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便異常是五臟六腑發出的信號,應該怎麼辦?醫生教你自己診斷

大家知道嗎?我們每天拉的大便,不僅是排泄身體的代謝廢物,其實還可以用來診斷很多的疾病,有一些病,可以通過大便反映出來。有中醫認為,大便異常是五臟六腑發出的信號,提醒我們身體有病了。大便檢查是醫學中的三大常規檢查之一,大便的形狀,顏色,次數改變,都說明人的身體出問題了。今天曾醫生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怎麼樣通過大便來診斷疾病。


第一,大便的顏色

正常的大便是淡黃色的,肝臟分泌的膽汁儲存在膽囊裡面,當我們進食之後,身體會釋放激素,促進膽囊收縮,將膽汁排泄進入腸道。因為膽汁通過糞便代謝,所以大便的顏色主要來源於膽色素的顏色。如果大便呈黑色或者柏油樣,可能代表有消化道出血,血紅蛋白中含有鐵離子,在胃腸道轉運站變為亞鐵離子,使得大便呈黑色。如果大便是黑色的,常見於胃潰瘍、胃腸道腫瘤、膽道出血、十二指腸潰瘍等患者。如果大便是鮮紅色的血樣便,說明出血很迅速,或者是出血部位比較靠近肛門,常見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痔瘡,以及直腸癌的患者。


如果大便呈陶土色,說明膽道存在梗阻,膽囊裡面的膽汁沒有進入腸道,常見於胰頭癌,膽管癌,膽總管結石,壺腹部癌症等等。當然,大便的顏色與進食的食物也有一定的關係,在診斷疾病之前,一定要排除飲食因素的影響。如果吃了鴨血,豬血等動物的血液,血紅蛋白中含有大量的鐵離子,超過人體的吸收能力,就會使大便呈現黑色。

(2)大便的形狀

正常人的大便,應該是成型的,長條形,形似香蕉,如下圖所示。如果大便突然變細,說明腸道可能存在梗阻的情況,導致腸腔變窄,大便通過的時候,擠壓變形,導致大便變細,常見於腸息肉或者腸癌的患者,也可以是痔瘡或者炎症導致的腸道狹窄。如果大便不成形,呈稀水樣或者蛋花樣大便,往往說明胃腸道有炎症,常見於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腸預激綜合征、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腸癌等多種疾病。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3)大便的次數

正常人每天大便一至兩次,或者每兩三天大便一次。大便次數增多,常常伴有大便不成形,可見於腸炎,腹瀉,胃腸道功能亢進,甲亢,腸易激綜合征等多種疾病。大便次數減少,常見於便秘,腸梗阻等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慢性便秘指的是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燥,以及排便困難,每周排便的次數少於3次,同時病程需要超過6個月。所以,很多患者只是暫時性的排便困難,並不是真正的便秘。

總而言之,通過大便的形狀,顏色以及次數,可以反映很多疾病,想要確診的話,需要結合的飲食情況,病史及輔助檢查,做一個詳細的評估。大家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有異常,一定要儘早去醫院看病,有時候可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例如腸癌,消化道出血,千萬不要延誤診斷。歡迎留言顧問,更多醫學科普,請關注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