在長期使用後所攜帶耐葯基因的轉移。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由益生菌所攜帶耐葯基因轉移引起的耐藥性問題。鑒於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徐進研究員在會上圍繞益生菌的安全性評價與管理進行分享。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食品用菌種以「名單製」的模式進行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發布「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名單」和「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為了進一步規範對食品用菌種的管理,不斷完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在制定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以更好地保障此類產品的安全性。鑒於此,會議期間還召開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菌種》、《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等多個標準工作會議,專家與行業代表就標準問題進行了積極深入地探討。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保健食品中心後台資料庫查詢統計,截至 2018年2月,我國已批準益生菌類保健食品企業共計43家,其產品數量為60個,約佔已批準國產保健食品總數的 0.36% 。

關於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的審評工作一直按照《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國食葯監注[2005]202 號)進行,隨著益生菌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益生菌菌種被發掘並予以產業化應用,原有的法規標準已不能夠完全適應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的行業發展與消費需求,行業普遍反映的申請周期長、菌種名單範圍窄以及安全與功能性評價體系有待完善等問題引起了政府及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會議期間,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的修訂召開工作會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