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86期】

藍色字

播放GIF

「醫承有道」關注我們

今日練習

沈x x,女,42歲。始因恚怒傷肝而心胸發滿,不欲飲食。繼而又外感風寒邪氣,往來寒熱,休作有時,伴胸脅苦滿,頭痛身疼。脈弦,舌苔白滑。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大黃黃連瀉心湯

上期原醫案

呂x x,男,54歲。與妻子爭吵之後,火氣上攻,牙痛腮腫,吟痛之聲聞於房外。視其牙齦紅腫,舌質紅而苔黃,脈弦大有力。詢知大便己二天未解。

處方:大黃9克 黃連9克 黃芩9克。

沸水泡服,一劑後大便日泄4次,牙痛立釋。

按語

大黃黃連瀉心湯,由於組方用大黃,黃連,黃芩三味藥物,所以又俗稱為三黃瀉心湯。本方雖然見於《傷寒論》中,但很可能由伊尹所創製。

在醫學史上,伊尹是中醫最早的方劑學著作《湯液經》的作者,所以後世醫家將本方稱為「伊尹三黃瀉心湯」。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用本方治療疾病的醫家是西漢的淳於意,治療中下俱熱的「湧疝」證,這在《史記》中有詳細的描述。

書中將此方稱為「火齊湯(「齊」字通「劑」) 因而,三黃瀉心湯很可能就是專門治療火熱病證的火劑門的主方。此方傳至東漢末年,被張仲景收人《傷寒雜病論》之中。

到了宋朝,《和劑局方》明確指出了本方具有瀉三焦實熱的功效,是火劑中的代表方,可以治療「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之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臟俱熱,即生庴癤瘡痍,及治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小兒積熱」。

所以,現在臨床上常用來治療火氣內盛,上攻外達所引起的各種火熱病證。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154條: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傷寒論》第164條: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各家論述

《古方選注》: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於陰而為痞,按之虛者,非有形之痞,獨用苦寒,便可泄卻。如大黃瀉營分之熱,黃連泄氣分之熱,且大黃有攻堅破結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於瀉熱之內,故以大黃名其湯。以麻沸湯漬其須臾,去滓,取其氣,不取其味,治虛痞不傷正氣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