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望診:學會察言觀色,懂得健康預報!

四診作為傳統醫學中的診斷方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現代醫學中由於高科技的發展,在診斷上已經有了許多現代化的醫學檢測儀器,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斷。然而,不是所有現代化儀器都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都能將患者的病情查清,對於無器質性疾病的某些證、症,我們還需採用傳統醫學中的四診方法來進行診斷,做一個初步的認定。

不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普遍要求採用視覺判斷形式或用思維抽象識別水準的形式集合。傳統是吸取了歷史經驗情報的醫學,醫者通過五感,實行四診法,處理從病人收集的身體情報,採取治療方針和對症治療。

望診,是通過視覺,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變化,從而獲得辨證資料的「望診」。古人有句話:;「望而知之謂之神」,就是說經驗豐富和技術熟練的醫生,對很多疾病可以一望而知,為四診之首,也就是診斷的第一步。的確,醫生初次和病人接觸的時候,首先從病人全身形態,面部氣色和表情得到一些印象。

望診應用範圍很廣,大致可歸納為觀神,視形,察色,辯舌等幾個方面。何謂觀神?「神」是精神的表現,「觀神」就是觀察病人的精神,神氣的變化,來辨別疾病的輕重和預後的吉凶,在診斷上具有重大的意義。靈樞天年篇。「得神者生,失神者死。」怎樣叫的神?從臨床癥狀來說,凡是面色潤澤,目有光彩,言語清亮,精神清爽等正氣充旺的現象,都是得神的表現,疾病必不過重,雖重預後亦好。凡是面色晦滯,目睛無光,形體瘦弱精神萎等正氣衰敗的現象,都是失神的表現,大多見於久病體虛或暴病危險的階段,預後不良。

何謂觀形?形是指的形態來了解病人的體質和病情,要看病人體格的強弱,要看病人有沒有致病的素質,最主要是要看病人所表現的各種姿態。因為病人在他身體最痛苦的地方,多以動作來表示自己,或藉以緩解痛苦。例如頭痛時病人多以手抱頭;胃痛的病人多以手捂骯部;腹痛的病人多以手捧腹;腰痛的病人多以手叉腰等等。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地方。另一方面,必須注意病人全身姿態,從頭部軀乾,以至四肢,都要仔細觀察是否有不正常的狀態,往往在異常的姿態裡,可以初步了解到臟腑的病變。例如從頭項強直,角弓反張,就可知道他是腦病,從端坐呼吸,不能平臥,就可以知道他有喘息病;從痛苦的呻吟、步行不便就可以知道他有庫痛病等。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皮膚有無水腫,以及有汗無汗等情況;眼部有無目赤發黃、斜視、上視、眼皮浮腫等情況;鼻腔有無鼻塞、鼻血及流濁涕等情況及口唇的色澤等等。臨床上綜合以上這些資料,作為辯別虛、實、寒,熱的依據,也列入視形的範圍之內。

何謂察色?察色就是觀察病人的氣色,主要是觀察顏面,根據病人所表現的顏色,來辯別表裡寒熱虛實。面部色青病在肝,主要癥狀反應是「胸腹劇痛」,這樣,就可以再利用現代化的儀器對肝膽部位進行探查,如果面部發黃,右腹部痛,也通過望診基本確定部位,在肝、膽、胰,用現代化儀器對肝、膽、胰進行進一步確診。

而現代臨床上有些年輕醫生,對病患者不通過望診這樣一些最基本的診斷方法定位,馬上就開具超音波,CT等這樣一些現代化儀器檢查,一來使檢查科的醫師沒有明確目標,二來給病患者加大經濟負擔。因此,望診在臨床上還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我們再結合舌診,觀察病人的舌質和舌苔,來辨別疾病癥狀的性質。這樣,即可以使病患者病位清楚,而且還可辨別病人證症的寒熱溫涼,在給患者治療中,用藥方面就會較為準確,使患者儘早地恢復健康。不過應該知道,望診並不是孤立的,同時還要結合聞診,問診,切診才能得到最後診斷的正確結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