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病科普:胃食管反流病服藥時間應堅持多長?

胃食管反流病是比較常見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特別在中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正日益受到各方關注。

臨床上對於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分三步走:第一步,調整生活方式;第二步,藥物治療;第三步,抗反流手術治療。

胃食管反流病如果在取得療效後過早停葯,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複發。多數學者認為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下降是本病發病及複發的重要機制,過早停葯後,由於此括約肌張力尚未能得到根本改善,故約80%的病例在6個月內複發。

因此,大多數病例需長期維持治療。有學者認為,維持治療的開始時間應在正規藥物治療8周以後,因此時不僅反流癥狀已完全控制或消失,而且通過胃鏡複查,食管黏膜炎症改變大多也已修復。

胃食管反流病治療目標為:控制反流癥狀,癒合食管炎症,維持病情緩解,改善生活質量及預防併發症。

改變飲食習慣,控制某些飲食,控制煙酒,減肥,睡覺時抬高床頭等調整生活方式措施是本病治療的第一步,且應貫穿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許多輕症患者由此即可獲得癥狀控制,不一定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

GERD是一種慢性疾病,需採取維持治療防止複發。目前維持治療的方法有3種:維持原劑量或減量、間歇用藥、按需治療。

1、原劑量或減量維持:維持原劑量或減量使用質子泵抑製劑,每日1次,長期使用以維持癥狀持久緩解,預防食管炎複發。

2、間歇治療:質子泵抑製劑劑量不變,但延長用藥間隔時間,最常用的方法是隔日療法或3日1次。

3、按需治療:僅在出現癥狀時用藥,癥狀緩解後即停葯。按需治療建議在醫師指導下,由患者自己根據癥狀控制用藥,沒有固定的治療時間,治療費用較低。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除西藥治療外,中醫藥對本病也有其獨特療效,多數患者一般在服藥後短期內(1~2周)即可改善癥狀,3~6個月病情可基本得到控制。

尤其對頑固性、難治性,西藥束手無策的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藥更能顯示其特色,不僅能減輕患者癥狀,而且可從整個機體進行調節,並避免了長期服西藥所帶來的毒副作用。中醫調治胃食管反流可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與建議,制定相對應的治療方案,對症治療。

微信jkzx80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