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古都焦炸丸子談蕃薯的食療作用

《中華本草》記載:蕃薯「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

古都焦炸丸子是洛陽水席中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一道家常菜。焦炸丸味道酸、辣、鹹、鮮、香;口感焦、酥,別具風味。具有健脾和胃、補益中氣的作用。

1.古都焦炸丸子的做法

【原料調料】

粉條、雞蛋、麵粉、澱粉、木耳、黃白花椰菜、番茄。鹽、料酒、醬油、胡椒粉、香醋、香油、香菜、薑汁、雞精、五香粉。

【烹製方法】

將粉條水發後切碎,加調料及麵粉、澱粉拌勻,加適量鹽,做成丸子,經溫油先小火炸乾丸子中的水分,再用熱油將丸子炸成黃焦。用雞蛋、木耳、黃白花椰菜、番茄、鹽、料酒、醬油、胡椒粉、香醋、香油、香菜、薑汁、雞精、五香粉,做成酸辣湯。將炸成黃焦的丸子,趁熱倒入酸辣湯中,即成。

2.蕃薯的食療功效

焦炸丸子的主要原料是粉條,粉條是蕃薯經過加工後製成的絲狀或條狀乾燥澱粉製品,在我國各地均有生產,有圓粉條、細粉條和寬粉條等,口感爽滑有韌性。粉條的原料是蕃薯,蕃薯有很多別名,如:白薯、番薯、甘薯、紅芋、白芋、山芋、地瓜、紅苕等。

【性味】

性平,味甘。

【歸經】

歸脾、腎經。

【功效】

補脾益氣,寬腸通便,生津止渴(生用)。

【應用】

用於脾虛氣弱、大便秘結、肺胃有熱、口渴咽乾等。

【典籍記載】

《中華本草》記載:蕃薯「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秘。」

《本草綱目》記載,蕃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蕃薯蒸、切、曬、收,充作糧食,稱做薯糧,使人長壽少疾。」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蕃薯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

《金薯傳習錄》說它有六種藥用功效:治痢疾和泄瀉,治酒積和熱瀉,治濕熱和黃疸,治遺精和白濁,治血虛和月經失調,治小兒疳積。

《陸川本草》說,蕃薯能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蕃薯還有通便、減肥作用。

《金薯傳習錄》:「酒食內傷,因濕成熱,因熱成黃者,用此薯煮食,其黃自退。」

《本草綱目拾遺》:「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

胃酸多者不宜多食,多食令人反酸。素體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

【附方】

紅糖煮蕃薯:蕃薯500 克,紅糖60 克。加水適量煮至熟透,食薯喝湯。治療黃疸。

3.蕃薯的營養價值

蕃薯是被營養學家們稱為營養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蕃薯的營養價值很高,除了含有較多的β- 胡蘿蔔素、維生素E 和維生素C外,還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鉀、鐵、銅、硒、鈣、鎂、磷等10 余種微量元素。

蕃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而這正是大米、麵粉所缺乏的。蕃薯的總體營養是糧食和蔬菜中最好的。每100 克鮮蕃薯僅含0.2 克脂肪,產生99 千卡熱量,大概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熱能食品。歐美人贊它是「第二麵包」,蘇聯科學家說它是未來的「宇航食品」,法國人稱它是當之無愧的「高級保健食品」。蕃薯還具有預防肺氣腫、預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抵抗糖尿病,減肥、美容等作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2元

郵發代號:82-654

播放GIF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葯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