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的何享健: 從鄉鎮企業改組“試驗田” 走出的改革先鋒

王珍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76歲的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憑借“鄉鎮企業改組上市的先行者”獲得改革先鋒稱號。

何享健感慨地說:“美的能有今天,要感恩國家的繁榮富強,感恩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正確長官。美的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美的。”

1942年出生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的何享健,平時操一口“德語”(順德話),說國語也帶有濃厚的鄉音。“國語說不好”成了他多年來婉拒媒體採訪的理由——“我的國語說不好……所以,我不如不講,少講多乾,把企業做大了,讓企業賺錢了,比什麽都強。”何享健讓美的擺脫家族企業色彩,將美的交給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打理,成就了美的2000億基業,未來美的還要衝擊5000億。

小學畢業的何享健,創辦了中國市值最高的家電上市公司美的集團。他1968年帶領順德北滘公社23個居民創業時,開始只是為了解決北滘居民就業難問題。那時的合作組(美的前身)生產塑料瓶蓋,後來生產發電機、汽車配件,在改革開放後的1981年進入家電業。美的因此成為第一批以改革開放為契機成立的企業之一。

自2012年後,退出美的集團經營管理的何享健投身於慈善事業。2017年他捐贈了60億元,成為2018年胡潤慈善榜的“中國首善”。他給一手帶大的企業取名“美的”,給家族慈善基金取名“和的”,以示對“和美人生”的追求。

把握機遇完成改製

美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發展歷史中的典型代表,何享健是其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他緊緊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推動企業機制變革、發展壯大。

26歲之前,何享健的履歷幾乎可以一句話概括:高小畢業,輟學務農,工廠學徒、工人、出納,公社幹部。1968年5月2日,何享健帶領23位居民,每人以借款方式出資50元,再多方籌措共同集資5000元,創辦“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何享健任組長。

何享健曾回顧說:“雖然美的是從1968年開始創業的,但前10年隻算是小孩子,搞不出什麽名堂。美的真正發展起步,還是得靠改革開放。”

1978年12月18日,中國拉開改革開放序幕。1981年,在生產發電機組的過程中,何享健發現了電風扇的機會,帶領企業進入風扇行業,並啟用了“美的”商標,正式進入家電業。1985年4月,成立“美的冷氣機設備廠”,正式進入冷氣機行業。同年5月,何享健赴日本考察,形成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的經營思路。

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一直貫穿何享健數十年的創業歷程,股改上市是關鍵一步。1992年底,國務院決定選擇少數上海、深圳以外的優質股份公司到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發行股票。廣東省有六個指標,何享健主動請纓,爭取把美的作為股份製產權改革的“試驗田”。

當時有人勸阻說:“一個鄉鎮企業搞股份製,前途難料。”何享健卻認定這是美的發展的絕佳機遇:“當時美的規模很小,資產只有五六億元,但我認定辦好企業,首先要引進好的機制!股份製改造能使企業更加規範,通過上市可以獲得融資,有了資金,有了好的機制,企業何愁不能發展?”

1992年,美的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讓美的在體制、機制上具備先發優勢。當年受鄧小平南巡講話“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影響,珠三角改革進程突飛猛進。內外合力下,美的在國內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方洪波、黃健、蔡其武等何享健後來的左膀右臂都是在1992年加入美的。

當時,何享健有一句名言——(上世紀)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順德人,80年代用廣東人,90年代用中國人,21世紀要用全世界的人才。

上市之後,美的1994年主營業務增長近60%,但是高速發展也暴露了集權式管理的弊端。1996年,美的已生產包括冷氣機、電風扇、電飯煲在內的五大類1500個品種的產品,總部統一管理生產、銷售,基層缺乏動力和壓力。1996年,美的冷氣機下滑到行業第七位。1997年,美的的銷售收入在上年突破25億元後大幅跌落到20億元左右。順德甚至有意讓美的、科龍和華寶三家企業合並。

1997年,何享健力排眾議,在美的推行事業部製改革。各個產品經營部門獨立核算,成為經營主體和利潤中心。同時,何享健起用大批年輕人,擔任各事業部負責人。他曾指著一台電腦對創業老臣說:“誰能使用這台電腦,我立即提他一級,否則……”通過“杯酒釋兵權”,完成管理層新老交替,包括何享健夫人在內的創業元老陸續被勸退。

事業部製的精髓在於分權製,強調放權經營、靈活管理,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1997年美的啟動事業部製改革的第一年,就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一舉扭轉業績下滑勢頭。

伴隨著內部大批職業經理人的崛起,為了給他們老闆級的待遇,何享健積極推動實施管理層回購(MBO)計劃。2001年初,經過反覆“協商”,美的管理層收購了代表地方政府的第一大股東——順德市北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權,管理層成了美的真正的主人。

從1992年美的上市到2001年完成MBO,何享健在這10年間持續推動的股權與管理改革,成了美的如今強勢地位的牢固根基。

他說,“如果不是改革開放,美的難以完成產權改革,也難以調動有價值的人才的積極性。美的很幸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順利實現了企業產權改革,進而改製。美的是中國所有上市公司中,最早推出股權激勵機制的,這也應該歸功於當時的思想解放。”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理順了內部產權、管理機制問題後,美的在21世紀頭十年快速發展,從2000年的百億規模,到2010年首次突破千億營收,十年內成長了十倍。

向來缺乏“故事”的何享健,表面上帶領美的一路穩健成長,其實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少挫折和起伏。只是因為何享健有很強的反思精神,不斷否定自我,有錯誤及時糾偏。他曾說:“在美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2000年後,中國家電業進入“微利時代”,高速發展的汽車業吸引了不少家電企業涉足其中。2003年,美的進入汽車業。但是,由於沒找到優質標的和操盤者,又缺乏產業鏈沉澱,損失慘重。

2007年12月,何享健當機立斷,砍掉客車項目,美的雲南客車工廠停止運作。2009年7月,美的集團與比亞迪簽署協定,以6000萬元價格轉讓三湘客車廠100%的股權。美的進軍客車產業累計資金投入達到5.28億元,清算下來,付出了4億多元試錯成本。

折戟汽車成為美的無關多元化的一個經典教訓。在今天的美的歷史館中,何享健刻意讓人把進軍客車的歷史概況放在醒目位置,作為警鍾,時刻警示著美的人。

2010年美的跨越千億門檻,當年美的集團總部大樓落成,何享健提出美的2015年實現2000億營收的新目標,公司內部到處充斥著擴張的衝動。然而,歐美金融危機,加上美的當時組織臃腫、產能盲目擴張,讓一向對市場有敏銳嗅覺的何享健聞到了危機的味道。

隨著消費更新,美的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都在不斷下降。而且品類繁多,類似於電動牙刷、剃須刀、吹風機等只要與家電有關的產品幾乎都有涉及,事業部達到28個,產品型號多達2.2萬個,中低端產品佔70%以上,事業部總經理過於追求規模,反而忽視了賴以生存的品質根基。

2011年,何享健“懸崖勒馬”,推動美的“戰略轉型”,從盲目追求規模和數量,到轉向追求利潤和品質。在這次公司的戰略轉型中,何享健逐漸淡出管理層。2012年8月,70歲的何享健正式把美的集團董事長的職位,交到多年培養的職業經理人45歲的方洪波手中。

同時,何享健45歲的獨子何劍鋒也首次進入美的集團董事會。何劍鋒隻代表大股東參與美的集團董事會決策,不參與公司具體經營事務。而何享健在告別會上說:“以後不再過問公司經營、不再參與公司事務,也不再出席公司會議。”

選擇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兒子,來接手打理美的千億產業,何享健書寫了中國民營企業傳承佳話。

其中的“何氏邏輯”很清晰——他2011年為美的集團引入融睿投資、鼎暉投資作為戰略投資者,後來又把市值約10億元的美的集團3%的股權獎勵給50多名美的職業經理人,並推動美的集團整體上市。這樣大股東既參與了決策,又受到戰略投資股東、職業經理人的製衡,從而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性,最終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從這一點看,通過股東層、董事會、經營層“三權分立”,美的公司利益與何氏家族利益實現了有機統一。

知名的管理學專家陳春花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2001年開始,美的在制度完善、治理結構設計、授權與激勵體系建設、職業經理人團隊打造、事業部製有序推進等方面花了很多工夫,何享健從那時起就開始為交接班鋪墊。

花十年時間來準備交接班,可見何享健的深謀遠慮與穩健風格。結果,方洪波不負重托,2014年美的集團實現整體上市;他同時大力精簡美的的組織架構和產品品類,圍繞“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運營”三大戰略,提升美的整體的經營效益。“瘦身”後的美的,為下一輪擴張積聚了力量。

如今,美的集團已發展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營業收入、淨利潤和市值最高的企業,2017年營業收入超2407億元,淨利潤超186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營收突破2000億,達到2057.6億元,淨利潤179億元。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美的排名第323位。

何享健說,機制創新是根本問題,機制解決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的問題。人的問題解決好,別的問題才好說。只要把激勵機制、分權機制和問責機制建立好,自然就會有優秀的人才來幫你管理。

慈善事業家族傳承

從美的卸任後,何享健的日子過得很灑脫,經常打高爾夫球,偶爾陪夫人到世界各地旅遊,同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

2013年12月,何享健創立“廣東省何享健慈善基金會”並擔任榮譽主席,首期捐贈4億元,主要用於兩個項目:一是順德善耆養老項目,這是廣東省首個慈善養老項目;二是具有嶺南水鄉特點的古典園林——和園。

2017年7月25日,經過三年多籌備,何享健在順德宣布,捐出1億股美的集團股票和20億元現金,這筆款項也刷新了家電企業創始人捐贈的最高紀錄。按照美的集團當時的股票價格計算,這批股票價值達43.42億元,捐贈金額合共超過60億元。慈善基金將用於精準扶貧、教育、雙創、養老等多個領域。

何享健說:“我做慈善不要名不要利。”順德北滘的和園最初取名“何園”,後來被何享健否決了,於是改名為“和園”。他同樣不願用自己的名字作為基金會名稱,在他的堅持下,“廣東省何享健慈善基金會”更名為“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意為“和順美滿”。

2017年,何享健捐出60億元注入其擔任榮譽主席的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用以支持精準扶貧、教育、醫療、養老、創新創業、文化傳承等。此外,何享健委託中信信託設立了規模5億元人民幣的“中信·何享健慈善基金2017順德社區慈善信託”,這也是當時中國信託行業受託規模最大的慈善信託,將用於支持建設更具人文性和富有吸引力的順德社區。

與三年前不同,在和的慈善基金會的捐贈儀式上,一向低調的何氏家族成員無一例外全部到場,何享健希望家族做慈善能形成一種文化價值觀,並作為一種家族文化,代代相傳。

事實上,何氏家族的商業版圖越來越大。2018年10月11日,美的置業集團(03990.HK)登陸港交所,是何享健家族在國內收獲的第六家上市公司。何享健兒媳盧德燕為美的置業唯一實質股東,按總股本11.8億股、17港元的發行價算,何享健家族財富再增170億港元。

此前,何享健已通過美的控股實際控制美的集團(000333.SZ),間接控股小天鵝(000418.SZ),間接控制德國上市公司庫卡集團;而其子何劍鋒擁有的盈峰投資實際控制盈峰環境(000967.SZ)、華錄百納(300291.SZ);此外,何氏家族還控制一家新三板公司美的物業(839955)。

76歲的何享健是家族當家人,其子何劍鋒現年50歲已繼承家業,他們分任美的控股的董事長、總裁。何劍鋒在美的“體外”成長,經過十多年發展,其盈峰投資旗下產業已包括環保、金融、文化等多個板塊。而何享健兩個女兒何倩嫦、何倩興和兒媳盧德燕,也在美的家族相關企業中持股和任職。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何享健、何劍鋒父子以1850億元財富位列大中華區第七名。

有意思的是,何享健把企業經營接力棒交給職業經理人,慈善事業接力棒則交給兒子。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和基金)的主席為何劍鋒。何享健把一個鄉鎮企業打造為世界500強企業,他想用行動向世人表明——我不僅會創造巨大的財富,還會將巨額財富反饋社會、造福後人,為實現美好生活而努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