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間穴:解表,清熱,利咽

二間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間谷。屬手陽明大腸經。二間是手陽明大腸經五輸穴的滎穴,五行屬水。二即第二,間即間隙(指穴),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第二穴,故名二間。

【腧穴釋義】

別名:èr jiān(間谷穴,聞谷穴,周谷穴)

1、二間。二,概數,在此表示較小之意。間,間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質所處為空隙之處。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位處不太高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氣,在本穴所處為不太高的天部層次,二間之名即是對本穴氣血物質所在的空間層次範圍的說明,故名。

2、間谷、聞谷、周谷。間,間隔、空隙也。聞,聽也,指距離短近。周,範圍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之處。間谷、聞谷、周谷名意皆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位處較小的間隙處。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高溫水氣,此高溫之氣因是由商陽穴的噴咀噴出,行至二間後擴散的範圍不大,如處於狹小的區域,故名間谷、聞谷、周谷。

3、大腸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濕之氣,行至本穴後,因散熱而有部分水氣冷凝而降,在地部形成細小的經水,故為滎穴

4、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濕之氣,在本穴變化主要是散熱冷降的變化,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徵,故其屬水。

附註:手陽明經所溜為「滎」。

【取穴位置】

位於手指,第2掌指關節橈側遠端赤白肉際處。

【穴位解剖】

有指屈淺、深肌腱;有來自橈動脈的指背及掌側動、靜脈,布有橈神經的指背側固有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能主治】

功能:解表,清熱,利咽。

主治:現代常用於身熱頭痛、咽喉腫痛、齒痛腮腫、目痛鼻衄、口眼歪斜;手指腫痛、麻木、屈伸不利;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牙痛,鼻出血,麥粒腫,肩周炎等。

【穴位配伍】

二間穴配合谷穴治齒痛。

二間穴配合谷穴,有散目翳作用,主治目翳。

二間穴配合谷穴、少商穴治喉痹、咽喉腫痛。

【刺灸法】


針刺法

—般直刺0.2~0.3寸,局部有脹痛感。

艾灸法

米粒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二間穴主要用於頭面五官疾患等:如頭昏、目赤、鼻衄、齒痛、喉炎、扁桃體炎、頷腫、三叉神經痛、面癱、肩臂手指痛麻及熱病、嗜睡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